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940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区域控制终端和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区域控制终端包括外框和控制盒,外框与控制盒可拆卸连接且控制盒与外框相连通,外框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控制盒电连接;数据采集终端设置分别设置在开关柜内,控制盒与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控制盒通过通讯总线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控制盒与智能门禁子系统电连接。通过在开闭所内布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分别采集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开闭所内配置区域控制终端实时接收各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各项监测信息,同时区域控制终端可实现智能门禁管理,实现开闭所内进入人员严格管控,提高开闭所运行安全性。闭所运行安全性。闭所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输配电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整个输配电系统中主要由发电厂、远距离输电线路、变电站、近距离输电线路以及开闭所组成,虽然开闭所相较于变电站所承担的电能接收和再分配电能能力较小,在整个电网中属于二级电力设备,但仍是保障电力正常供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开闭所的日常管理目前在开闭所巡检时通常为定期巡检和临时巡检,在巡检过程中主要依靠巡检人员人工记录巡检数据,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并且在开闭所日常进出人员管理方面管理较为松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目前开闭所日常管理中主要依靠巡检人员人工记录巡检数据,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并且在开闭所日常进出人员管理方面管理较为松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区域控制终端和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区域控制终端包括外框和控制盒,外框与控制盒可拆卸连接且控制盒与外框相连通,外框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控制盒电连接;数据采集终端设置分别设置在开关柜内,控制盒与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控制盒通过通讯总线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控制盒与智能门禁子系统电连接。
[0006]本申请通过在开闭所内布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分别采集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开闭所内配置区域控制终端实时接收各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各项监测信息,同时区域控制终端可实现智能门禁管理,实现开闭所内进入人员严格管控,提高开闭所运行安全性。
[0007]优选地,所述外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磁片,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磁片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磁片,所述第一定位磁片与所述第二定位磁片相吸合。
[0008]优选地,所外框内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控制盒连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散热腔连通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内。
[0009]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人脸识别仪、RFID读写器以及LCD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DSP信号处理芯片、电源适配器、无线通讯模块、RS485通讯板卡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通过电源适配器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智能门禁子系统、所述人脸识别仪、RFID读写器、LCD显示屏以及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与散热扇电连接,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电连接,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通过RS485通讯板卡以及通讯总线与所述控制主
机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数据采集盒,所述数据采集盒可拆卸设置在在所述开关柜内,所述数据采集盒上设置有感烟探测器和火焰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盒内设置有MCU,所述MCU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MCU分别与所述感烟探测器和所述火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MCU与霍尔电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套设在所述开关柜内输电线路出线侧,所述MCU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智能门禁子系统包括电动门,所述电动门通过继电器与所述DSP信号处理芯片电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申请通过在开闭所内布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分别采集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开闭所内配置区域控制终端实时接收各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各项监测信息,同时区域控制终端可实现智能门禁管理,实现开闭所内进入人员严格管控,提高开闭所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中区域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数据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为外框,11为第一定位磁片,12为第一过滤网,13为散热扇,2为控制盒,21为人脸识别仪,22为LCD显示屏,23为RFID读写器,24为第二定位磁片,25为第二过滤网,3为数据采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区域控制终端和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所述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所述区域控制终端包括外框和控制盒,所述外框与所述控制盒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外框相连通,所述外框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置分别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通讯总线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盒与智能门禁子系统电连接。
[0023]本申请通过在开闭所内布置多个数据采集终端分别采集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在开闭所内配置区域控制终端实时接收各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各项监测信息,同时区域控制终端可实现智能门禁管理,实现开闭所内进入人员严格管控,提高开闭所运行安全性。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0025]如图1

图4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区域控制终端
和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所述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所述区域控制终端包括外框1和控制盒2,所述外框1与所述控制盒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控制盒2与所述外框1相连通,所述外框1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盒2电连接。也就是说,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布置区域控制终端,利用区域控制终端内的控制盒分别接收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各项监测数据,同时控制盒实时监测内部温度变化,当控制盒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盒可控制散热装置对控制盒进行通风散热,降低控制盒内温度。
[0026]所述外框1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磁片11,所述控制盒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磁片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磁片24,所述第一定位磁片11与所述第二定位磁片24相吸合。也就是说,在外框和控制盒上分别设置第一定位磁片和第二定位磁片,在将控制盒放置在外框内时,利用第一定位磁片和第二定位磁片相互吸合将控制盒临时固定到外框内,随后将对应螺丝拧入在控制盒与外框,将控制和外框连接成一个整体。
[0027]所述外框1内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控制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域控制终端和若干个数据采集终端,所述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在开闭所入口位置处,所述区域控制终端包括外框和控制盒,所述外框与所述控制盒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控制盒与所述外框相连通,所述外框上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设置分别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控制盒通过通讯总线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盒与智能门禁子系统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定位磁片,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磁片相对应的第二定位磁片,所述第一定位磁片与所述第二定位磁片相吸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所述控制盒连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控制盒与所述散热腔连通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散热腔内。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开闭所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设置有人脸识别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值诚杨文辉郑恒翟帆华金龙张小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