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猛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21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包括:顶部安装总成和底部安装总成,所述顶部安装总成和底部安装总成具有相同结构,所述顶部安装总成内滑动连接有顶部承重环。通过对顶部安装总成和顶部承重环的相互配合的使用,能够进一步减缓承重球转动的速度,而且,缓冲气囊内设置的缓冲气囊在充气后,增加了滑动板与所述异形槽内壁一侧摩擦力,进而进一步能在发生振动时,能够将横波产生剪切力,进行分散,使得承重球能够在震动产生摆动时,保证承重球能够始终保持与建筑震动产生的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样一来能够能增加承重球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将承重球产生的转动的能量践行削减。产生的转动的能量践行削减。产生的转动的能量践行削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阻尼器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化建筑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在建筑物内部,应用信息技术、古老的建筑技术和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于是产生"建筑智能化"。
[0003]一般高层智慧建筑都会安装阻尼器,建筑阻尼器作用在于,当受到地震或者其他突然外冲击时会呈现闭锁状态,将阻尼器的两个构件连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以减小建筑物的损坏,犹如汽车中的安全带的功能,在地震来临时,阻尼器最大限度吸收和消耗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冲击能量,大大缓解了地震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冲击和破坏。
[0004]现有的建筑阻尼器的种类很多,根据楼层的高度不同,其种类也会存在差异,最明显的是高层建筑,由于高度高,不仅受到地震震动的影响,而且台风等极端天气也会使得建筑在使用时出现摆动,当台风气流经过建筑时,气流被分割,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安装总成(1)和底部安装总成(14),所述顶部安装总成(1)和底部安装总成(14)具有相同结构,所述顶部安装总成(1)内滑动连接有顶部承重环(2),所述底部安装总成(14)内滑动连接有底部承重环(15),所述顶部承重环(2)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铰接杆(3),所述第一液压铰接杆(3)远离所述顶部承重环(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4)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4)内壁通过多个联铁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一(5),所述底部承重环(15)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铰接杆(16),多个所述第二液压铰接杆(16)远离所述底部承重环(15)的一端与第二固定环(1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二(12),所述缓冲机构二(1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下阻尼绳(11),所述缓冲机构一(5)上且位于所述缓冲机构二(1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多个上阻尼绳(33),所述下阻尼绳(11)与所述上阻尼绳(33)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球(10),所述承重球(10)上套设有沉重套(7),所述承重球(10)上设置有阻尼绳安装槽口(9),所述沉重套(7)内设置有安装腔(8),所述承重球(10)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总成(1)内开设有滑动槽(17),所述滑动槽(17)内套设有多个滑动块(18),所述滑动块(18)的外端与所述顶部承重环(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18)的顶部与底部设置有通槽(19),所述滑动槽(17)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通槽(19)内,所述固定杆(20)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曲弹簧(22)分别与所述通槽(19)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17)内壁的内侧开设有异形槽(23),所述异形槽(23)内套设有滑动板(21),所述滑动板(21)与多个所述滑动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21)与所述异形槽(23)内壁一侧设置有阻尼板(24),所述阻尼板(24)的一侧开设的内嵌槽内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25),所述缓冲气囊(25)内套设有滑动板(29),所述滑动板(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8),所述限位块(2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异形槽(23)内壁的一侧,所述柔性钢丝(39)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27),所述压缩弹簧(27)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异形槽(23)内壁的一侧,所述异形槽(23)具有凸起处,且凸起处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缓冲气囊(25)内的压缩弹簧(27)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所述缓冲气囊(25)连通有充气泵接管(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建筑的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25)包括第一充气层(30)和第二充气层(31),所述第二充气层(31)套设在所述第一充气层(30)内壁,且所述第一充气层(30)与所述第二充气层(31)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充气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猛
申请(专利权)人:姜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