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1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6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具体包括柜体、风机及导流板,柜体具有一疏风腔及与疏风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机装配于柜体内且具有面向疏风腔装配的排风口,从风机排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疏风腔内之后从出风口排出柜体,从而进行空调的制冷。导流板设于疏风腔内且与柜体连接,导流板面向排风口设置且具有多个贯穿开设的导流孔,从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穿过多个导流孔后从出风口排出。如此,气流从风机排风口冲出后经导流板的多个导流孔分流后均匀的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且风阻低,经过仿真风量计算得知能够有效提高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即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导流板结构,使得空调即能够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出风量足够。时保证出风量足够。时保证出风量足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舰船上一般都需要安装舰船水冷柜机,水冷柜机即为舰船的温控设备。目前,市面上的柜式空调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离心式的柜机应用较为广泛。
[0003]根据市场需求,船用水冷柜机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空调柜机的离心风机组件出风口朝上设置,气流从蜗壳出风口甩出后向上吹出,从侧面的出风口进入室内。
[0004]然而水冷柜机体积的缩小必然会对出风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船用水冷柜机小型化设计之后保证足够的出风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申请针对现有船用水冷柜机出风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该空调的导流结构及空调器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出风量的技术效果。
[0006]一种空调的导流结构,包括:
[0007]柜体,具有一疏风腔及与所述疏风腔连通的出风口;
[0008]风机,装配于所述柜体内且具有面向所述疏风腔装配的排风口;
[0009]导流板,设于所述疏风腔内且与所述柜体连接,所述导流板面向所述排风口设置且具有多个贯穿开设的导流孔,从所述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穿过所述多个导流孔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0010]如此,气流从风机排风口冲出后经导流板的多个导流孔分流后均匀的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且风阻低,经过仿真风量计算得知能够有效提高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即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导流板结构,使得空调即能够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出风量足够。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包括主框架及风机装配板,所述风机装配板装配于所述主体内且与所述主框架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疏风腔;
[0012]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风机装配板所在平面相交,所述风机装配于所述风机装配板背离所述疏风腔的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疏风腔连通的所述排风口。
[0013]从风机的排风口排出的气流从风机装配板一侧进入疏风腔内之后,穿过导流板的导流孔转向至出风口侧流出,而不会再接触到主框架上。从而降低了风损,提高了出风口的出风风量。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一端装配于所述主框架上,另一端装配于所述风机装配板面向所述疏风腔的一端;
[0015]并且,所述导流板所在平面与所述风机装配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 40度

60度。
[0016]如此,可以避免出风口处的风阻过大,使风压适中,避免气流在疏风腔内形成乱流产生噪音。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流孔呈矩阵式排列。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流孔的直径范围为30mm

45mm,相邻所述导流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所述导流孔的一倍直径到所述导流孔的两倍直径之间。
[0019]此种排布下,在湍流模型SST k

ω模型转速1230rpm二阶离散格式下进行仿真之后可得出,气流经导流板分流后均匀的从出风口流出,大大减小了风阻与噪声,同时提高了风量。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部及安装支架;
[0021]所述导流部具有所述多个导流孔,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导流部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装配板垂直连接。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高度范围为80mm

120mm。以保证导流部能够以最短的路径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孔被分流。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呈“几”字型。实现支撑的同时方便安装支架与风机装配板的螺钉连接或焊接连接,且能够实现导流板的结构简单且轻量化。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的所述出风口设有出风格栅。
[002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的导流结构。通过设置柜体具有一疏风腔及与疏风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机装配于柜体内且具有面向疏风腔装配的排风口,从风机排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疏风腔内之后从出风口排出柜体,从而进行空调的制冷。导流板设于疏风腔内且与柜体连接,导流板面向排风口设置且具有多个贯穿开设的导流孔,从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穿过多个导流孔后从出风口排出。如此,气流从风机排风口冲出后经导流板的多个导流孔分流后均匀的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且风阻低,经过仿真风量计算得知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即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导流板结构,使得空调器即能够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出风量足够。
[0026]上述空调的导流结构,具体包括柜体、风机及导流板,柜体具有一疏风腔及与疏风腔连通的出风口,风机装配于柜体内且具有面向疏风腔装配的排风口,从风机排风口排出的气流进入疏风腔内之后从出风口排出柜体,从而进行空调的制冷。导流板设于疏风腔内且与柜体连接,导流板面向排风口设置且具有多个贯穿开设的导流孔,从排风口排出的气流穿过多个导流孔后从出风口排出。如此,气流从风机排风口冲出后经导流板的多个导流孔分流后均匀的从出风口排出,使得气流流动均匀且风阻低,经过仿真风量计算得知能够有效提高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量。即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导流板结构,使得空调即能够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同时保证出风量足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导流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提供的空调的导流结构的第二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中提供的空调的导流结构的导流板的第一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中提供的空调的导流结构的导流板的第二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0、柜体;11、主框架;111、出风口;112、出风格栅;113、进风格栅;114、顶板;12、风机装配板;13、疏风腔;20、风机;21、排风口; 30、导流板;31、导流部;311、导流孔;32、安装支架;40、换热腔;50、蒸发器;a:导流板所在平面与风机装配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具有一疏风腔(13)及与所述疏风腔(13)连通的出风口(111);风机(20),装配于所述柜体(10)内且具有面向所述疏风腔(13)装配的排风口(21);导流板(30),设于所述疏风腔(13)内且与所述柜体(10)连接,所述导流板(30)面向所述排风口(21)设置且具有多个贯穿开设的导流孔(311),从所述排风口(21)排出的气流穿过所述多个导流孔(311)后从所述出风口(111)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包括主框架(11)及风机装配板(12),所述风机装配板(12)装配于所述主框架(11)内且与所述主框架(11)共同界定形成所述疏风腔(13);所述出风口(111)开设于所述主框架(11)上,所述出风口(111)所在平面与所述风机装配板(12)所在平面相交,所述风机(20)装配于所述风机装配板(12)背离所述疏风腔(13)的一侧且具有与所述疏风腔(13)连通的所述排风口(21);所述导流板(30)的一端装配于所述主框架(11)上,另一端装配于所述风机装配板(12)面向所述疏风腔(1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0)从远离所述出风口(111)所在平面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出风口(111)所在平面的一侧倾斜,且所述导流板(30)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云鹏刘欣锫姜国璠陈勇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