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74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连接器密封组件包括:外壳体,其内部设有多个密封件安装部;线缆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线缆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伸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线缆之间的密封;和壳体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壳体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壳体之间的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线缆密封件和壳体密封件都设置在外壳体中,因此能够减小连接器的尺寸,而且能够降低线缆密封件安装难度和提高密封可靠性。提高密封可靠性。提高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包括该连接器密封组件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激光雷达的连接器通常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中的内壳体以及设置在内壳体中的用于传输信号(例如,以太网信号)和电力的端子。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防水密封功能,通常还需要在内壳体中设置线缆密封件,该线缆密封件套装在线缆上,以实现线缆和外壳之间的密封。此外,为了实现壳体之间的密封,还需要在外壳体中设置壳体密封件,该壳体密封件用于实现外壳体和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壳体之间的密封。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线缆密封件和壳体密封件需要分别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中,这会导致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和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包括:外壳体,其内部设有多个密封件安装部;线缆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线缆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伸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线缆之间的密封;和壳体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壳体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壳体之间的密封。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密封件包括:第一线缆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器的一部分线缆;和/或第二线缆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线缆。在所述外壳体中形成有: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密封接合;和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密封接合。
[000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保护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周壁;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径向间隔开;和径向侧壁,连接在所述外周壁和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内周壁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彼此隔离开;在所述外周壁、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径向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壳体密封件的第三容纳腔。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密封件被设置在所述内周壁的外侧上,并与所述内周壁密封接合。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并被套装在所述内周壁的外周面上;所述壳体密封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周壁的内周面径向间隔开
预定间隙,以允许所述对配壳体插入到所述壳体密封件和所述外周壁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密封件适于同时密封多种不同类型和/或多种不同尺寸的线缆;在所述线缆密封件上形成有适于与多种不同类型和/或多种不同尺寸的线缆分别配合的多种不同的线缆通孔。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密封件包括第一线缆密封件和第二线缆密封件,在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两种不同的线缆通孔。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适于与连接器的内壳体上的凸起接合,以将所述内壳体固定到所述外壳体上。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线缆密封件和第二线缆密封件;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周壁,其内侧设有腔体,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内壳体;内周壁,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径向间隔,形成用于容纳壳体密封件的第三容纳腔;和径向侧壁,分别与所述外周壁和所述内周壁连接形成一体件。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周壁的外壁上设有壳体密封件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壳体密封件。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周壁的内壁上设有线缆密封件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前述连接器密封组件;和内壳体,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体中。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线缆,伸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中,并穿过所述线缆密封件,所述线缆包括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线缆和用于传输电力的电力线缆。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包括:第一线缆,用于传输第一信号;第二线缆,用于传输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和第三线缆,用于传输电力。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第一线缆电连接;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第二线缆电连接;和第三端子,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并与所述第三线缆电连接。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线缆为用于传输以太网信号的以太网线缆,并且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壳体中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与所述第一线缆的屏蔽层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屏蔽件中。
[002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密封件包括第一线缆密封件和第二线缆密封件;在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一线缆配合的第一线缆通孔;在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二线缆配合的第二线缆通孔和适于与所述第三线缆配合的第三线缆通孔。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线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线缆和所述第三线缆的外径,所述第一线缆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线缆通孔和第三线缆通孔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三线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线缆的外径,所述第三线缆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线缆通孔的内径。
[002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并套装在所述第一线缆上;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包括呈块状的密封本体,所述第二线缆通孔和所述第三线缆通孔形成在所述密封本体上。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连接弹片,安装在所述内壳体上,用于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屏蔽件和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屏蔽件。
[002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适于与所述连接器对配。
[0027]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线缆密封件和壳体密封件都设置在外壳体中,因此能够减小连接器的尺寸,而且能够降低线缆密封件安装难度和提高密封可靠性。
[0028]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内部设有多个密封件安装部;线缆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线缆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伸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线缆之间的密封;和壳体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多个密封件安装部中的壳体密封件安装部上,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和对配连接器的对配壳体之间的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密封件包括:第一线缆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器的一部分线缆;和/或第二线缆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线缆(2、3),在所述外壳体中形成有: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密封接合;和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密封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保护端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周壁;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径向间隔开;和径向侧壁,连接在所述外周壁和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内周壁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彼此隔离开;在所述外周壁、所述内周壁和所述径向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壳体密封件的第三容纳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密封件被设置在所述内周壁的外侧上,并与所述内周壁密封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并被套装在所述内周壁的外周面上;所述壳体密封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周壁的内周面径向间隔开预定间隙,以允许所述对配壳体插入到所述壳体密封件和所述外周壁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密封件适于同时密封多种不同类型和/或多种不同尺寸的线缆;在所述线缆密封件上形成有适于与多种不同类型和/或多种不同尺寸的线缆分别配合的多种不同的线缆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密封件包括第一线缆密封件和第二线缆密封件,在所述第一线缆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线缆密封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两种不同
的线缆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适于与连接器的内壳体上的凸起接合,以将所述内壳体固定到所述外壳体上。10.一种连接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线缆密封件和第二线缆密封件;所述外壳体包括:外周壁,其内侧设有腔体,用于容纳连接器的内壳体;内周壁,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林潘峰朱旻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