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02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包括:卫星天线、移动网络天线、馈线盒体;卫星天线用于接受卫星信号并通过第一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移动网络天线用于收发移动信号并通过第二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馈线盒体用于第一馈线馈线育第二馈线的穿过,馈线盒体上安装有罩壳,卫星天线摄于罩壳内部,移动网络天线摄于罩壳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卫星与蜂窝网融合互补技术,将卫星信号接收的卫星天线及对移动信号进行收发的移动网络天线组合便携设计,在融合技术测试的携带中避免与拆卸组装。试的携带中避免与拆卸组装。试的携带中避免与拆卸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在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的新5G白皮书中就提出希望在5G的标准套件基础上实现对面蜂窝、固定宽带等与卫星、高空平台系统等进行接入融合,利用通信补充蜂窝系统在陆地偏远地区、海洋、空天基本不能覆盖区域的短板,加速泛在网络的演变与万物互联实现。
[0003]其中基站有基带处理单元(BBU)、射频处理单元(RRU)、天馈系统组成,即天线需要通过馈线与射频处理单元连接进行信号的传递。卫星通信与蜂窝通信的融合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配套的测试也在不断的进行。但其中面对的问题是,卫星通信采用的卫星天线需要朝向天空并捕捉卫星信号,蜂窝移动网络采用的移动网络天线板会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朝向覆盖方向。两个独立的天线结构在多次的测试中会面临重复组装时使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在卫星天线的设计中减少携带时的拆卸组装问题。
[0004]此外,卫星天线中馈源部件向外凸出并完全裸露出来,在馈源与弧形发射板在不拆卸的携带中,放置或固定不当很容易造成馈源磕碰、损坏及支架弯曲变形。
[0005]我们希望设计能隐藏收纳卫星天线提高携带的安全性,并在免于拆卸的情况对馈源进行折叠收纳保护,因此尝试改造中设计并提供了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包括:卫星天线,用于接受卫星信号并通过第一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移动网络天线,用于收发移动信号并通过第二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馈线盒体,用于第一馈线馈线与第二馈线的穿过,所述馈线盒体上安装有罩壳;所述卫星天线可折叠或伸缩于罩壳内部,所述移动网络天线可展开安装于罩壳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罩壳包括上罩壳、下罩壳;所述下罩壳固定于馈线盒体上,所述上罩壳与下罩壳滑动配合并通过弹性组件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同时穿过上罩壳与下罩壳的耳座,所述限位杆端部呈T形设置限位于耳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上下相邻的耳座之间并被限位杆穿过,两个所述耳座通过第三螺栓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卫星天线包括弧形发射板、馈源、滑台、馈源调节部件;所述弧形发射板通过支架支撑并设于罩壳内部;所述馈源调节部件与馈源连接固定并对支撑,所述馈源调节部件与弧形发射板固定连接连接或滑动配合;
所述滑台安装于罩壳内部并支架的底座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馈源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无刷电机、壳体、抬升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馈源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弧形发射板及壳体;所述无刷电机安装于壳体上并通过壳体内部的抬升组件控制第一支撑杆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抬升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相互平行并转动连接于壳体内部,所述无刷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齿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传动配合;所述壳体内部滑动设有与第一转轴擦传动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端部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有齿牙;所述第二转轴上套接有与第一支撑杆摩擦配合的磨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套接有与棘爪配合的棘轮,所述棘爪通过一端通过连接杆与齿条连接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馈源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座安装于弧形发射板并转动连接有套杆,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安装有对套杆固定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于馈源外侧并转动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第二连接座安装有对伸缩杆固定的第二螺栓,所述伸缩杆穿入套杆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配合橡胶垫与伸缩杆锁定的套环。
[0014]优选的,所述滑台包括弧形架、滑块;所述下罩壳顶端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弧形架两端搭设于下罩壳上,所述下罩壳顶端开设有对弧形架限位的环形限位槽,所述弧形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设有丝杆穿过的限位快。
