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宏军专利>正文

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74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包括滚子、内圈、保持架和外圈。外滚道为内球面,内球面的球心在外圈的轴线上且偏离外圈的中心点;滚子为单列,其侧面为外凸曲面,以第一圆弧为母线、以滚子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外凸曲面;内滚道为内凹曲面,以第二圆弧为母线、以内圈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内凹曲面;外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α,内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β,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向心滚动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0002]顺应机械行业环保节能的发展要求,轴承必须轻量化设计,即在同样的外形尺寸下承受更大的载荷,或者在同样的载荷下具有更小的尺寸。并且,在多数向心轴承的使用场合,还对轴承提出了以承受径向载荷为主、轴向载荷为辅的联合载荷要求。另外,由于加工设备的能力和精度的限制,轴承安装孔存在不对中情况,要求轴承有一定的调心性能。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轴承无法兼顾上述三点。
[0003]现有的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的滚动体为钢球,无论径向还是轴向的承载能力都偏小,负荷密度低,对于高速轻载的情况非常合适,但是在重载的情况下,尤其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它们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要求。
[0004]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虽然承载能力大,但是由于圆锥滚子与滚道的接触是直线,所以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对内圈、外圈的相对倾转或者说轴的不对中较为敏感(因为在两端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两端应力值远远大于中间应力值),尤其在细长轴的情况下。因此,在使用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场合,对轴承座孔和轴的精度要求较高。
[0005]调心滚子轴承既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又能有很好的调心功能;但是双列的调心滚子轴承由于接触角都在20
°
以内,所以都只能承受较小的轴向载荷,并且在单向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单列滚动体承载,导致轴承提前失效。
[0006]单列的调心滚子轴承则称为鼓形滚子轴承,它的接触角为0
°
,所以主要承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非常小。
[000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承受轴向与径向的单独载荷以及联合载荷,并且可以适应轴承安装孔与轴不对中情况的向心滚动轴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既能够承受轴向与径向的单独载荷以及联合载荷,又能够适应轴承安装孔与轴不对中情况。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包括滚子以及同轴安装的内圈、保持架、外圈,所述保持架安装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滚子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内,所述内圈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滚子滚动接触的内滚道,所述外圈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滚子滚动接触的外滚道;
[0011]所述外滚道为内球面,所述内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外圈的轴线上且偏离所述外圈的中心点;所述滚子为单列,所述滚子的侧面为外凸曲面,以第一圆弧为母线、以所述滚子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所述外凸曲面;所述内滚道为内凹曲面,以第二圆弧为母线、以所述内圈
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所述内凹曲面;所述外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α,所述内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β,0
°
<α<45
°
,0
°
<β<45
°
;所述内球面的半径为SR,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为R2,0.97SR≤R1<SR,0.97R2≤R1<R2。
[0012]优选地,以所述滚子的轴向长度为L,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一端的距离为L1,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二端的距离为L2,L1=L2=L/2;所述滚子与所述外滚道的理论接触点为A点,所述滚子与所述内滚道的理论接触点为B点,所述外滚道在所述A点处的法线经过所述B点,所述内滚道在所述B点处的法线经过所述A点。
[0013]可选地,所述内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外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共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共面。
[0014]可选地,所述内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外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共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不共面。
[0015]优选地,以所述滚子的轴向长度为L,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一端的距离为L1,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二端的距离为L2,L1>L/2>L2;β<α;所述内圈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二端限位接触,以平衡所述内滚道与所述外滚道对所述滚子施加力的合力。
[0016]可选地,所述内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外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共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共面。
[0017]可选地,所述内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外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共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不共面。
[0018]可选地,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二端所在面是半径为R3的外球面,所述外球面的球心在所述滚子的轴线上。
[0019]优选地,α≤30
°
,β≤30
°

[0020]优选地,SR=R2。
[002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本技术的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在使用时,内圈、保持架和滚子组成一个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绕滚子与外滚道的理论接触点旋转,从而实现调心功能。由于内滚道的公称接触角和外滚道的公称接触角均在0
°
与45
°
之间,内滚道和外滚道对滚子施加的力均具有沿该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轴向和径向的分力,因而该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能够承受轴向与径向的单独载荷以及联合载荷。由于滚子为单列,并不会出现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承受单向轴向载荷时因单侧受力而失效的问题。由于内球面的半径SR、第一圆弧的半径R1和第二圆弧的半径R2非常接近,当该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在承受重载时,由于接触部位的微小形变,滚子与内滚道、外滚道的点接触会转化为线接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第一种示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第二种示例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滚子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1的内圈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第一种示例示意图;
[0029]图6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第二种示例示意图;
[0030]图7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滚子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实施方式实施例2的内圈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实施方式的外圈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包括滚子以及同轴安装的内圈、保持架、外圈,所述保持架安装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上设有多个安装位,所述滚子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内,所述内圈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滚子滚动接触的内滚道,所述外圈上设有用于和所述滚子滚动接触的外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滚道为内球面,所述内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外圈的轴线上且偏离所述外圈的中心点;所述滚子为单列,所述滚子的侧面为外凸曲面,以第一圆弧为母线、以所述滚子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所述外凸曲面;所述内滚道为内凹曲面,以第二圆弧为母线、以所述内圈的轴线为旋转轴形成所述内凹曲面;所述外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α,所述内滚道的公称接触角为β,0
°
<α<45
°
,0
°
<β<45
°
;所述内球面的半径为SR,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为R2,0.97SR≤R1<SR,0.97R2≤R1<R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滚子的轴向长度为L,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一端的距离为L1,以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距所述滚子的轴向第二端的距离为L2,L1=L2=L/2;所述滚子与所述外滚道的理论接触点为A点,所述滚子与所述内滚道的理论接触点为B点,所述外滚道在所述A点处的法线经过所述B点,所述内滚道在所述B点处的法线经过所述A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调心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外圈在轴向上具有第三端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军程凯
申请(专利权)人:郭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