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及控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67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及控制台,该结构通过在第一框架上设置强电走线通道和弱电走线通道,第二框架间隔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相邻第二框架之间形成腔室,腔室内设有对应于强电走线通道的强电盖板以及对应于弱电走线通道的弱电盖板,强电盖板和弱电盖板具有进出线口,腔室通过进出线口与强电走线通道和弱电走线通道连通。通过该结构,可以将强电和弱点线缆有效分开,通过其各自的走线通道与腔室内的设备连接,各线缆走线齐整清晰,布局合理,可有效避免强弱电干扰,有效解决了控制台线缆交织、走线凌乱的问题,便于后期维护,保证了控制台使用维修的安全性,提升了控制台整体美观程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及控制台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台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及控制台。

技术介绍

[0002]控制台内通常需要安装大量主机设备,各种设备需要不同的强弱电供应,而大量的强、弱电线缆处于控制台内走线不好易产生交织。控制台走线的好坏关乎到控制台整体美观程度、控制台内设备的后期检修维护,好的控制台提供方便的绑扎线结构、清晰的走线途径,可做到强弱电分离、走线齐整。因此,控制台内线缆的走线布局尤为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台结构单一,缺少对线缆进行绑扎的相关结构,没有对线缆的走线进行有效的布局设计,对于强弱电线缆的区分走线缺乏合理的设计,导致了控制台内的线缆交织,影响美观,且不利于检修维护,强弱电线缆的交织导致强弱电相互干扰,为检修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及控制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柜强弱电线缆交织、走线凌乱导致的维护不便的缺陷,实现控制台强弱电分离及清晰的线缆走线布局,提升控制台美观及维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具有强电走线通道和弱电走线通道,所述强电走线通道和所述弱电走线通道分别设有总进出线口;至少两个第二框架(2),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框架(1)上,相邻所述第二框架(2)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对应于所述强电走线通道的强电盖板(3),所述强电盖板(3)的一端设有第一进线口(31),另一端设有第一出线口(32),所述腔室通过所述第一进线口(31)和所述第一出线口(32)与所述强电走线通道连通;所述腔室内设有对应于所述弱电走线通道的弱电盖板(4),所述弱电盖板(4)的一端设有第二进线口(41),另一端设有第二出线口(42),所述腔室通过所述第二进线口(41)和所述第二出线口(42)与所述弱电走线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包括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所述强电走线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横梁(11)上表面的第一走线槽,所述弱电走线通道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横梁(12)上表面的第二走线槽,所述强电盖板(3)设于所述第一走线槽上,所述弱电盖板(4)设于所述第二走线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和所述第二横梁(12)相间且平行设置,以使所述强电盖板(3)和所述弱电盖板(4)之间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台强弱电分离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盖板(3)和所述弱电盖板(4)之间设有搁板(5),所述搁板(5)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鹏李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