[0015]优选的,所述弧形架上错开滑块的位置固定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弧形架旋转。
[0016]优选的,所述移动网络天线一端面采用折叠固定件分别与上罩壳及下罩壳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基于卫星与蜂窝网融合互补技术,将卫星信号接收的卫星天线及对移动信号进行收发的移动网络天线组合便携设计,在融合技术测试的携带中,避免拆卸组装的问题,以及减少馈源磕碰损坏。
[0018]2、本专利技术基于卫星天线设计提供了可抬升式的馈源与弧形发射板组合方式,利用第一支撑杆穿过弧形发射板后进行弯折与馈源连接,通过对第一支撑杆的控制,改变馈源的高度,达成携带时馈源隐藏收纳。
[0019]3、本专利技术基于卫星天线设计提供了折叠式的馈源与弧形发射板组合方式,利用套杆与伸缩杆插接组合对馈源进行支撑,通过改变伸缩杆由套杆中延伸出来的长度改变馈源的高度,达成携带时馈源隐藏收纳。
[0020]4、本专利技术设计可变的罩壳用于固定移动网络天线及收纳卫星天线,通过可变的罩壳高度,让携带时的移动网络天线贴在罩壳上及卫星天线完全隐藏在罩壳内部,让测试时的移动网络天线清洗向下及卫星天线部分露出。
[0021]5、本专利技术基于馈源的抬升设计提供的抬升组件,用于馈源抬升后的自锁,提供馈源支撑的稳定,并可在馈源回降后的自动解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抬升控制方式中携带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抬升控制方式中测试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抬升控制方式中携带状态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抬升控制方式中测试状态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罩壳在携带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罩壳在测试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卫星天线中滑台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抬升控制方式中馈源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剖开及其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部组件与伺服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齿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折叠控制方式中携带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折叠控制方式中测试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折叠控制方式中携带状态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折叠控制方式中测试状态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馈源折叠控制方式中馈源调节部件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套杆及伸缩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100、卫星天线;200、移动网络天线;300、馈线盒体;400、罩壳;401、上罩壳;402、下罩壳;403、弹性组件;404、第一弹性件;4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天线(100),用于接受卫星信号并通过第一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移动网络天线(200),用于收发移动信号并通过第二馈线连接到射频拉远单元;馈线盒体(300),用于第一馈线馈线与第二馈线的穿过,所述馈线盒体(300)上安装有罩壳(400);所述卫星天线(100)可折叠或伸缩于罩壳(400)内部,所述移动网络天线(200)可展开安装于罩壳(400)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400)包括上罩壳(401)、下罩壳(402);所述下罩壳(402)固定于馈线盒体(300)上,所述上罩壳(401)与下罩壳(402)滑动配合并通过弹性组件(403)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403)包括第一弹性件(404)、限位杆(405);所述限位杆(405)同时穿过上罩壳(401)与下罩壳(402)的耳座,所述限位杆(405)端部呈T形设置限位于耳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404)设于上下相邻的耳座之间并被限位杆(405)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天线(100)包括弧形发射板(500)、馈源(600)、滑台(700)、馈源调节部件(800);所述弧形发射板(500)通过支架(501)支撑并设于罩壳(400)内部;所述馈源调节部件(800)与馈源(600)连接固定并对支撑,所述滑台(700)安装于罩壳(400)内部驱使弧形发射板(500)旋转及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调节部件(800)包括第一支撑杆(801)、无刷电机(802)、壳体(804)、抬升组件(803);所述壳体(804)上滑动连接有与馈源(600)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801),所述壳体(804)上安装有无刷电机(802),所述无刷电机(802)通过抬升组件(803)驱使第一支撑杆(801)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卫星与蜂窝网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803)包括转动在壳体(804)内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805)、第二转轴(806)、第三转轴(807);所述无刷电机(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元董均国葛运李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