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且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工期,因此框架结构成为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之一。
[0003]框架结构设计中通常将填充墙处理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填充墙对主体结构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对填充墙的结构周期进行一定折减,然而,大量试验表明,地震作用下,填充墙、梁和柱是一个共同受力体系,填充墙的损伤和倒塌将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框架结构设计应考虑填充墙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降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并防止填充墙的损坏甚至倒塌。
[0004]目前,在框架结构中通过采用减震墙替代传统的填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有两个竖直相对分布的定位组件,两个所述定位组件之间设有减震墙,所述减震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墙板、减震层和下墙板,所述上墙板的顶部和所述下墙板的底部均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减震层的内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从所述减震层穿出与两个所述定位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与所述减震层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减震层抵接,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减震层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板的宽度、所述减震层的宽度、所述下墙板的宽度和所述定位板的宽度相等;所述上墙板的长度和所述下墙板的长度相等,所述减震层的长度小于所述上墙板和所述下墙板的长度,用于在所述减震墙靠近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形成与所述支撑板相适配的缺口,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缺口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贯穿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固定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由砂浆材料制成,所述上墙板搭接在所述减震层的顶部,所述减震层的底部和所述下墙板的顶部均设有胶粘层,所述减震层通过所述胶粘层与所述下墙板层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自复位减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的顶端之间水平连接有顶梁,所述上墙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梁连接;两根所述立柱的底端之间水平连接有底梁,所述下墙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梁连接;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黄炜元,周云,林子健,李家乐,石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