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释放组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5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0
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用于平衡车辆(10)内部舱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压压差,包括压力释放装置(201)和液体导流盖(202)。液体导流盖(202)在压力释放装置(201)的内侧(217)连接至壳体(211)。液体导流盖(202)包括数个液体导流单元(213),数个液体导流单元(213)中的每一个液体导流单元(213)与压力释放装置(201)的数个空气通道腔(212)中相应一个空气通道腔(212)对应设置。压力释放组装件(100)被配置为既能允许来自车辆(10)内部舱体的空气流通过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向车辆(10)外部排出,又能阻止液体从车辆(10)外部进入内部舱体。能阻止液体从车辆(10)外部进入内部舱体。能阻止液体从车辆(10)外部进入内部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释放组装件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压力释放组装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舱体常常会出现舱内气压与舱外气压不平衡的现象。当车辆舱体内气压过高时,过高的气压可能给乘坐者的耳膜带来不适。此外,在关闭车门时,车辆内的气压需要得到释放,否则车辆的门将不会关闭。为了平衡车辆舱体内部与车辆外部环境之间的气压,车辆上常常会安装压力释放组装件,以允许车辆舱体内部的空气离开车辆舱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车辆的内部舱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压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时,本申请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既能允许来自车辆内部舱体的空气流通过压力释放组装件排出至车辆外部,又能阻止液体从车辆外部进入内部舱体。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被配置为固定到车辆上,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包括压力释放装置和液体导流盖。所述压力释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对侧壁、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的数个梁,以及由所述一对侧壁和所述数个梁限定的数个空气通道腔。每个所述空气通道腔具有至少一个空气流开口。所述液体导流盖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液体导流盖包括数个液体导流单元,所述数个液体导流单元中的每一个液体导流单元与所述数个空气通道腔中相应一个空气通道腔对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液体导流单元包括与数个所述空气通道腔流体连通的液体导流腔以及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腔上端的空气出口,每个所述空气出口与其相应一个所述梁大致对齐,并且其中,所述液体导流盖被配置为阻止液体从所述压力释放装置的所述空气流开口进入所述车辆的内部舱体,并且所述液体导流盖的所述空气出口允许来自所述车辆的内部舱体的空气流进入所述压力释放装置,以从所述压力释放装置的所述空气流开口排出。
[0005]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液体导流单元包括主导流板和一对侧导流板,所述主导流板从上端到下端朝向所述壳体倾斜设置,所述一对侧导流板设置在所述主导流板的相对两侧且将所述主导流板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空气出口由所述主导流板和所述一对侧导流板的上端限定。
[0006]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每个所述液体导流单元的侧导流板将所述液体导流单元的侧部封闭。
[0007]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数个所述液体导流单元相同一侧的数个侧导流板相互连接。
[0008]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主导流板为平板,当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在所述车辆上安装就位时,所述主导流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0
°

[0009]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主导流板为弯曲的板,所述主导流板包括面
向所述压力释放装置的弯曲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远离所述压力释放装置向外凹陷。
[0010]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数个导流单元中位于最下方的导流单元还包括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一端与所述主导流板的下边缘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数个空气通道腔中最下方的空气通道腔的底部,所述排水板从上端到下端朝向所述壳体倾斜设置,且所述排水板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主导流板的倾斜角度。
[0011]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导流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0012]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导流盖由塑料一体形成。
[0013]如前文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还包括数个活瓣,所述数个活瓣分别设置在所述数个空气通道腔内,其中所述活瓣被配置为能够移动到打开位置,以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空气流开口来释放来自所述车辆的内部舱体的空气压力。
[0014]本申请的压力释放组装件在压力释放装置的内侧设置有液体导流盖,既能够满足将车辆内部舱体中过高的气压排放至车辆外部的需求,又能够避免雨水天气以及汽车涉水时车辆外部的水透过压力释放装置渗入车辆内部舱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A至图1C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在不同类型车辆上的安装结构;
[0016]图2A至图2B分别示出了图1A中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
[0017]图3为图1A中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分解图;
[0018]图4为图3中压力释放装置201的立体图;
[0019]图5为图3中液体导流盖202的立体图;
[0020]图6为图1A中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纵向剖视图;
[0021]图7A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立体图。
[0022]图7B示出了图7A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4]图1A至图1C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在不同类型车辆上的安装结构。其中,图1A示出的车辆10为越野车,越野车上设置有一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如图1A所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牢固地安装在车辆10的后尾板102上。图1B示出的车辆10为卡车,卡车上设置有两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如图1B所示,两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并排布置,牢固地安装在车辆10的舱体后壁14上。图1C示出的车辆10为轿车,轿车上设置有多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如图1C所示,多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处于车辆框架16的后部位置18,安装在后备箱尾端的后壁和两个侧壁上,上述设置使得来自内部舱体22之内的空气流20能够
经由多个压力释放组装件100离开轿车的车辆框架16。在图1A至图1C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形成车辆10舱体的金属面板上具有开口,压力释放组装件100适配地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开口中。
[0025]图2A至图2B分别示出了图1A中的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如图2A和图2B所示,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包括压力释放装置201和液体导流盖202,其中压力释放装置201与液体导流盖202相连接。压力释放组装件100整体通过压力释放装置201与车辆10舱体的金属面板之间的固定安装而装配在车辆10上。当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固定安装在车辆10舱体的金属面板上时,液体导流盖202朝向车辆10的内部舱体,压力释放装置201朝向舱体的外部。在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中,用户通过按压压力释放装置201的四个角将其适配安装在车辆10舱体的金属面板上的开口中,从而压力释放组装件100整体能够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车辆10舱体的金属面板上。
[0026]压力释放装置201用于实现车辆10舱体内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释放组装件,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100)被配置为固定到车辆(10)上,所述压力释放组装件(100)包括:压力释放装置(201),所述压力释放装置(201)包括壳体(211),所述壳体(211)包括一对侧壁(401)、在所述侧壁(401)之间延伸的数个梁(402),以及由所述一对侧壁(401)和所述数个梁(402)限定的数个空气通道腔(212),每个所述空气通道腔(212)具有至少一个空气流开口(403);和液体导流盖(202),所述液体导流盖(202)在所述壳体(211)的内侧(217)连接至所述壳体(211),所述液体导流盖(202)包括数个液体导流单元(213),所述数个液体导流单元(213)中的每一个液体导流单元(213)与所述数个空气通道腔(212)中相应一个空气通道腔(212)对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液体导流单元(213)包括与数个所述空气通道腔(212)流体连通的液体导流腔(214)以及位于所述液体导流腔(214)上端的空气出口(215),每个所述空气出口(215)与其相应一个所述梁(402)大致对齐;并且其中,所述液体导流盖(202)被配置为阻止液体从所述压力释放装置(201)的所述空气流开口(403)进入所述车辆(10)的内部舱体,并且所述液体导流盖(202)的所述空气出口(215)允许来自所述车辆(10)的内部舱体的空气流进入所述压力释放装置(201),以从所述压力释放装置(201)的所述空气流开口(403)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释放组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单元(213)包括主导流板(501)和一对侧导流板(502),所述主导流板(501)从上端(204)到下端(205)朝向所述壳体(211)倾斜设置,所述一对侧导流板(502)设置在所述主导流板(501)的相对两侧且将所述主导流板(501)连接至所述壳体(211),所述空气出口(215)由所述主导流板(501)和所述一对侧导流板(502)的上端限定。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启红乐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