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7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圣火盆,其包括:盆本体,所述盆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内壁具有侧向开口;燃气管道,位于所述盆本体的内部且环绕所述内凹结构设置,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一燃气孔朝向所述侧向开口,所述内凹结构在竖直方向上遮蔽于所述第一燃气孔。该圣火盘将燃气管道设置在盆本体的内部,燃气管道上的第一燃气孔能够通过侧向开口对外喷射燃气并燃烧,内凹结构从上方遮蔽在第一燃气孔上,使得从上方吹来的风或降下的雨均被内凹结构遮挡,并且,由于侧向开口设置在内凹结构的内壁,侧向吹来的风也会被盆本体的外壁阻挡,也就不会造成圣火熄灭的情况,提高了圣火盆的可靠性。圣火盆的可靠性。圣火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圣火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特别涉及一种圣火盘。

技术介绍

[0002]圣火盘主要用于城市庆典活动中,当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结束后,点燃圣火盆,标志庆典活动的开始。在庆典活动期间,圣火盘持续燃烧,不能够熄灭,直至庆典活动结束,以保证庆典活动的正常进行。现有圣火盆的燃气通路和火孔均暴露于外,受风雨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恶劣天气环境中,易导致圣火熄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圣火盆上的圣火易熄灭可靠性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圣火盆。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圣火盆,其包括:
[0006]盆本体,所述盆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内壁具有侧向开口;
[0007]燃气管道,位于所述盆本体的内部且环绕所述内凹结构设置,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一燃气孔朝向所述侧向开口,所述内凹结构在竖直方向上遮蔽于所述第一燃气孔。
[0008]在本方案中,该圣火盘将燃气管道设置在盆本体的内部,燃气管道上的第一燃气孔能够通过侧向开口对外喷射燃气并燃烧,内凹结构从上方遮蔽在第一燃气孔上,使得从上方吹来的风或降下的雨均被内凹结构遮挡,并且,由于侧向开口设置在内凹结构的内壁,侧向吹来的风也会被盆本体的外壁阻挡,也就不会造成圣火熄灭的情况,提高了圣火盆的可靠性。
[0009]较佳地,所述盆本体的内部具有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从所述盆本体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燃气孔。
[0010]在本方案中,二次空气从盆本体的底面经盆本体的内部到达第一燃气孔,不会受到外部风雨的扰动,提高第一燃气孔燃烧的稳定性。并且,第一燃气孔的燃烧会加热盆本体的内部空间,二次空气在流经该空间时会被加热,提高第一燃气孔的燃烧效率。同时,从下往上的补气方式,会加速气体的流动,提高二次空气的补充效率。
[0011]较佳地,所述侧向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侧向开口环绕所述内凹结构间隔设置。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在圣火盘上形成环状的火焰。
[0013]较佳地,所述圣火盘还包括底座和连接管,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盆本体的中部,所述燃气管道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底座内的混气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周侧,所述底座的下方连接有引射器。
[0014]在本方案中,引射器为底座内的混气腔持续供气,底座上也设置有燃气孔。采用上
述结构设置,便于为燃气管道均匀供气,提高燃烧的稳定性。
[0015]较佳地,每一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二燃气孔,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燃气孔相对应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燃气孔朝向所述底部开口。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在圣火盘上形成均匀的火焰。由于第二燃气孔暴露在外,即使出现火焰熄灭的情况,也能够通过隐蔽设置的第一燃气孔上的火焰经第二燃气孔传递出来。
[0017]较佳地,所述盆本体包括外筒体和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筒体的上端并形成所述内凹结构,所述防雨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二侧板套设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套设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
[0018]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结合处形成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的结合处设有第二排水孔;
[0019]所述第一燃气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从第一侧板上汇聚的水流向环状凹槽,经第一排水孔排出,底板上汇聚的水经第二排水孔排出,只有少量的水流经侧向开口,大大降低了暴雨湮灭第一燃气孔上火焰的风险,提高了圣火盘的安全性。优选地,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环绕底座均匀间隔设置。
[0021]较佳地,所述底板呈中部高边缘低的锥形结构。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便于中部雨水流向边缘的第二排水孔,同时,也便于空气从下往上补充到燃气孔。
[0023]较佳地,所述盆本体还包括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套设于所述内筒体的外部并在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夹层空间,所述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夹层空间的内部。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形成排水通道,并且不会对一次空气的补充造成影响。
[0025]较佳地,所述夹层空间的底部与外部连通。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夹层空间既可用于排水,还可用于为燃气管道从下方补充二次空气。
[0027]较佳地,所述内筒体上端封闭,所述圣火盆包括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安装于所述内筒体的内部,所述引射器的一次空气入口通过所述内筒体的内腔及底部开口与外部连通。
[00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雨水不会进入内筒体,使得内筒体形成一个单独的进气通道,一次空气从内筒体的底部补充,而不会受到风雨的扰动,提高燃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的干燥度和稳定性,相应地提高火焰燃烧的稳定性。
[0029]较佳地,所述圣火盆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盆本体,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环绕所述内凹结构均匀间隔设置。
[003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均衡并降低圣火盘上的温度,防止圣火盘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圣火盘变形。
[0031]较佳地,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盆本体的内部并连接于所述内凹结构的下表面。
[003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盆本体的内部温度,便于加热二次空气,提高燃烧效率;也便于提高圣火盘的美观度。
[0033]较佳地,所述内凹结构的内部还设有环绕所述内凹结构设置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冷却物质。
[003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均衡并降低圣火盘上的温度,防止圣火盘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圣火盘变形。优选地,冷却物质为水、锡和冷却液中的任一种。
[003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36]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圣火盘将燃气管道设置在盆本体的内部,燃气管道上的第一燃气孔能够通过侧向开口对外喷射燃气并燃烧,内凹结构从上方遮蔽在第一燃气孔上,使得从上方吹来的风或降下的雨均被内凹结构遮挡,并且,由于侧向开口设置在内凹结构的内壁,侧向吹来的风也会被盆本体的外壁阻挡,也就不会造成圣火熄灭的情况,提高了圣火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含气瓶及安全柜的圣火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圣火盆的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圣火盆俯视图。
[0040]图4为图3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圣火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盆本体,所述盆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内壁具有侧向开口;燃气管道,位于所述盆本体的内部且环绕所述内凹结构设置,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一燃气孔朝向所述侧向开口,所述内凹结构在竖直方向上遮蔽于所述第一燃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圣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的内部具有二次空气通道,所述二次空气通道从所述盆本体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燃气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圣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侧向开口环绕所述内凹结构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圣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圣火盘还包括底座和连接管,所述底座设于所述盆本体的中部,所述燃气管道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底座内的混气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管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周侧,所述底座的下方连接有引射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圣火盆,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二燃气孔,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燃气孔相对应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燃气孔朝向所述底部开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圣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本体包括外筒体和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筒体的上端并形成所述内凹结构,所述防雨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二侧板套设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套设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史丽莎王帅东余参参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