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01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包括深冷釜主体,开设在深冷釜主体上的物料进口和出料口,固定在深冷釜主体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盘设在深冷釜主体内部的冷凝组件,设置在深冷釜主体外壁上的保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深冷釜使用冷凝组件进行釜内的降温,具体包括单独设置的多个冷凝管,多个冷凝管分布在深冷釜不同的高度上,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冷媒入口,保证深冷釜内部能够快速且均匀的降温,减小深冷釜内不同高度处的温差,保证深冷釜内温度的一致性,提高深冷釜的使用效率。的使用效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


[0001]本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属于深冷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药物中间体奥司他韦以及瑞德西韦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尤其奥司他韦的年总需求量多达数十吨,奥司他韦的生产过程大致是100吨/年,且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在生产奥司他韦的过程中会用到深冷釜,深冷釜利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降低母液的温度,使母液析出晶体,然后,将结晶后的母液从深冷釜的底部排出,获得其中的晶体。
[0003]现有的深冷釜一般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通过一段冷却管来降低整个釜体内的温度至

80℃左右,但由于现有深冷釜存在釜体内空间有限、釜体内冷却管的布置受限、冷却管长度过长不好控制等问题,深冷釜的降温效果并不好,或降温幅度较慢,或冷却管的不同位置温度不同造成深冷釜内各高度温度不同,因此不利于奥司他韦的生产制造,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
[0006]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包括深冷釜主体,开设在深冷釜主体上的物料进口和出料口,固定在深冷釜主体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盘设在深冷釜主体内部的冷凝组件,设置在深冷釜主体外壁上的保温板。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组件包括3

6个独立设置的冷凝管,每个冷凝管均开设有独立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根据深冷釜主体的体积以及对降温速度和均匀度的要求,安装3

6个冷凝管,满足不同高度或空间内的降温,将深冷釜主体划分为多个空间,多个冷凝管相互配合,加速降温,提高深冷釜的工作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冷凝管为可拆卸的钛盘管。可拆卸的结构便于改变深冷釜内冷凝管的具体数量。
[0009]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内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防腐蚀涂层用于提高冷凝管的使用寿命,减小深冷釜釜体内液体对冷凝管的影响。
[0010]优选的,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呈S状设置的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和第三冷凝管,各自对应开设有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定义深冷釜主体的内部高度为M,第一冷凝管盘设在深冷釜主体的上1/3M处,第二冷凝管盘设在深冷釜主体的中部1/3M处,第三冷凝管盘设在深冷釜主体的下1/3M处。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与深冷釜主体形成真空层。真空层内由于不存在流体,可尽可
能的减小深冷釜内部和外界的温度交换,最大限度的维持深冷釜内部的低温。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板由陶瓷颗粒制备而成。
[0013]优选的,所述保温板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一方面起到隔热的作用,另一方面减轻保温板整体的重量,减小深冷釜的整体质量。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该深冷釜使用冷凝组件进行釜内的降温,具体包括单独设置的多个冷凝管,多个冷凝管分布在深冷釜不同的高度上,且各自拥有独立的冷媒入口,保证深冷釜内部能够快速且均匀的降温,减小深冷釜内不同高度处的温差,保证深冷釜内温度的一致性,提高深冷釜的使用效率。
[0016](2)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该深冷釜的本体外部包裹有保温板,保温板尽量隔绝深冷釜与外界环境的温度交换,起到维持深冷釜内的低温环境的作用,减小温度的损失,间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深冷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深冷釜主体,2物料进口,3出料口,4驱动电机,5搅拌轴,6搅拌桨,7保温板,8第一冷凝管,9第二冷凝管,10第三冷凝管,11第一冷媒入口,12第一冷媒出口,13第二冷媒入口,14第二冷媒出口,15第三冷媒入口,16第三冷媒出口,17真空层,18聚氨酯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包括深冷釜主体1,开设在深冷釜主体1上的物料进口2和出料口3,固定在深冷釜主体1上的驱动电机4,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5,固定设置在搅拌轴5上的搅拌桨6,盘设在深冷釜主体1内部的冷凝组件,设置在深冷釜主体1外壁上的保温板7。
[0024]冷凝组件包括3

6个独立设置的冷凝管,每个冷凝管均开设有独立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处进行严格的密封,防止物料泄露;冷凝管为可拆卸的钛盘管;且冷凝管内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
[0025]冷凝组件包括呈S状设置的第一冷凝管8、第二冷凝管9和第三冷凝管10,各自对应开设有第一冷媒入口11和第一冷媒出口12、第二冷媒入口13和第二冷媒出口14、第三冷媒入口15和第三冷媒出口16,定义深冷釜主体1的内部高度为M,第一冷凝管8盘设在深冷釜主体1的上1/3M处,第二冷凝管9盘设在深冷釜主体1的中部1/3M处,第三冷凝管10盘设在深冷釜主体1的下1/3M处。本实施例中整个深冷釜本体1内部备被划分为三段空间,深冷釜本体1内部的每段空间内还可固定温度检测装置,便于操作者调节第一冷凝管8、第二冷凝管9和
第三冷凝管10内加入的冷媒液体的体积,高效调节深冷釜内部的温度,实现快速均匀的降温。
[0026]结合图2,保温板7与深冷釜主体1形成真空层17;保温板7由陶瓷颗粒制备而成;保温板7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18。
[0027]综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操作人员将物料四氢呋喃和乙醚的混合液从物料进口2中投入深冷釜本体1内,分别通过第一冷媒入口11、第二冷媒入口13、第三冷媒入口15向第一冷凝管8、第二冷凝管9和第三冷凝管10中添加冷媒液体,对深冷釜内各高度同时进行降温,使深冷釜本体1内温度维持在

80℃至

100℃范围内,持续反应6小时后析出晶体,进行后续操作。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冷釜主体(1),开设在深冷釜主体(1)上的物料进口(2)和出料口(3),固定在深冷釜主体(1)上的驱动电机(4),与驱动电机(4)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搅拌轴(5),固定设置在搅拌轴(5)上的搅拌桨(6),盘设在深冷釜主体(1)内部的冷凝组件,设置在深冷釜主体(1)外壁上的保温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3

6个独立设置的冷凝管,每个冷凝管均开设有独立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可拆卸的钛盘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内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蚀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降温功能的深冷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高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普拓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