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04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给自来水净化领域内的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所述絮凝池的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积泥斗,所述积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孔与设置在积泥斗下方的排泥管相连通,絮凝池的外侧端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排泥渠并且安装有角型隔膜排泥阀,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积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排淤机构;积泥斗下方沉积的污泥通过排泥孔进入排泥管内,冲洗排淤机构在积泥斗的上方对积泥斗内的沉淀物进行冲洗,使得污泥不会在积泥斗中板结,进而快速的从排泥孔中排入排泥管内,通过角型隔膜排泥阀排入排水渠中,能够使得排泥效果更好,无需人工定期清洗,絮凝池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絮凝池排泥。用于絮凝池排泥。用于絮凝池排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给自来水净化领域内的排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出厂前要进行水处理,其中一道处理工序就是进入絮凝沉淀池,水中的杂质经过絮凝池后会凝结沉入池底,因此絮凝池需要一段时间排除底部絮凝的积泥。现有技术中,絮凝池底部排泥一般采用多斗重力排泥,这种排泥方式优点是:排泥浓度高,排泥均匀无干扰;适用原水浊度较高的大、中型水厂。但是,该方式排泥,会存在排泥不彻底,需定期人工清洗,使得絮凝池不能持续工作,并且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能够使得排泥效果更好,无需人工定期清洗,絮凝池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所述絮凝池的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积泥斗,所述积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孔与设置在积泥斗下方的排泥管相连通,絮凝池的外侧端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排泥渠并且安装有角型隔膜排泥阀,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积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排淤机构。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积泥斗下方沉积的污泥通过排泥孔进入排泥管内,冲洗排淤机构在积泥斗的上方对积泥斗内的沉淀物进行冲洗,使得污泥不会在积泥斗中板结,进而快速的从排泥孔中排入排泥管内,通过角型隔膜排泥阀排入排水渠中,能够使得排泥效果更好,无需人工定期清洗,絮凝池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本技术用于絮凝池排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排淤机构包括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水管设置在积泥斗的顶部,所述压力水管的进水端穿过积泥斗边沿与厂自来水管相连,压力水管与厂自来水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压力水管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所述压力水管上设置有喷射结构,所述喷射结构正对排泥孔设置,这样压力水管从水厂自来水管接入自来水,在压力管内形成高压,通过喷射结构对准排泥孔喷射高压水柱,使得污泥不会将排泥孔堵塞,能够持续排入排泥管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结构包括若干三通管,每个三通管的引出管垂直向下设置,所述引出管上安装有高压喷嘴,所述高压喷嘴正对排泥孔设置,这样每一个三通管对应一个排泥孔,有引出管向下伸出缩短高压喷嘴与排泥孔的距离,使得喷射的水柱能够更有力的冲洗排泥孔,提升清洗效果,确保排泥孔不会被堵塞。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泥管经预埋在排水渠墙壁上的穿墙套管伸入排水渠中,所述排泥管经预埋在絮凝池池壁的穿墙套管伸入排水渠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穿过池壁时出现水的渗透问题。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积泥斗呈倒置截头四棱锥体,坡度不宜小于45
°
,这样可以使得絮污泥能够快速滑落至底部的排泥孔,进一步提高排泥效果,节约用水。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泥管靠近排水渠的部位安装有手动闸阀,这样在角型隔膜排泥阀维修时,通过手动闸阀关闭排泥管,避免泥水外排。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闸阀与排泥管之间设置有活动接头,这样便于手动闸阀的安装,并且防止构筑物不均匀导致下沉而引起管道变形。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其中,1池壁,2排水渠,3排泥管,4絮凝池,5高压水管,6墙壁,7角型隔膜排泥阀,8穿墙套管,9三通管,10高压喷嘴,11排泥孔,12积泥斗,13活动接头,14手动闸阀,15电磁阀,16厂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絮凝池4的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积泥斗12,积泥斗12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孔11,排泥孔11与设置在积泥斗12下方的排泥管3相连通,絮凝池4的外侧端设置有排水渠2,排泥管3的一端伸入排泥渠并且安装有角型隔膜排泥阀7,排泥管3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积泥斗12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排淤机构。
[0019]冲洗排淤机构包括压力水管5,压力水管5设置在积泥斗12的顶部,压力水管5的进水端穿过絮凝池4池壁1与厂自来水管16相连,压力水管5与厂自来水管16之间设置有电磁阀15,压力水管5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压力水管5上设置有喷射结构,喷射结构正对排泥孔11设置;喷射结构包括若干三通管9,每个三通管9的引出管垂直向下设置,引出管上安装有高压喷嘴10,高压喷嘴10正对排泥孔11设置;排泥管3经预埋在排水渠2墙壁6上的穿墙套管8伸入排水渠2中,排泥管3经预埋在絮凝池4池壁1的穿墙套管8伸入排水渠2中;积泥斗12呈倒置截头四棱锥体,坡度不宜小于45
°
;排泥管3靠近排水渠2的部位安装有手动闸阀14;手动闸阀14与排泥管3之间设置有活动接头13。
[0020]本技术中,絮凝池4的池底部非过水断面设置积泥斗12,积泥斗12呈倒置截头四棱锥体,坡度不宜小于45
°
;在积泥斗12底部埋设排泥管3,排泥管3管材一般采用ABS材质,管径一般为DN200,排泥管3埋设在积泥斗12中轴线上,在排泥管3上开孔,孔口向上且位于积泥斗12底部中心,孔口与积泥斗12底部齐平,孔口直径有大小之别,靠近排泥阀的孔径一般为100mm,远离排泥阀的孔径为一般120mm,在孔口上方安装一根自来水管道作为压力水管5道,其管口对准排泥孔11,压力水管5道一般采用PE管材或PPR管材,管径一般为DN15,当排泥阀打开排泥时,压力水管5道出水,对冲排泥孔11,能确保有效的排泥;排泥管3长不宜超过10m,如排泥距离较长,宜采用2根分段开孔排泥,排泥半径不宜超过30cm;压力水管5与排泥管3上下平行铺设,一般采用PPR管材或PE管材,管径为De63。
[0021]工作时,絮凝池4中的絮凝物沉降到积泥斗12中,电磁阀15和角型隔膜排泥阀7同时启动,厂自来水管16中的水通过电磁阀15进入压力水管5中并在压力水管5中形成较大的水压,高压水通过三通的引出管从高压喷嘴10中喷射出高压水柱,高压水柱直接喷射在积泥斗12底部的排泥孔11上,使得积泥斗12上絮凝物冲刷稀释,由排泥孔11排入排泥管3中,而排泥管3中的泥水则由角型隔膜排泥阀7排出至排水渠2中,由于排泥孔11持续被高压水柱喷射,不会被堵塞,使得絮凝池4能够持续工作,无需定期人工清洗。
[0022]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包括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的底板设置有若干个积泥斗,所述积泥斗的底部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排泥孔与设置在积泥斗下方的排泥管相连通,絮凝池的外侧端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排泥渠并且安装有角型隔膜排泥阀,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积泥斗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排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排淤机构包括压力水管,所述压力水管设置在积泥斗的顶部,所述压力水管的进水端穿过絮凝池池壁与厂自来水管相连,压力水管与厂自来水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压力水管的另一端经盲板封闭,所述压力水管上设置有喷射结构,所述喷射结构正对排泥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絮凝池排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全兴刘锐易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江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