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37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1
一种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乏对城市特定区域设计建造的针对性,不利于缓解局部地段内涝,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包括水泥稳定砂砾层,其特征在于:水泥稳定砂砾层的上方设置有导水层,导水层沿横向的两端与道路两侧的导水路缘石相连,导水路缘石的内部设置有路缘石导水孔,导水层与水泥稳定砂砾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布层;上方的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与导水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网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上方设置有透水沥青层。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导水层和导水路缘石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施工简便、周期短,可针对城市道路而量身定制,有效解决具体地段的城市内涝问题,降低城市更新成本。新成本。新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导水层和导水路缘石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周期短,能够针对城市道路而量身定制,可有效解决具体地段的城市内涝问题,降低城市更新成本的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透水路面结构大多针对海绵城市的渗水功能而设计,其结构仅为满足城市道路雨水的渗透;道路面层及结构层均采用透水材料,或仅道路面层采用透水材料,且通过面层下设置的集水系统将雨水收集后、直接排入城市下垫面。这类普通结构的透水路面应用的场景较多,在面对一般强度的降雨时,能够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然而,当遇到较大强度的降雨情况,其海绵城市的作用较低,并且,缺乏对城市特定区域设计建造的针对性,不利于缓解城市局部地段内涝问题。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透水路面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导水层和导水路缘石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周期短,能够针对城市道路而量身定制,可有效解决具体地段的城市内涝问题,降低城市更新成本的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包括水泥稳定砂砾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砂砾层的上方设置有导水层,导水层沿横向的两端部,分别与道路两侧布置的导水路缘石的端侧相连,所述导水路缘石的内部设置有路缘石导水孔,并且,所述导水层与水泥稳定砂砾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布层;所述导水层的上方设置有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与导水层之间设置有金属网层,且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水沥青层。
[0005]所述导水层包括若干组导水U型槽,各组导水U型槽沿着道路纵坡的延伸方向连续布置,并且,所述导水U型槽的长边,均沿着朝向所述导水路缘石的横向布置。以将道路下渗雨水沿导水U型槽、顺道路横坡导流至道路的两侧,再利用道路两侧的导水路缘石的路缘石导水孔,将雨水引至道路纵坡低洼区域。
[0006]所述导水U型槽包括导水槽主体,导水槽主体的中部设置有U型槽导水孔,且U型槽导水孔沿导水U型槽的长边方向布置;所述U型槽导水孔的上方、导水槽主体的顶面上,还设置有进水长口,且进水长口与U型槽导水孔相连通;所述导水槽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两组相邻的导水U型槽配合连接的配合面。以利用配合面将两组相邻的导水U型槽依次配合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导水U型槽顶面上设置的进水长口,使上方透水层渗透下来的雨水流入到U型槽导水孔内、进行导流。
[0007]所述进水长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水斜面,且两侧导水斜面的下低端,均朝向中部的进水长口布置。以通过两侧的导水斜面,将下渗雨水顺利地引流到导水U型槽顶面上的进水长口处。
[0008]所述配合面包括分别设置在导水槽主体两侧的阶梯型搭接面Ⅰ和阶梯型搭接面Ⅱ,且所述阶梯型搭接面Ⅰ和阶梯型搭接面Ⅱ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搭接的形状。以利用两组导水U型槽的相邻配合面上、相互搭接的阶梯型搭接面Ⅱ和阶梯型搭接面Ⅰ,使若干组连续布置的导水U型槽依次稳固连接,进而形成导水层。
[0009]所述位于导水层两端部的导水U型槽的配合面与防水布层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防水填缝剂。以利用防水填缝剂,来填充导水层两端部的导水U型槽端侧的配合面与防水布层之间的缝隙,防止雨水下渗,确保结构的应用效果。
[0010]所述导水路缘石包括路缘石主体,路缘石主体下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水配合槽,所述导水配合槽与导水U型槽的端部相配合连接;导水配合槽的配合槽下沿与导水U型槽中部的U型槽导水孔的下沿的位置相对应,且导水配合槽的配合槽上沿与导水U型槽的端部相配合卡接;所述配合槽下沿和配合槽上沿之间设置有排水入口,所述排水入口与路缘石主体内部设置的路缘石导水孔相连通;路缘石导水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路缘石溢流孔。以将导水U型槽中部U型槽导水孔内的下渗雨水,经由导水路缘石的排水入口导流入路缘石导水孔内;并使路缘石导水孔内的溢流从路缘石溢流孔流入到地下储水池中、进行收集,常时可提取作为道路及城市绿化浇洒用水,节约城市水资源。
