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97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组件、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组件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散热组件,且散热组件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监测控制组件包括塑胶外壳、无线信号传输块、终端线路板和监测组件,所述塑胶外壳的内侧处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块。该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底端的吸盘,将该联合控制装置安装至合适的位置,也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将位置进行移动,并以顶端的监测组件,来对室内的温湿度和气体浓度指数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终端线路板进行分析控制,若数值超过合理范围,则无线传输至用户端进行警示,以保证智能家居内的安防性能。以保证智能家居内的安防性能。以保证智能家居内的安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0003]市场上的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都是采用网络信号终端来对智能家家具进行控制,但无法根据室内情况进行具体预警和监督,且整体不便于进行安装,特别针对全屋处,不便于将控制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都是采用网络信号终端来对智能家家具进行控制,但无法根据室内情况进行具体预警和监督,且整体不便于进行安装,特别针对全屋处,不便于将控制装置进行移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组件、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组件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散热组件,且散热组件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监测控制组件包括塑胶外壳、无线信号传输块、终端线路板和监测组件,所述塑胶外壳的内侧处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块,且无线信号传输块的上端顶板设置有终端线路板,所述终端线路板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监测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外壳和无线信号传输块之间构成包裹结构,且塑胶外壳和无线信号传输块尺寸相互嵌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块、终端线路板和终端线路板之间构成电性连接,且终端线路板和监测组件相互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吸盘主体和连接盘,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顶部连接盘。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主体和连接盘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连接盘和散热组件构成可拆卸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箱、风槽和风机,所述风箱的外部四周开设有风槽,且风箱的内部设置有风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风箱和风机构成包裹结构,且风箱呈贯通状分别与固定组件和无线信号传输块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采用
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可以利用底端的吸盘,将该联合控制装置安装至合适的位置,也便于根据用户需求将位置进行移动,并以顶端的监测组件,来对室内的温湿度和气体浓度指数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终端线路板进行分析控制,若数值超过合理范围,则无线传输至用户端进行警示,以保证智能家居内的安防性能。
[0013]1.本技术,以底端的吸盘作为连接件,使该控制装置可便捷进行移动,根据用户需求对室内检测处位置调整,使整个检测范围更加全面,并上端固定有风机,可使风从侧风槽进入输出,来达到对终端内散热的效果,避免智能家居在长期监管时,处于过热状态影响装置寿命。
[0014]2.本技术,以顶端的多功能检测组件,与外界直接进行接触,来使检测数据更加精确,并利用底端直接接触的终端线路板,可将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利用外侧的无线传输组件,来使超过限值数据快速传输至有用户端,提高用户的反应时长,及时进行断电等应急措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固定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监测控制组件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监测控制组件;101、塑胶外壳;102、无线信号传输块;103、终端线路板;104、监测组件;2、固定组件;201、吸盘主体;202、连接盘;3、散热组件;301、风箱;302、风槽;30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组件1、固定组件2和散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监测控制组件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且散热组件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包括吸盘主体201和连接盘202,吸盘主体201的上端顶部连接盘202。吸盘主体201和连接盘202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连接盘202和散热组件3构成可拆卸结构。散热组件3包括风箱301、风槽302和风机303,风箱301的外部四周开设有风槽302,且风箱301的内部设置有风机303。风箱301和风机303构成包裹结构,且风箱301呈贯通状分别与固定组件2和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相连接,以底端的吸盘主体201作为连接件,使该控制装置可便捷进行移动,根据用户需求对室内检测处位置调整,使整个检测范围更加全面,并上端固定有风机303,可使风从风槽302进入输出,来达到对上端无线信号传输块102以及终端内散热的效果,避免智能家居在长期监管时,处于过热状态影响装置寿命。
[0020]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监测控制组件1包括塑胶外壳101、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终端线路板103和监测组件104,塑胶外壳101的内侧处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块102,且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的上端顶板设置有终端线路板103,终端线路板103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监测组件104。塑胶外壳101和无线信号传输块102之间构成包裹结构,且塑胶外壳101和无线信号传输块102尺寸相互嵌合。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终端线路板103和终端线路板103之间构成电性连接,且终端线路板103和监测
组件104相互配合,以顶端的多功能监测组件104,与外界直接进行接触,来对室内的温湿度和气体浓度指数进行监测,来使检测数据更加精确,并利用底端直接接触的终端线路板103,可将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利用外侧的无线信号传输块102,来使超过限值数据快速传输至有用户端,提高用户的反应时长,及时进行断电等应急措施。
[0021]综上,该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使用时,首先用户先将该控制装置,选择性放置于平面上,之后按压装置整体,将吸盘主体201内的空气挤出,利用气压将整个控制装置进行固定住,之后可通过上端的多功能监测组件104,来对所处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监测,来对室内的温湿度和气体浓度指数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将检测的数值直接传输于底端的终端线路板103进行处理,并将检测数据与合理数值进行对比,当出现数据异常时,则将数据传输至用户端,以便用户及时进行断电等应急措施,来保证智能家居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包括监测控制组件(1)、固定组件(2)和散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组件(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且散热组件(3)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监测控制组件(1)包括塑胶外壳(101)、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终端线路板(103)和监测组件(104),所述塑胶外壳(101)的内侧处设置有无线信号传输块(102),且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的上端顶板设置有终端线路板(103),所述终端线路板(103)的上端顶部设置有监测组件(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外壳(101)和无线信号传输块(102)之间构成包裹结构,且塑胶外壳(101)和无线信号传输块(102)尺寸相互嵌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安防联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信号传输块(102)、终端线路板(103)和终端线路板(103)之间构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鹏梁田波韩旭胡迎春王天雨王宇航陈建平李占昕王志远徐飏黄玉国胡长跃单博林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华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