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39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其中,复位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延时电路、驱动电路和分压电路,延时电路的和驱动电路分别与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连接,延时电路、驱动电路和分压电路均与供电电源连接;延时电路在检测到电压上升时,延时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分压电路在检测到电压下降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位电路存在复位延时不足的问题,防止主控芯片处于低电平状态时,其复位引脚却处于高电平状态的情况发生。脚却处于高电平状态的情况发生。脚却处于高电平状态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装置中,主控芯片的初始化一般通过复位电路输入复位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来实现。目前的复位电路存在延时不足的问题,在主控芯片掉电关机时,由于复位信号比电源掉电慢,复位引脚响应慢,容易出现主控芯片本身已经掉电,而其复位引脚尚在高电平工作状态的情况,容易导致主控芯片无法正常按照掉电时序复位,从而导致主控芯片的设置寄存器状态出错或工作出现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复位电路存在复位延时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一种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延时电路、驱动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连接,所述延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分压电路均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0006]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电压上升时,延时输出复位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
[0007]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电压下降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
[0008]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
[0009]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0010]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1]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0012]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0013]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场效应管、第二电阻和三极管;
[0014]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连接,源极接地。
[0015]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场效应管为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
[0016]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三极管为电子型半导体

空穴型半导体
‑ꢀ
电子型半导体构成的三极管。
[0017]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高级技术扩展电源。
[0018]可选地,上述复位电路中,所述主控芯片为单片机、ARM、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中的任意一种。
[001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0]复位电路及主控芯片,所述复位电路用于对所述主控芯片进行初始化,所述复位电路为如上述的复位电路。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位电路及电子装置,通过采用延时电路在检测到电压上升时,延时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使电源电压到达高电平与复位引脚到达高电平之间形成时序差,从而使复位引脚上电迟于主控芯片上电;还通过采用分压电路在检测到电压下降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驱动电路,以及通过驱动电路在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使主控芯片与复位引脚同时下电或复位引脚先于主控芯片下电;防止主控芯片处于低电平状态时,其复位引脚却处于高电平状态的情况发生,保证主控芯片正常按照掉电时序复位,减少主控芯片工作异常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复位电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复位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复位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平信号变化示意图。
[002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0030]在本技术中,若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003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电子装置中,主控芯片的初始化一般通过复位电路输入复位信号至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来实现。目前的复位电路存在延时不足的问题,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输出端与主控芯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延时电路、驱动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连接,所述延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分压电路均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电压上升时,延时输出复位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在检测到电压下降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平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至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复位引脚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