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25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面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内侧设有增效组件,所述增效组件包括U型条、网格布、防尘膜、子母扣、硅胶条、增强线、棉布层和缝合线,所述U型条固接在基布的端部,两个所述U型条之间下方固接有网格布。该石墨烯面料,通过基布和增效组价之间的配合,使用者穿戴使用期间基布内部混纺的增强线可提升工作服的耐磨性能,穿戴过程不易出现局部磨损,基布制品的使用寿命得以提升,在穿戴者工作强度较大肌肤散发大量热量时,使用者将子母扣分离使网格布和防尘膜展开,因网格布和防尘膜均具备优异的透气性能,可明显的提升内侧肌肤的热量散速率,不易存有内侧汗液堆积情况穿戴过程的舒适度得以提升。况穿戴过程的舒适度得以提升。况穿戴过程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工作服面料
,具体为一种石墨烯面料。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面料是一种主要用于服装领域的新型多功能面料,石墨烯面料有着极强的拉伸度和强力,织物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弹性,石墨烯面料还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性,这种面料本身不含毒,制成衣服后亲肤舒适有着非常优秀的穿着体验,同时也可以贴身穿着,石墨烯面料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石墨烯的电阻率很小,因此有着非常优秀的导电能力,这也是石墨烯抗静电的主要原因,除了抗静电以外石墨烯还有电磁屏蔽功能,这些功能也使得石墨烯面料成为生产采矿职业服和电子精密加工工作服的首选面料。
[0003]目前现阶段的石墨烯面料工作服基本可以满足正常穿着作业所需,但是在穿戴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小弊端,例如石墨烯面料制品外侧的耐磨性能较为一般,穿戴过程易出现制品局部磨损,石墨烯面料制品整体使用寿命有待提升,且在工作强度较大时,石墨烯面料制品内侧肌肤热量散发速率较差,易导致内侧汗液的堆积穿戴作业时的舒适度有待加强。
[0004]同时若是在无尘电子车间内部使用途中,因工作人员会穿戴无尘帽、眼镜和口罩等,工作人员之间会出现难以区分情况,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实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石墨烯面料制品外侧的耐磨性能较为一般,穿戴过程易出现制品局部磨损,石墨烯面料制品整体使用寿命有待提升,且在工作强度较大时,石墨烯面料制品内侧肌肤热量散发速率较差,易导致内侧汗液的堆积穿戴作业时的舒适度有待加强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面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的内侧设有增效组件;
[0007]所述增效组件包括U型条、网格布、防尘膜、子母扣、硅胶条、增强线、棉布层和缝合线;
[0008]所述U型条固接在基布的端部,两个所述U型条之间下方固接有网格布,所述网格布的外表面设有防尘膜,所述U型条的内表面上方固接有子母扣,所述U型条内表面中心固接有硅胶条,所述增强线混纺在基布的内部,所述棉布层位于基布的内侧表面,所述棉布层通过缝合线与基布相缝合。
[0009]优选的,所述缝合线为双股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子母扣的外径为1.5

2mm。
[0011]优选的,所述基布的外表面设有辅助组件;
[0012]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透明壳、名牌签和硅胶杆;
[0013]所述透明壳固接在基布的外表面,所述透明壳的内部设有名牌签,所述透明壳的
内表面上方从左到右依次固接有多个硅胶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石墨烯面料,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通过基布和增效组价之间的配合,使用者穿戴使用期间基布内部混纺的增强线可提升工作服的耐磨性能,穿戴过程不易出现局部磨损,基布制品的使用寿命得以提升,在穿戴者工作强度较大肌肤散发大量热量时,使用者将子母扣分离使网格布和防尘膜展开,因网格布和防尘膜均具备优异的透气性能,可明显的提升内侧肌肤的热量散速率,不易存有内侧汗液堆积情况穿戴过程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0016]通过基布、增效组件和辅助组件之间的配合,在基布制品穿戴使用期间,使用者可以将标记自己名字的名牌签放置在透明壳的内部,在无尘车间内部使用过程中,可便于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区分辨识,利于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实用性能得以加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基布和辅助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基布、U型条和网格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布,2、增效组件,201、U型条,202、网格布,203、防尘膜,204、子母扣,205、硅胶条,206、增强线,207、棉布层,208、缝合线,3、辅助组件,301、透明壳,302、名牌签,303、硅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面料,包括基布1,基布1为石墨烯布料,基布1的内侧设有增效组件2,增效组件2包括U型条201、网格布202、防尘膜203、子母扣204、硅胶条205、增强线206、棉布层207和缝合线208,U型条201固接在基布1的端部,U型条201为硅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两个U型条201之间下方固接有网格布202,网格布202为涤纶网格布,具有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不与肌肤粘黏,网格布202的外表面设有防尘膜203,防尘膜203为熔喷布,具有防尘功效的同时具备优异的透气性能,U型条201的内表面上方固接有子母扣204,子母扣204为多个,相邻子母扣204之间距离为15

30cm,U型条201内表面中心固接有硅胶条205,硅胶条205为硅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当两侧子母扣扣合时,两个硅胶条205之间会抵紧,增强线206混纺在基布1的内部,增强线206为芳纶纤维线,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数倍,而重量远比钢丝质量轻,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棉布层207位于基布1的内侧表面,棉布层207通过缝合线208与基布1相缝合,缝合线208为涤纶线,可抵受磨擦、干洗,其低伸度及低伸缩率,保障了极佳的可缝性,缝合线208为双股结构,缝合线208的外侧编织有导电纤维丝线,可保障基布1外表面的抗静电性能,子母扣204的外径
为1.5

2mm,便于操作人员对子母扣204进行施力。
[0023]基布1的外表面设有辅助组件3,辅助组件3包括透明壳301、名牌签302和硅胶杆303,透明壳301固接在基布1的外表面,透明壳301为软质PVC制成的透明槽壳,透明壳301的内部设有名牌签302,透明壳301的内表面上方从左到右依次固接有多个硅胶杆303,硅胶杆303位硅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可防止内侧的名牌签302从透明壳301内部掉出。
[0024]当石墨烯面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基布1制成工作服进行使用前,操作人员将增强线206混纺在基布1的内部,在将棉布层207铺设在基布1的内侧表面,使用缝合线208将棉布层207与基布1之间进行缝合对接,这时即可将带有增效组件2的基布1进行制成工作服使用,使用者穿戴期间将标记自己名字的名牌签302放置在透明壳301的内部,可便于工作人员之间进行区分辨识,同时基布1内部混纺的增强线206可提升工作服的耐磨性能,穿戴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面料,包括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的内侧设有增效组件(2);所述增效组件(2)包括U型条(201)、网格布(202)、防尘膜(203)、子母扣(204)、硅胶条(205)、增强线(206)、棉布层(207)和缝合线(208);所述U型条(201)固接在基布(1)的端部,两个所述U型条(201)之间下方固接有网格布(202),所述网格布(202)的外表面设有防尘膜(203),所述U型条(201)的内表面上方固接有子母扣(204),所述U型条(201)内表面中心固接有硅胶条(205),所述增强线(206)混纺在基布(1)的内部,所述棉布层(207)位于基布(1)的内侧表面,所述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
申请(专利权)人:越事高苏州纺织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