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机器人和定位充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充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机器人和定位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线圈感应生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机器人等,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0003]在畜牧养殖环境中,视觉识别轨道机器人的使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相关技术中轨道机器人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轨道机器人无法准确地停在充电位上。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轨道机器人在环境复杂的无线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源单元、用于在轨道上制动的驱动单元、用于检测是否进入待充电区域的第一检测单元和用于检测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是否感应到电压的第二检测单元,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电源单元、驱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驱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均与所述驱动单元建立有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耦接有分压电阻,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为电平检测单元,以使所述电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分压电阻的TTL电平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电区域设有射频标签,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为射频标签读卡器,以使通过所述射频标签读卡器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铁柱,曾庆元,周宝民,崔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龙潜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