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以及垃圾转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67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以及垃圾转运站,包括:垃圾站主体,所述垃圾站主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隔离墙,所述隔离墙设置于所述垃圾站主体内,所述隔离墙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所述隔离墙上开设有一洞口,所述洞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设置;至少一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内;隔离门,所述隔离门安装于所述洞口内,所述隔离门可打开地使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连通设置。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转运站结构,通过对隔离门的控制使得垃圾箱在无需进行垃圾压实时即可与外部区域相对分隔,避免了垃圾产生的异味大量涌出,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空气环境。障了工作人员的空气环境。障了工作人员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以及垃圾转运站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站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以及垃圾转运站。

技术介绍

[0002]较为常见,城市居民区内往往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垃圾转运站,用于对城市生活垃圾做收集转运处理,往往通过垃圾车将指定区域的垃圾进行收集后倒入垃圾转运站内进行集中压实以便运送至垃圾处理厂。一般情况下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往往垃圾转运站与居民区的距离也较近,一到夏天时便会散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刺鼻气味,不仅是对周围的居民造成一定影响,在转运站的工作人员更是受到了一定的身体伤害,尤其是当不同类型的垃圾散发的气味混杂在转运站内时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包括:
[0004]垃圾站主体,所述垃圾站主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0005]隔离墙,所述隔离墙设置于所述垃圾站主体内,所述隔离墙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所述隔离墙上开设有一洞口,所述洞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站主体,所述垃圾站主体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隔离墙,所述隔离墙设置于所述垃圾站主体内,所述隔离墙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所述隔离墙上开设有一洞口,所述洞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设置;至少一垃圾箱,所述垃圾箱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部内;隔离门,所述隔离门安装于所述洞口内,所述隔离门可打开地使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门至少包括:两门体件,两所述门体件分别与所述洞口的两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门还包括:两驱动机构,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洞口的两侧,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所述门体件连接,两所述驱动机构共同用于驱动两所述门体件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且当两所述门体件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两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站用门式隔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驱动机构均包括:安装座、油缸、铰接座和旋转铰链,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洞口的一侧,所述油缸的尾部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门体件靠近所述第一空间部的一侧上,所述门体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铰链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空间部的一侧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站用门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海硕周志洁李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