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00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包括接线箱、泄露电流采集模块、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处理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继电器以及多个微动开关,输入接线端子与泄露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接线端子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无线传输单元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继电器与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继电器的公共端与输入接线端子电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以及常开触点串联在继电器的输入端并且被配置为当接线箱的箱门关闭时触发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与常开触点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使得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对避雷器的安全性能进行在线监测。行在线监测。行在线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和/或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分为很多种,包括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绝缘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可卸式避雷器等,适用于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屏、开关柜、电力计量箱、真空开关、并联补偿电容器、旋转电机及半导体器件等过电压保护。
[0003]避雷器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发生老化、密封不良又或者阻性电流增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往往是在打开避雷器监测装置盖板的情况下对监测装置二次侧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采集以对避雷器性能进行处理分析时,如此则存在避雷器监测装置二次侧电压电流过高而威胁技术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其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在打开避雷器监测装置盖板的情况下对监测装置二次侧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采集以对避雷器性能进行处理分析而存在的避雷器监测装置二次侧电压电流过高而威胁技术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包括接线箱、泄露电流采集模块、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处理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继电器以及多个微动开关。
[0006]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所述泄露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且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7]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
[0008]多个所述微动开关均安装在所述接线箱上,所述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以及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接线箱的箱门关闭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与常开触点电连接。
[0009]由于多个所述微动开关安装在接线箱上,并且被配置成当所述接线箱的箱门关闭时,所述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与常开触点电连接,故而只有在接线箱的箱门关闭以及多个微动开关均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以及常开触点才会导通,进而将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导通。即是说,只有在确认接线箱箱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才能获取所述泄露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避雷器的泄露电流信号,然后再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发送至客户处理端以供技术人员对避雷器的安全性能进行在线分析。如此一来,
则可以避免出现单个微动开关被技术人员无意触发而导致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导通,进而使避雷器监测装置二次侧电压电流过高而威胁技术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以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
[0010]综上所述,所述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在打开避雷器监测装置盖板的情况下对监测装置二次侧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采集以对避雷器性能进行处理分析而存在的避雷器监测装置二次侧电压电流过高而威胁技术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可以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使得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对避雷器的安全性能进行在线监测。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还包括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以及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多个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电流互感器以及所述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相对应的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依次通过电流放大电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1、电容C1、电容C2以及运算放大器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一端以及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以及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以及所述电容C2的一端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以及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以及运算放大器U2,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5以及所述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以及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5以及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7的一端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以及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与所述电压互感器相对应的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依次通过电压放大电路以及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泄露电流采集模块、所述电流互感器以及所述电压互感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接线箱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箱的箱门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0018]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的电流放大电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的第一滤波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泄露电流采集模块;2、电压互感器;3、电流互感器;4、输入接线端子;5、输出接线端子;6、处理单元;7、无线传输单元;8、继电器;9、微动开关;10、避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包括接线箱以及泄露电流采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处理单元、无线传输单元、继电器以及多个微动开关;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所述泄露电流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且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相对应,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多个所述微动开关均安装在所述接线箱上,所述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以及常开触点依次串联在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接线箱的箱门关闭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与常开触点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其特在于,还包括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以及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输入接线端子与多个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电流互感器以及所述电压互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接线端子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其特在于,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相对应的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依次通过电流放大电路以及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避雷器在线监测前端采集装置,其特在于,所述电流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1、电容C1、电容C2以及运算放大器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辉杨沛豪孙钢虎柴琦兀鹏越贺婷高峰张立松郭新宇薛磊陈华冬劳帮壮农正军冯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