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40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轮椅主体、转动把手和急救储物箱,轮椅主体上侧两端卡接有伸缩把手,轮椅主体内侧底端卡接有折叠架,轮椅主体侧面四周卡接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一端旋接有固定旋钮,轮椅主体位于伸缩把手一侧固定有急救储物箱,急救储物箱上端卡接有悬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轮椅主体、转动把手和急救储物箱,解决了现有的轮椅在使用时,往往通过弯折成担架便于将装置抬起进行位置的周转,但弯折成担架后会大大增加装置的体积,难以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移动,使用较为不便,且把手的位置往往为固定的,难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身高进行调整,加快医护人员的疲劳速度,延缓救援时间的问题。缓救援时间的问题。缓救援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轮椅主要由可折叠框架、前后车轮、左右护膝和脚踏板、左右可拆卸扶手、把手刹车装置、座椅、靠背等构成,而在医用轮椅中,通常需要设置担架装置,使轮椅能够在需要时抬起,便于轮椅的移动,为急救工作带来便利,避免由于移动不便而耽误救治时间,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公开文献,CN109009725A—一种具有担架功能的轮椅,轮椅架上固定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分别插装有固定安装杆和移动安装管,固定安装杆和移动安装管上都套装有主车轮安装座,主车轮安装座与固定板固定,主车轮安装座上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安装有连接套,连接套通过连接杆与主车轮固定;主车轮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车轮,辅助车轮分别与固定安装杆和移动安装管固定;移动安装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拨片和大齿轮,大齿轮啮合有小齿轮,小齿轮固定在小齿轮连接轴上,小齿轮连接轴的两端插装在固定板上,小齿轮连接轴上固定有前主动杆和后主动杆,现有的可抬式轮椅大多为此类结构,能够在需要时对轮椅进行弯折,使其能够作为担架使用,便于轮椅的上下抬起,提高急救效率,但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空间较小的位置,在弯折成担架时体积较大难以进出空间,但作为轮椅又难以上下抬起不便于移动,使用较为不便,适用范围较窄;
[0004]2、现有的轮椅在实际使用时,医护人员推动的把手往往为固定式,难以适应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在轮椅进行上下抬起时,使用较为不便,加快了医护人员的疲劳速度,延缓救援时间。
[0005]因此,现有的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通过络绎主体、转动把手和急救储物箱,解决了现有的轮椅在使用时,往往通过弯折成担架便于将装置抬起进行位置的周转,但弯折成担架后会大大增加装置的体积,难以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移动,使用较为不便,且把手的位置往往为固定的,难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身高进行调整,加快医护人员的疲劳速度,延缓救援时间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包括轮椅主体、转动把手和急救储物箱,所述轮椅主体上侧两端卡接有伸缩把手,伸缩把手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上下移动,便于不
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提高本技术使用的灵活性,所述轮椅主体内侧底端卡接有折叠架,通过折叠架能对本技术进行折叠,使本技术在收纳时能缩减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使本技术在进行移动时能够根据空间进行调整,便于通过较为狭窄的空间,避免由于轮椅体积较大导致不便于移动,提高救援效率,所述轮椅主体侧面四周卡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一端旋接有固定旋钮,转动把手能够在轮椅主体两侧进行转动,改变和轮椅主体之间的角度,在转动把手移动至适宜的位置时,通过旋拧固定旋钮能够对转动把手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转动把手能够适应于不同习惯的医护人员,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本技术通过转动把手能够在不改变大小的前提下上下抬起,便于在不同位置进行移动,提高救援效率,所述轮椅主体位于伸缩把手一侧固定有急救储物箱,所述急救储物箱上端卡接有悬挂架,通过急救储物箱能够对急救物品进行存储,便于在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时使用,通过悬挂架能够对吊瓶进行悬挂,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轮椅主体位于伸缩把手一侧固定有靠背,所述轮椅主体内侧上端固定有坐垫,所述坐垫位于靠背下侧,所述轮椅主体两侧上端固定有扶手,所述折叠架位于坐垫下端;
[0010]靠背和坐垫皆为柔性材料,能够在轮椅主体进行折叠时同步进行弯折,通过折叠架能够使轮椅主体进行折叠,便于在收纳时缩减本技术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并能够在通道空间较为狭窄时适量缩减空间,便于本技术的移动,伸缩把手能够在轮椅主体上侧进行上下移动,便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提高本技术使用的灵活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轮椅主体底端一侧卡接有移动轮,所述轮椅主体底端相对于移动轮另一侧卡接有万向轮,所述轮椅主体相对于伸缩把手另一侧底端卡接有踏板;
[0012]通过移动轮和万向轮能够带动轮椅主体进行移动,通过万向轮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本技术的移动方向进行调整,踏板能够在本技术进行收纳时向上弯折,能够在使用时前后移动,便与患者的使用,大大提高本技术使用的灵活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一端卡接有固定架,所述转动把手相对于固定架另一端贯穿旋接有定位旋钮,所述定位旋钮位于转动把手一端旋接于固定架内侧;
[0014]根据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旋转转动把手调节至适宜的角度,并通过旋拧定位旋钮对转动把手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使转动把手能够适应于不同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降低疲劳速度,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架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通孔贯穿连通,所述固定旋钮旋接于螺纹孔内侧,所述固定架通过通孔贯穿卡接于轮椅主体侧面四周;
[0016]固定架能够在轮椅主体一侧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固定旋钮的旋拧进行固定,使其能够适应于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度,同时本技术通过转动把手能够在不改变大小的前提下上下抬起,避免由于担架体积较大导致不便于移动的问题,提高救援效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急救储物箱相对于轮椅主体另一端卡接有储物抽屉,所述急救储物箱上端卡接有伸缩架,所述悬挂架卡接于伸缩架上端;
[0018]通过储物抽屉能够收纳急救所需物品,便于在患者发生突发状况时使用,在需要使用吊瓶时,通过悬挂架能够对吊瓶进行悬挂,并通过伸缩架能够改变吊瓶的高度,提高本
技术使用的灵活性。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设置轮椅主体和转动把手,解决了现有的可抬式轮椅通过在需要时对轮椅进行弯折,使其能够作为担架使用,便于轮椅的上下抬起,提高急救效率,但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空间较小的位置,在弯折成担架时体积较大难以进出空间,但作为轮椅又难以上下抬起不便于移动,使用较为不便,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本技术能够在不改变大小的前提下通过转动把手进行上下抬起,避免由于担架的尺寸较大导致在狭窄空间内不便于移动,提高本技术使用的便利度。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轮椅主体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包括轮椅主体(1)、转动把手(2)和急救储物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侧两端卡接有伸缩把手(101),所述轮椅主体(1)内侧底端卡接有折叠架(105),所述轮椅主体(1)侧面四周卡接有转动把手(2),所述转动把手(2)一端旋接有固定旋钮(202),所述轮椅主体(1)位于伸缩把手(101)一侧固定有急救储物箱(3),所述急救储物箱(3)上端卡接有悬挂架(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位于伸缩把手(101)一侧固定有靠背(102),所述轮椅主体(1)内侧上端固定有坐垫(104),所述坐垫(104)位于靠背(102)下侧,所述轮椅主体(1)两侧上端固定有扶手(103),所述折叠架(105)位于坐垫(104)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折叠可抬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底端一侧卡接有移动轮(106),所述轮椅主体(1)底端相对于移动轮(106)另一侧卡接有万向轮(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怡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