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宏硕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08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智能终端本体,智能终端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USB插孔、按键和显示屏,智能终端本体上设置有两个防脱组件,防脱组件包括开设于智能终端本体内部的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位于USB插孔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可以对智能终端本体进行全方位的防护,进而提高智能终端的防护效果,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插入USB插孔内部的数据接头进行卡紧,有效的避免由于数据接头松动,造成连接的稳定性,影响数据的传输或手机的充电,具有良好的自卡紧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功能性。步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功能性。步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网络终端是一种专用于网络计算环境下的终端设备,它与PC相比没有硬盘、软驱、光驱等存储设备,通过网络获取资源,应用软件和数据也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可以节省空间、电力、设备成本。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120969248.4,通过智能终端本体底部开设的卡槽与挡块接触和第一弹簧与底板配合第二弹簧与限制板配合,可以对智能终端本体进行夹持固定进行防护,然而缺乏对数据接头进行固定的功能,以至于在数据线连接时,数据接头出现松动现象,进而影响数据连接的效果,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有数据接头卡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智能终端本体,所述智能终端本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 USB插孔、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智能终端本体上设置有两个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智能终端本体内部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位于所述USB插孔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架,两个所述移动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架的正面贯穿所述智能终端本体并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的外部,两个所述移动架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金属拨片,两个所述V型金属拨片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滑垫。
[0007]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08]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和下壳体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垫板、固定于所述上壳体一侧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一侧的第二连接板。
[0009]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吻合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
[0010]所述垫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母。
[0011]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背面之间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背面的凹形散热孔,两个所述散热孔的内部放置有过滤板。
[0012]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背面均转动连接有锁紧块。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中,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可以对智能终端本体进行全方位的
防护,进而提高智能终端的防护效果,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防脱组件的设置,可以对插入USB插孔内部的数据接头进行卡紧,有效的避免由于数据接头松动,造成连接的稳定性,影响数据的传输或手机的充电,具有良好的自卡紧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的结构后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连接组件的结构仰视图。
[0020]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智能终端本体;4、USB插孔;5、按键;6、显示屏;7、防脱组件;71、滑槽;72、移动架;73、挤压弹簧;74、 V型金属拨片;8、连接组件;81、第一连接板;82、第二连接板;83、垫板; 84、凹槽;85、吻合孔;86、限位槽;87、转动轴;88、限位块;9、散热组件;91、散热孔;92、过滤板;93、锁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设置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智能终端本体3,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的正面分别设置有USB插孔4、按键5和显示屏6,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上设置有两个防脱组件7,所述防脱组件 7包括开设于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内部的两个滑槽71,两个所述滑槽71 位于所述USB插孔4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7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架72,两个所述移动架7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73,两个所述挤压弹簧7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滑槽71内壁的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架72的正面贯穿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并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的外部,两个所述移动架72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金属拨片74,两个所述V型金属拨片7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滑垫;
[0024]通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设置,可以对智能终端本体3进行全方位的防护,进而提高智能终端的防护效果,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防脱组件7 的设置,可以对插入USB插孔4内部的数据接头进行卡紧,有效的避免由于数据接头松动,造成连接的稳定性,影响数据的传输或手机的充电,具有良好的自卡紧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功能性。
[0025]本实施例中,手动将数据导线的数据头插进入USB插孔4中,通过两个挤压弹簧7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两个移动架72进行挤压,使得两个移动架72相对方向运动,通过两个移动架72相对方向的运动,可以带动两个V型金属拨片74相对方向运动,进而可以对插入USB插孔4中的数据接头进行开镜,而且通过V型金属拨片74的设置,不仅起到良好的夹紧功能,而且便于数据接头的插入。
[0026]实施例二如图1

4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和下壳体 2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垫板83、固定于所述上壳体1一侧的第一连接板81,以及固定于所述下壳体2一侧的第二连接板82;
[0027]通过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的吻合接触,提高后续固定安装的稳定性。
[0028]所述第一连接板8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84,所述凹槽84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82的内部均开设有吻合孔85,所述第二连接板82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86;
[0029]通过凹槽84的设置,便于垫板83吻合的插入,而且通过吻合孔85的开设,便于垫板83底部的转动轴87和限位块88的插入,完成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的卡紧。
[0030]所述垫板8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87,所述转动轴87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88,所述转动轴8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母;通过转动轴87的设置,可以带动两个限位块88插入吻合孔85中,从而对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进行贯穿,配合转动轴87的旋转,可以带动两个限位块88进行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以及设置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智能终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的正面分别设置有USB插孔(4)、按键(5)和显示屏(6),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上设置有两个防脱组件(7),所述防脱组件(7)包括开设于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内部的两个滑槽(71),两个所述滑槽(71)位于所述USB插孔(4)的两侧,两个所述滑槽(7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架(72),两个所述移动架(7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73),两个所述挤压弹簧(7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滑槽(71)内壁的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架(72)的正面贯穿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并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的外部,两个所述移动架(72)延伸至所述智能终端本体(3)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V型金属拨片(74),两个所述V型金属拨片(7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滑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汽车智能网联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和下壳体(2)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所述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硕陈煜陈侠斌李永贤杨庭吴皓然陈阅军陈弘贤吴英旺卢银瑞隋杭昌高益锋张嘉彤孟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宏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