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52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包括,预埋板,所述预埋板通过焊接栓钉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上下连接端截面上,两个预埋板之间安装有减震支座;所述减震支座包括两个安装板、支撑轴、减震填充,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通过栓钉与上下两个预埋板连接,支撑轴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个安装板,所述减震填充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所述支撑轴由软钢管制成;采用本专利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节点,无需现浇,节约工期和成本,保护环境;采用本专利的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节点,可实现阻尼减震的功效,提升抗震性能会更好。提升抗震性能会更好。提升抗震性能会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剪力墙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改革,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剪力墙连接主要采用灌浆套筒。主要原理是:在预制构件吊装时,将灌浆套筒的开口端对准并套装下层墙体伸出的预留钢筋上,调整好预制构件的位置和角度,对混凝土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封仓。封仓后,将灌浆料从进浆口注入,直到灌浆料从出浆口流出,且没有气泡,用橡胶塞先后将出浆口和进浆口封堵,待灌浆料达到一定强度后纵向钢筋被连接成整体。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套筒连接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套筒灌浆易出现漏浆、夹空现象,密实度检测困难;套筒灌浆施工现场仍为湿作业,未能充分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环保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板(100),所述预埋板(100)通过焊接栓钉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上下连接端截面上,两个预埋板(100)之间安装有减震支座(200);所述减震支座(200)包括两个安装板(201)、支撑轴(202)、减震填充(203),两个所述安装板(201)分别通过栓钉与上下两个预埋板(100)连接,支撑轴(202)两端分别连接上下两个安装板(201),所述减震填充(203)设置在两个安装板(201)之间,所述支撑轴(202)由软钢管制成;所述减震填充(203)由钢隔板(203a)和橡胶层(203b)交替叠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02)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204),所述安装板(201)设置有连接孔(201a),所述连接头(204)嵌入所述连接孔(201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4)沿径向设置有滑槽(204a),所述滑槽(204a)内设置有卡块(205),所述连接孔(201a)内设置有限位槽(201b),所述卡块(205)的一端能够嵌入到所述限位槽(201b)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4a)内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块(205),两个卡块(20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预制剪力墙的阻尼减震装配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05)上设置有凸台(205a),所述连接头(204)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04a)连接的调节孔(204b),所述调节孔(204b)内安装有调节件(207),所述调节件(207)包括调节盘(207a),所述调节盘(207a)上设置有调节槽(207b),所述凸台(205a)嵌入所述调节槽(207b)内;所述调节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云祥李东旭潘正斌杨雪瑞曾少林李玉峰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