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型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2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7
一种耐火型保护膜,包括基层、金属网层、第一隔热层、粘接层、第二隔热层和防护层,基层后端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第一隔热层后端设置有粘接层,基层前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前端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前端设置有若干隔离灭火模块;通过粘接层可方便本装置的粘接和安装,通过金属网层可增强本保护膜的结构强度,避免拉扯破损,同时延缓本保护膜受热收缩程度,通过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热,通过防护层可耐污染,耐腐蚀且不易划伤,通过圆柱气囊和耐磨柱可有效缓冲耐磨,对于外部撞击和震动进行缓冲,更好的防护产品,遇到明火后圆柱气囊破损,漏出内部的泡沫灭火剂延缓火灾的蔓延,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型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耐火型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保护膜材料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现今流行的AR材质,材料广泛,防护功效也日益丰富;保护膜是一种对其他材料或产品表面具有保护功能的膜状材料。保护膜主要用于各种产品或材料的表面保护,防止其在搬运、加工、贮存及安装使用的过程中表面划伤、污染和磨损等,从而使物品保持良好的状态。
[0003]目前,现有的保护膜耐火隔热性能差,结构强度低,容易扯烂,对产品的缓冲和耐磨性能也不够完善,使用寿命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耐火型保护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火型保护膜,本装置粘接和安装方便快捷,结构强度高,避免拉扯破损,同时延缓本保护膜受热收缩程度,可有效的防火隔热,通过防护层可耐污染,耐腐蚀且不易划伤,通过圆柱气囊和耐磨柱可有效缓冲耐磨,对于外部撞击和震动进行缓冲,更好的防护产品,遇到明火后圆柱气囊破损,漏出内部的泡沫灭火剂延缓火灾的蔓延,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火型保护膜,包括基层、金属网层、第一隔热层、粘接层、第二隔热层和防护层,基层后端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第一隔热层后端设置有粘接层,基层前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前端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前端设置有若干隔离灭火模块。
[0008]优选的,基层选用聚酯薄膜,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均选用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上均涂敷有聚四氟乙烯,防护层选用PE防护膜。
[0009]优选的,基层的厚度为0.3

0.7mm,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厚度为0.2

0.5mm,防护层的厚度为0.1

0.4mm。
[0010]优选的,基层前端和后端均内嵌设置有金属网层,金属网层的材料为不锈钢丝。
[0011]优选的,隔离灭火模块包括圆柱气囊、注射孔和耐磨柱,圆柱气囊在防护层前端呈平行等间距排列,圆柱气囊左端均设置有注射孔,注射孔内均填充有橡胶,防护层前端且位于两个相邻的圆柱气囊之间处均设置有若干耐磨柱,耐磨柱的高度大于圆柱气囊的直径,圆柱气囊内填充有泡沫灭火剂。
[00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粘接层可方便本装置的粘接和安装,通过金属网层可增强本保护膜的结构强度,避免拉扯破损,同时延缓本保护膜受热收缩程度,通过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热,通过防护层可耐污
染,耐腐蚀且不易划伤,通过圆柱气囊和耐磨柱可有效缓冲耐磨,对于外部撞击和震动进行缓冲,更好的防护产品,遇到明火后圆柱气囊破损,漏出内部的泡沫灭火剂延缓火灾的蔓延,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耐火型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耐火型保护膜的侧视图。
[0015]附图标记:1、基层;2、金属网层;3、第一隔热层;4、粘接层;5、第二隔热层;6、防护层;7、圆柱气囊;8、注射孔;9、耐磨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火型保护膜,包括基层1、金属网层2、第一隔热层3、粘接层4、第二隔热层5和防护层6,基层1后端设置有第一隔热层3,第一隔热层3后端设置有粘接层4,基层1前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第二隔热层5前端设置有防护层6,基层1选用聚酯薄膜,第一隔热层3和第二隔热层5均选用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上均涂敷有聚四氟乙烯,防护层6选用PE防护膜;
[0018]基层1的厚度为0.3

0.7mm,第一隔热层3和第二隔热层5的厚度为0.2

0.5mm,防护层6的厚度为0.1

0.4mm,基层1前端和后端均内嵌设置有金属网层2,金属网层2的材料为不锈钢丝;防护层6前端设置有若干隔离灭火模块,隔离灭火模块包括圆柱气囊7、注射孔8和耐磨柱9,圆柱气囊7在防护层6前端呈平行等间距排列,圆柱气囊7左端均设置有注射孔8,注射孔8内均填充有橡胶,防护层6前端且位于两个相邻的圆柱气囊7之间处均设置有若干耐磨柱9,耐磨柱9的高度大于圆柱气囊7的直径,圆柱气囊7内填充有泡沫灭火剂。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粘接层4可方便本装置的粘接和安装,通过金属网层2可增强本保护膜的结构强度,避免拉扯破损,同时延缓本保护膜受热收缩程度,通过第一隔热层3和第二隔热层5进行有效的防火隔热,通过防护层6可耐污染,耐腐蚀且不易划伤,通过圆柱气囊7和耐磨柱9可有效缓冲耐磨,对于外部撞击和震动进行缓冲,更好的防护产品,耐磨柱9避免本防护膜收到直接摩擦,提高使用寿命,遇到明火后圆柱气囊7破损,漏出内部的泡沫灭火剂延缓火灾的蔓延,为抢救获得时间窗口。
[002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型保护膜,包括基层(1)、金属网层(2)、第一隔热层(3)、粘接层(4)、第二隔热层(5)和防护层(6),其特征在于,基层(1)后端设置有第一隔热层(3),第一隔热层(3)后端设置有粘接层(4),基层(1)前端设置有第二隔热层(5),第二隔热层(5)前端设置有防护层(6),防护层(6)前端设置有若干隔离灭火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基层(1)选用聚酯薄膜,第一隔热层(3)和第二隔热层(5)均选用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上均涂敷有聚四氟乙烯,防护层(6)选用PE防护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基层(1)的厚度为0.3

0.7mm,第一隔热层(3)和第二隔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博越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