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82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包括渔轮主体,所述渔轮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线杯,所述渔轮主体的正面设置有鱼竿托架,所述渔轮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线杯的一端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另一端连接有小从动齿轮,所述小从动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大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纺车渔轮采用推动驱动杆而改变齿轮传动比的设计,使得钓鱼者可以在诱鱼和收线的两者中轻松的切换,从而解决了不能轻松切换钓鱼模式的问题,通过在纺车渔轮小从动齿轮与大从动齿轮之间的连接杆上设置拨片的设计,使得甩线与收线的切换更加的方便,从而解决了甩线与收线不方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甩线与收线不方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甩线与收线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


[0001]本技术涉及渔轮
,具体为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

技术介绍

[0002]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是在渔具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纺车渔轮,但是现有的纺车渔轮在使用的时候钓鱼者不可以在诱鱼和收线的两者中轻松的切换,而且现有的纺车渔轮在甩线与收线的时候切换不是非常的方便,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自由切换垂钓模式的、甩线与收线更方便的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包括渔轮主体,所述渔轮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线杯,所述渔轮主体的正面设置有鱼竿托架,所述渔轮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线杯的一端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另一端连接有小从动齿轮,所述小从动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大从动齿轮,所述小从动齿轮上连接有大驱动齿轮,所述大从动齿轮上连接有小驱动齿轮,所述大驱动齿轮和小驱动齿轮的中心处均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上并且位于大驱动齿轮和小驱动齿轮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壁上并且与转动槽对应设置有转动块,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把手上,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旋转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导套,所述小从动齿轮与大从动齿轮之间的连接杆上连接有拨片。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线杯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渔轮主体内腔对应的侧壁上并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扣与线杯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大从动齿轮的另一端连接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渔轮主体内腔对应的侧壁上并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小从动齿轮与大驱动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大从动齿轮与小驱动齿轮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渔轮主体内腔对应的侧壁上并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槽与驱动杆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槽与转动块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套与转动槽的连接方式为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导套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旋转把手对应的侧壁上并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在纺车渔轮采用推动驱动杆而改变齿轮传动比的设计,使得钓鱼者可以在诱鱼和收线的两者中轻松的切换,从而解决了不能轻松切换钓鱼模式的问题。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在纺车渔轮小从动齿轮与大从动齿轮之间的连接杆上设置拨片的设计,使得甩线与收线的切换更加的方便,从而解决了甩线与收线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正等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齿轮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齿轮结构正等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齿轮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转动杆、驱动杆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渔轮主体;2、线杯;3、鱼竿托架;4、旋转把手;5、卡扣;6、小从动齿轮;7、大从动齿轮;8、大驱动齿轮;9、小驱动齿轮;10、转动杆;11、转动槽;12、驱动杆;13、连接块;14、转动块;15、导套;16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包括渔轮主体1,渔轮主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线杯2,渔轮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鱼竿托架3,渔轮主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把手4,线杯2的一端连接有卡扣5,卡扣5的另一端连接有小从动齿轮6,小从动齿轮6的另一端通
过连接杆连接有大从动齿轮7,小从动齿轮6上连接有大驱动齿轮8,大从动齿轮7上连接有小驱动齿轮9,大驱动齿轮8和小驱动齿轮9的中心处均连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中心处开设有转动槽11,转动槽11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杆12,驱动杆12的侧壁上并且位于大驱动齿轮8和小驱动齿轮9之间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两侧壁上并且与转动槽11对应设置有转动块14,驱动杆12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把手4上,驱动杆12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旋转把手4的一侧设置有导套15,小从动齿轮6与大从动齿轮7之间的连接杆上连接有拨片16。
[0027]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首先在鱼竿托架3的作用下将纺车渔轮安装在鱼竿上,之后在线杯2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渔轮主体1内腔对应的侧壁上并且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卡扣5与线杯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的条件通过卡扣5一侧的拨片16使得卡扣5与线杯2与线杯分离,之后钓鱼者将鱼线甩入水中进行垂钓,之后在通过拨片16使得卡扣5与线杯2连合,之后钓鱼者开始诱鱼上钩,此时钓鱼者在转动槽11与驱动杆1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转动槽11与转动块14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导套15与转动槽11的连接方式为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的条件下将旋转把手4向外拔出。
[0028]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使得驱动杆12上的转动块14与小驱动齿轮9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包括渔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渔轮主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线杯(2),所述渔轮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鱼竿托架(3),所述渔轮主体(1)的侧壁上连接有旋转把手(4),所述线杯(2)的一端连接有卡扣(5),所述卡扣(5)的另一端连接有小从动齿轮(6),所述小从动齿轮(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大从动齿轮(7),所述小从动齿轮(6)上连接有大驱动齿轮(8),所述大从动齿轮(7)上连接有小驱动齿轮(9),所述大驱动齿轮(8)和小驱动齿轮(9)的中心处均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中心处开设有转动槽(11),所述转动槽(11)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的侧壁上并且位于大驱动齿轮(8)和小驱动齿轮(9)之间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两侧壁上并且与转动槽(11)对应设置有转动块(14),所述驱动杆(12)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把手(4)上,所述驱动杆(12)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旋转把手(4)的一侧设置有导套(15),所述小从动齿轮(6)与大从动齿轮(7)之间的连接杆上连接有拨片(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方式可切换的线杯自转式纺车渔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利央邹利平毛水江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轩琦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