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探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鳐鱼主要由头、鱼体、两侧胸鳍、尾鳍几部分构成,鳐鱼平稳前进游动时,其尾鳍部分不对鳐鱼的运动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是通过胸鳍的波动来获得推进,且鳐鱼在游动时,身体部分也是不产生主动运动的。
[0003]目前仿鳐鱼框架的水下探测设备主要是将动力传送到鳐鱼的鱼鳍位置,使鱼鳍发生柔性变形,进而产生自前往后的传递波来推动鳐鱼的前进,然而由于长期在水中使用,鱼鳍上容易粘附水草或水中杂质,不及时清理的情况下,容易影响鱼鳍的柔性变形,从而影响传动效率,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通过与水的接触,使撞击板在承托柱的外壁左右移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包括鳐鱼身体框架,所述鳐鱼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包括鳐鱼身体框架(1),所述鳐鱼身体框架(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摆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多个第一胸鳍框架(21),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的两侧开设有卡槽(213),所述卡槽(213)的内部贯穿设有衔接架(22),且多个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胸鳍框架(23),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的两侧插接有撞击板(24),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两侧所设置的撞击板(24)的之间活动插接有承托柱(25),且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两侧所设置的撞击板(24)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胸鳍框架(21)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槽(27),且多个所述插槽(27)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一插块(28),所述第一插块(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块(210),所述第二插块(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套(29),所述衔接套(29)套接在第一胸鳍框架(21)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24)呈T字型设置,且所述第一插块(28)插接在第一胸鳍框架(21)两侧所设置的撞击板(2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探测的仿鳐鱼框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良,孙奕涵,闫朕,杨译钧,陈鑫悦,毛梓聪,张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