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52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三个主系统,分别为无菌净水循环水系统、结构水能量系统、全自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主系统还还分别包括下列子系统:进水系统、净化设备、能量设备、监控系统、辅助系统、排粪设备及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净化设备与调节池连通,水由进水系统流入净化设备,再流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具有连通养殖池的第一输出流道与第二输出流道,第一输出流道通过能量设备连接养殖池供应能量,第二输出流道直接连接养殖池给水循环再生再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使养殖环境问题可控,提高水产物自身的免疫功能,身体好,长得快,收获佳,提高养殖效率。提高养殖效率。提高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水产养殖业,不论在何种水域养殖,都受当地气候影响,对当地河域造成污染。由于河流海域受到污染影响,“限养”,“禁养”等政策在全国各地不断出台,大大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0003]水产养殖鱼类都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也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生长受水温的制约。与畜禽养殖相比,水产养殖不必消耗大量能源来维持其体温。因此其饲料系数低,能源转换效率高,但上述优点又恰是它们致命的弱点,它们只有在最合适的温度环境下长肉,新陈代谢才能维持上升,在非最适温度期间,其新陈代谢明显下降,当水温到达越冬温度,鱼类代谢下降至最低,其体重非但不会增加,反而因消耗大量能量而落膘,体重有所下降。
[0004]传统的水产养殖业是被动式的,受天气和大自然变化影响生态环境,未能主动控制养殖环境因素,如控制水质变化,水体温度,空气变化,充气增氧,生物调控,氨氮降解。往往环境发生变化或水产生病后,才疲于奔命去治理,养殖者每天都在提心吊胆。
[0005]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有很大的落后性和局限性,鱼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依靠增加养殖面积来实现,如推田造塘,挖地造塘和加大围网面积等,而且我国水源资源严重缺乏,有限的水资源又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用化肥农药等的污染,因此继续增加养殖面积来扩大生产并消耗土地和水资源来换取产量显然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使养殖环境问题可控,使水净化达到无菌级别,提高水产物自身的免疫功能,通过自动化减轻劳动力和提升24小时在线反应,当水产养殖物身体好,长得快,收获佳,自然提高养殖效率。
[0007]进一步,采用大数据了解每种水产的属性,通过自动化系统,提供预警报及时解决问题,阻止问题继续恶化,风险大大降低,收入自然有保障。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三个主系统:1.无菌净水循环水系统;2.结构水能量系统;3.全自动监控系统。三个主系统还包括下列子系统:包括养殖池及调节池,还包括进水系统、净化设备、能量产生设备、监控系统、辅助系统、排粪设备及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净化设备与调节池连通,水由进水系统流入净化设备,再流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具有连通养殖池的第一输出流道与第二输出流道,第一输出流道通过能量产生设备连接养殖池供应能量,第二输出流道直接连接养殖池给水循环再生再用;所述辅助系统包含保温隔热设备及恒温设备,使水产养殖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不受外界天气影响;
[0009]所述监控系统控制养殖池内温度、PH、溶氧、氨氮以及录像监控;所述的排粪设备
设置于养殖池底部,是一个连续式滚动排粪收集设备, 收集及处理污物;所述排水系统将养殖结束后养殖池内的循环水排出至外部或者排入进水系统进行循环。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安装一个连续式的滚动排粪收集设备,排粪设备收集污物排入收集池,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将污物和水分离,循环利用水。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能量产生设备包含增氧设备及水结构化设备,增氧设备采用了软管式纳米曝气管,曝气细度平均达到5微米气泡。。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结构化设备包含多种复合矿石以及二氧化硅,复合矿石与二氧化硅密集排列于水结构化设备的壳体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氧化硅为球体状结构,水结构化设备的壳体内有至少一段为球体二氧化硅密集排列。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结构化设备能产出平均范围4

20Hz频率。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养殖池上部具有不超过5毫米厚的纳米级树脂级隔热涂层。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系统将普通生活水、井水或者河水由首先通过滤网粗滤杂质,然后再过10nm精滤网后进入进水系统。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净化设备包括混合玻璃砂抗生物质滤料以及消灭细菌和降解氨氮的高压静电设备。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所述的玻璃砂滤料经过加工处理,玻璃砂表面永远带有负极,水流过玻璃砂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一种特殊抗生物滤料。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普通生活水、井水或河水泵入进水系统,进行滤网过滤;
[0020]2)进水系统将水经过净化设备,玻璃砂设备和高压静电设备,,将细菌、微生物、藻类灭除;然后导入调节池,一路分流到养殖池水循环,另一路分流到能量产生设备,流过结构水设备,进入养殖水池。
[0021]3)水分别由调节池的第一输出流道与第二输出流道流入养殖池,第一输出流道通过能量产生设备连接养殖池供应能量,第二输出流道直接连接养殖池,水循环再用;曝气管独立供应养殖池水中溶氧;
[0022]4)监控系统监测置养殖池内的温度、PH、溶氧、氨氮,以及录像讯息,讯息收集后传输到自动控制系统分享数据和分析数据;自动控制系统预先设定控制参数,当监控数据超越参数,系统通过各点的电磁阀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控到参数范围内。
[0023]5)水产进食后排粪便,由连续式滚动收集设备收集,排粪设备收集污物和虾壳排入收集池,且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将粪便污物和水分离,使水可以循环再用;粪便污物收集后用作肥料或其他用途;
[0024]6)养殖结束后,循环水由收集池进行排放,循环水可分别排入农耕洒水系统、再次处理再生后排入养殖池或应用于鱼菜共生系统。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使养殖环境问题可控,使水净化达到无菌级别,通过自动化减轻劳动力和提升24小时在线反应,提高水产物自身的免疫功能,当水产养殖物身体好,长得快,收获佳,提高养殖效率,自然提高收入;本系统中具有 1.无菌净化循环水预防性功能,2.供应能量提升水产的免疫功能和 3.通过大数据化
的自控系统,防范胜于治疗,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让问题减少机会产生;就算发生问题,采用大数据自动化系统,立刻解决问题,及时阻止问题继续恶化。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养殖池及调节池,还包括进水系统、净化设备、能量产生设备、监控系统、辅助系统、排粪设备及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净化设备与调节池连通,水由进水系统流入净化设备,再流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具有连通养殖池的第一输出流道与第二输出流道,第一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包括三个主系统,分别为无菌净水循环水系统、结构水能量系统、全自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三个主系统还分别包括下列子系统:进水系统、净化设备、能量产生设备、监控系统、辅助系统、排粪设备及排水系统;所述的进水系统、净化设备与调节池连通,水由进水系统流入净化设备,再流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具有连通养殖池的第一输出流道与第二输出流道,第一输出流道通过能量产生设备连接养殖池供应能量,第二输出流道直接连接养殖池给水循环再生再用;所述辅助系统包含保温隔热设备及恒温设备,使水产养殖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不受外界天气影响;所述监控系统控制养殖池内温度、PH、溶氧、氨氮以及录像监控;所述的排粪设备设置于养殖池内,收集及处理污物;所述排水系统将养殖结束后养殖池内的循环水排出至外部或者排入进水系统进行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底部安装连续式滚动排粪收集设备,收集污物排入收集池,通过固液分离设备将污物和水分离,循环利用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产生设备包含增氧设备及水结构化设备,增氧设备采用了软管式纳米曝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志祥关培声
申请(专利权)人:英翔结构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