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62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涉及砂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分离器本体和过滤结构,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有铁架台,所述分离器本体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表面连接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与搅拌罐内表面相连接的一级过滤漏斗,所述搅拌罐的内表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搅拌罐通过连接块连接有二级过滤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流结构与其余配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入料后的砂水分离器中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毛发等杂物,以免堵塞后续设备和管道,合理地规避了因杂物对搅拌罐内部造成堵塞的情况。堵塞的情况。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砂水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PCB行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对PCB行业生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PCB板生产的过程中,有一段需要给PCB板进行喷砂的过程,在喷砂的过程中,便需要用到砂水分离器,因市场需求较大,所以砂水分离器现已推出多种型号。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砂水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入料的砂水分离器中的混合液进行处理,现有的砂水分离器在对混合液进行处理时,废水中容易存在大颗粒悬浮物与毛发等杂物,若这部分杂物随着混合液一起下流,则易引发管道与后续设备发生堵塞,从而造成器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多部件的同时协作,尽量地解决了现有的砂水分离器在对混合液进行处理时,存在大颗粒悬浮物与毛发等杂物容易与混合液一同下流从而导致堵塞的问题,合理地规避了因杂物所引发堵塞造成的器械故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和过滤结构,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外表面连接有铁架台,所述分离器本体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表面连接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与搅拌罐内表面相连接的一级过滤漏斗,所述搅拌罐的内表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搅拌罐通过连接块连接有二级过滤漏斗,所述二级过滤漏斗的位置与一级过滤漏斗的位置相对应。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分离器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联通,所述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搅拌罐的内表面固定联通。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送管道采用的是由令快拆设计,与传统技术的牙接固定锁死方式相比,安装拆卸时更加的简捷方便。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罐的底面固定联通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外表面呈环形,且沉淀池的位置与搅拌罐的位置相对应。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淀池可与水资源回收机相连,可实现循环用水,减少工业用水量,降低环境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压力,节约成本。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杯本体,所述过滤杯本体的顶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呈环形,所述过滤杯本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滤孔。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滤结构可对需要进行过滤的物品进行有效过滤。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孔共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滤孔以过滤杯本体的
外表面为路径并呈等距排列于过滤杯本体的外表面。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滤孔可对水源进行快速排除,能够对水源进行初步过滤。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杯本体的底面连接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的外表面与过滤杯本体的内壁相贴合。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吸附块可对过滤杯本体内部的杂质进行吸附处理,使可使用的水源从滤孔流出,而杂质则停留在吸附块的外表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中,通过导流结构与其余配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入料后的砂水分离器中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毛发等杂物,以免堵塞后续设备和管道,合理地规避了因杂物对搅拌罐内部造成堵塞的情况。
[0018]2、本技术中,输送管道采用的是由令快拆设计,与传统技术的牙接固定锁死方式相比,安装拆卸时更加的简捷方便,同时其沉淀池和水资源回收机相连,可实现循环用水,减少工业用水量,降低环境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压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的主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漏斗处的剖视立体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的过滤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分离器本体;2、输送管道;3、沉淀池;4、搅拌罐;5、铁架台;6、导流结构;601、一级过滤漏斗;602、连接块;603、二级过滤漏斗;7、过滤结构;701、过滤杯本体;702、滤孔;703、吸附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1和过滤结构7,分离器本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输送管道2,分离器本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铁架台5,分离器本体1通过输送管道2连接有搅拌罐4,搅拌罐4的内表面连接有导流结构6,导流结构6包括与搅拌罐4内表面相连接的一级过滤漏斗601,搅拌罐4的内表面连接有连接块602,搅拌罐4通过连接块602连接有二级过滤漏斗603,二级过滤漏斗603的位置与一级过滤漏斗601的位置相对应,分离器本体1功率为3.7kw砂水分离泵,新型的砂水分离器,还包括有三通、由令等,用于连接。
[0027]在本实施例中,一级过滤漏斗601,能够初步将有效的金刚砂通过软管输送至搅拌罐循环利用,二级过滤漏斗603,再次将初步过滤的砂水混合液中有效的精钢砂通过管道输
送至搅拌罐4进行循环利用,无效的金刚砂和水一起输送到沉淀池3,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保持一定的搅拌浓度,而输送管道2采用的是由令快拆设计,与传统技术的牙接固定锁死方式相比,安装拆卸时更加的简捷方便。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1

3所示,输送管道2的一端与分离器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联通,输送管道2的另一端与搅拌罐4的内表面固定联通,搅拌罐4的底面固定联通有沉淀池3,沉淀池3的外表面呈环形,且沉淀池3的位置与搅拌罐4的位置相对应,过滤结构7包括过滤杯本体701,过滤杯本体701的顶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呈环形,过滤杯本体701的外表面开设有滤孔702,滤孔702共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滤孔702以过滤杯本体701的外表面为路径并呈等距排列于过滤杯本体701的外表面,过滤杯本体701的底面连接有吸附块703,吸附块703的外表面与过滤杯本体701的内壁相贴合。
[00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结构7可对需要进行过滤的物料进行初次过滤,砂水与过滤杯本体701的内壁相接触时,首先滤孔702会将水排出,而剩下的砂石杂物则会被吸附块703所吸附,待其过滤工作结束后,即可将过滤杯本体701内部的砂石杂物进行倾倒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1)和过滤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输送管道(2),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铁架台(5),所述分离器本体(1)通过输送管道(2)连接有搅拌罐(4),所述搅拌罐(4)的内表面连接有导流结构(6),所述导流结构(6)包括与搅拌罐(4)内表面相连接的一级过滤漏斗(601),所述搅拌罐(4)的内表面连接有连接块(602),所述搅拌罐(4)通过连接块(602)连接有二级过滤漏斗(603),所述二级过滤漏斗(603)的位置与一级过滤漏斗(601)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砂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2)的一端与分离器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联通,所述输送管道(2)的另一端与搅拌罐(4)的内表面固定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卫东叶林何翔周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控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