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模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利资源丰富,水电工程借助水资源的特点进行发电,然而水电工程的蓄水和运行,对周边原有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这诱发或复活了大量的大型滑坡。对于无法实施搬迁的大型滑坡,其治理工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了滑坡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水电站的安全运营。
[0003]抗滑桩因其防治效果好,广泛应用于滑坡的治理工程当中。然而,由于大量水库滑坡属于典型牵引式滑坡,抗滑桩一般设置于滑坡前缘,这对抗滑桩的施工提出了巨大考验。为此,大多实际工程采用了可快速成孔的钻孔灌注桩(圆形桩),并同时增加了设桩排数,以此来提高抗滑力。
[0004]目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已成为研究滑坡
‑
抗滑桩体系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于双排圆形抗滑桩群的作用机理和加固效果尚未研究清楚。
[0005]因此,亟需建立一种滑坡
‑ />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坡模型(1),包括模型框架(11)、放置于所述模型框架(11)底部的滑床(14)、堆叠于所述滑床(14)上的滑带(13)、堆叠于所述滑带(13)上的滑体(12);抗滑桩群(2),包括嵌固于所述滑床(14)、所述滑带(13)和所述滑体(12)内的双排抗滑桩组(21)和成列布设在所述双排抗滑桩组(21)上的应变片(22);加载装置(3),所述加载装置(3)包括千斤顶(31),所述千斤顶(31)为所述滑坡模型(1)提供推力;监测装置(4),包括均置于所述滑体(12)内部的土压力盒(44)和置于所述滑体(12)表部的坡表示踪点(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抗滑桩组(21)包括前排抗滑桩组(211)和后排抗滑桩组(212),所述前排抗滑桩组(211)和所述后排抗滑桩组(212)竖直插入在所述滑体(12)和所述滑床(1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3)还包括伸缩杆(32)和推力板(33),所述推力板(33)平行贴合于所述滑坡模型(1)的后侧,所述伸缩杆(32)将推力由所述千斤顶(31)传递至所述推力板(33),所述推力板(33)承担推力并传递至所述滑坡模型(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3)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4),所述压力传感器(34)贴合于所述推力板(3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抗滑桩群物理模型试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丽,刘畅,陈鸿杰,王旋,余记远,刘小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