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气室及气体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69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气室及气体监测仪。恒温气室包括:气室体,以及设于气室体相对两侧的检测模组和温度调节模组;其中,气室体上开设有气流通道,以及多个与气流通道均连通的第一检测槽,第一检测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检测孔,以及绕设于检测孔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元件;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的多个第一气体传感器,第一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对应的第一检测槽内,且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密封元件,检测孔、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构成端面检测模式。检测模组安装后能够对气流通道进行密封,既能保证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端能够接触到待检测气体,又能够防止气体泄露。又能够防止气体泄露。又能够防止气体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气室及气体监测仪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气室及气体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气体监测仪在对环境或样本气体的成分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待检测气体引导至气室内,气室具有多个检测室,多个检测室内安装有不同的气体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可能含有的气体成分,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气体监测仪的控制电路。在气体传感器安装至检测室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待检测气体存在从检测室逸散的可能性,同时,外界空气也可能侵入检测室内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气室及气体监测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气体监测仪直接采集并检测室外环境中的气体时,气体传感器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气室,包括:气室体,以及设于所述气室体相对两侧的检测模组和温度调节模组;其中,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气流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的第一检测槽,所述第一检测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检测孔,以及绕设于所述检测孔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元件;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第一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槽内,且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所述检测孔、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构成端面检测模式;和/或,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气流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的第二检测槽,所述第二检测槽的槽端面开设有绕设于所述第二检测槽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元件;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第二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二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槽内,且所述电路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检测槽、所述第二气体传感器的周面构成周面检测模式。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检测槽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槽呈两排设置,分别定义为第一排槽和第二排槽,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排槽连通,且形成所述气室体的进气口;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排槽连通,且形成所述气室体的出气口;串接气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工艺孔道,与所述串接气道连通且在同一直线上;以及第三密封元件,密封设于所述工艺孔道。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恒温气室还包括设于所述测温孔的温度传感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包括: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两个工作面,其中一个工作面与所述气室体远离所述检测模组的一侧表面
相贴合;换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远离所述气室体的工作面相贴合;以及换热风扇,设于所述换热板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同一工作面均与所述气室体表面相贴合,多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并联设置。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换热板与所述气室体之间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开设有供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穿设的避让槽。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板在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设有多个翅片,所述换热风扇设于所述翅片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室体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换热板之间均设有导热硅胶层。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恒温气室还包括与所述温度调节模组连接的保温壳,所述保温壳和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共同围合成容置所述气室体的容纳腔。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恒温气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第一检测槽底部开设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检测孔,检测孔、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构成端面检测模式,在进行气体检测时,待检测气体通过检测孔与第一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端面接触,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元件,检测模组安装后能够对气流通道进行密封,既能保证第一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端面能够接触待检测气体,又能够防止气体泄露。
[0015]本技术在第二检测槽的槽端面开设第二密封槽,第二检测槽、第二气体传感器的周面构成周面检测模式,在进行气体检测时,待检测气体进入第二检测槽并与第二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周面接触,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元件,检测模组安装后能够对第二检测槽进行密封,既能保证第二气体传感器的检测周面能够接触待检测气体,又能够防止气体泄露。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调节模组,能够使气室体的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内,减小了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0017]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监测仪,包括:机箱;如上述任一项实现方式所述的恒温气室,设于所述机箱内;进气管,设于所述机箱上;气泵,设于所述机箱内,连通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以及主控制器,设于所述机箱内,且与所述气泵、所述电路板、所述温度调节模组均电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气体监测仪还包括:颗粒物采样模组,设于所述机箱上,且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以及温湿度模组,设于所述机箱上,且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气体监测仪,具有与恒温气室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恒温气室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恒温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恒温气室的装配爆炸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室体的立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室体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室体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气体监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扰流元件的立体剖视图;
[0028]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扰流元件与气室体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干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密封压盖的立体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恒温气室
[0033]10、气室体
ꢀꢀꢀꢀꢀꢀꢀꢀꢀꢀꢀ
11、第一检测槽
ꢀꢀꢀꢀꢀꢀꢀꢀ
12、气流通道
[0034]121、第一气道
ꢀꢀꢀꢀꢀꢀꢀꢀ
122、第二气道
ꢀꢀꢀꢀꢀꢀꢀꢀꢀ
123、串接气道
[0035]124、进气口
ꢀꢀꢀꢀꢀꢀꢀꢀꢀꢀ
125、出气口
ꢀꢀꢀꢀꢀꢀꢀꢀꢀꢀꢀ
13、检测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恒温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体,以及设于所述气室体相对两侧的检测模组和温度调节模组;其中,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气流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的第一检测槽,所述第一检测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检测孔,以及绕设于所述检测孔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元件;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第一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检测槽内,且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元件,所述检测孔、所述第一气体传感器的端面构成端面检测模式;和/或,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气流通道,以及多个与所述气流通道均连通的第二检测槽,所述第二检测槽的槽端面开设有绕设于所述第二检测槽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元件;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第二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二气体传感器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检测槽内,且所述电路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元件,所述第二检测槽、所述第二气体传感器的周面构成周面检测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气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检测槽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槽呈两排设置,分别定义为第一排槽和第二排槽,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一排槽连通,且形成所述气室体的进气口;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二排槽连通,且形成所述气室体的出气口;串接气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之间;工艺孔道,与所述串接气道连通且在同一直线上;以及第三密封元件,密封设于所述工艺孔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体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恒温气室还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陈荣强王春迎陈晨尹忠杰杨旭坤郭东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