[0011]所述导水路缘石采用上下分体的组装式结构,且分体的位置位于所述排水入口处。以利于石制材料的导水路缘石的加工制造和安装,方便使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层的上方设置导水层,导水层沿横向的两端部,分别与道路两侧布置的导水路缘石的端侧相连,导水路缘石的内部设置路缘石导水孔,导水层与水泥稳定砂砾层之间设置防水布层;导水层的上方设置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与导水层之间设置金属网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上方设置透水沥青层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可针对城市具体内涝地段进行路面结构的更新,同时配套收储水系统,能够更加精准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一般降雨后,可收集少量路面积水至储水池,此雨水可作为城市道路及绿化浇洒的水源,节约一部分城市水资源。并且,在短时强降雨或长时降雨后,该模块化道路结构以及用于雨水缓冲的储水池,可充当临时储水容器,减小城市内涝危害。
[0013]与现有透水路面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4]1、结构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透水、收水一体化,一次性建造而成,相比雨水管网升级改造,建造成本低;
[0015]2、结构简单,标准化模块安装,可根据具体更新范围、尺寸提前预制,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路面更新过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0016]3、透水路面和收集、排水系统一次施工成型,根据城市雨水汇流的变化情况,其导水层和导水路缘石的导水孔以及地下储水池均可进行合理调整,更好的缓解城市局部地段内涝问题;
[0017]4、传统透水路面使雨水返回城市下垫面,当降雨使得城市下垫面雨水饱和时,海绵城市功能被极度削弱;该模块化道路结构可将城市内涝地段的地表水与城市下垫面中的雨水分离,通过上层路面透水与下层结构导水、集水系统,可以有效起到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0018]5、与该模块化道路结构配套使用的地下储水设施,可与城市地下管廊带合并设
置,从而降低后期管理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21]图3是图2沿B

B线的剖视图。
[0022]图4是图1中的导水U型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的截面图。
[0024]图6是图1中的导水路缘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序号说明:1水泥稳定砂砾层、2防水布层、3导水层、4导水U型槽、5金属网层、6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7透水沥青层、8导水路缘石、9路缘石导水孔、10原道路面层、11防水填缝剂、12 U型槽导水孔、13路缘石溢流孔、14导水槽主体、15进水长口、16导水斜面、17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包括水泥稳定砂砾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砂砾层(1)的上方设置有导水层(3),导水层(3)沿横向的两端部,分别与道路两侧布置的导水路缘石(8)的端侧相连,所述导水路缘石(8)的内部设置有路缘石导水孔(9),并且,所述导水层(3)与水泥稳定砂砾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布层(2);所述导水层(3)的上方设置有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6),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6)与导水层(3)之间设置有金属网层(5),且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凝土层(6)的上方设置有透水沥青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层(3)包括若干组导水U型槽(4),各组导水U型槽(4)沿着道路纵坡的延伸方向连续布置,并且,所述导水U型槽(4)的长边,均沿着朝向所述导水路缘石(8)的横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U型槽(4)包括导水槽主体(14),导水槽主体(14)的中部设置有U型槽导水孔(12),且U型槽导水孔(12)沿导水U型槽(4)的长边方向布置;所述U型槽导水孔(12)的上方、导水槽主体(14)的顶面上,还设置有进水长口(15),且进水长口(15)与U型槽导水孔(12)相连通;所述导水槽主体(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两组相邻的导水U型槽(4)配合连接的配合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收集和排水系统的模块化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长口(15)的两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山郝阿娜陈宇王超刘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