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669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清水混凝土浇筑,在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清水饰面效果,《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

2009中对于清水混凝土表面的颜色、修补、气泡、光洁度的要求与检查方法进行了规定。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颜色的不均匀、色差,以及光洁度是清水混凝土的主要病害,伴随的修补、气泡也是制约清水混凝土发展的主要因素。
[0003]造成气泡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自身流动性差,不利于振捣,脱模剂与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和模板之间的适应性没有选择好。气泡问题有混凝土含气量未控制好等原因导致。所以需要从混凝土自身含气量、混凝土性能易于振捣特性、脱模剂品种、现场施工振捣几个方面形成合力控制。混凝土本身性能如果不利于振捣,还会引起蜂窝麻面。
[0004]目前混凝土通常使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但是粉煤灰由于煤质的不同,容易造成混凝土的色差,有些粉煤灰甚至还会引起混凝土黑色漂浮物的出现,对外观极为不利,并且P
·
O水泥中所带的掺合料也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混凝土表面有时出现局部黑色油污。当然搅拌时间、外加剂的性能、模板的清洁度也会造成混凝土外观色差的不均匀。
[0005]混凝土水纹、砂线等常规病害对清水混凝土外观极为不利,这主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没有调控好,集料含水率以及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甚至水泥温度影响造成。
[0006]所以超低色差混凝土的制备对清水混凝土的外观控制至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经过合理的配比设计,使浇筑出的混凝土外观色泽均匀,无气泡,饰面效果非常好,不用修饰即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不仅满足了桥梁结构饰面效果,而且还对重钙粉、粒化高炉矿渣粉固体废物提供了一种高附加值利用;降低水泥用量进而减少碳排放,制备低碳混凝土;在重钙粉、粒化高炉矿渣粉、水泥三相体系中能够把机制砂应用于混凝土外观要较高的桥梁饰面混凝土中,进一步拓宽了机制砂的应用范围。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450kg/m3、矿渣粉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450kg/m3、粒化高炉矿渣粉3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机制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450kg/m3、粒
化高炉矿渣粉3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机制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1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47

254kg/m3、粒化高炉矿渣粉38

39kg/m3、碎石1100

1154kg/m3、机制砂708

733kg/m3、液态水148

167kg/m3、固态冰0kg/m3、重钙粉95

97kg/m3、专用外加剂3.8

3.9kg/m3。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16%

29%、聚乙烯醇0.08%

0.10%、十二烷基硫酸钠0.7%

1.0%、柠檬酸2.5%

5.5%、葡萄糖酸钠1.5%

4.0%、余量的水。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0015]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碱含量小于等于0.6%、氯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03%,其他指标符合GB 175

2007规定;
[0016]和/或,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指标满足GB/T 18046

2017;
[0017]和/或,所述碎石为5mm

25mm两档连续级配,含泥量小于0.9%、表观密度大于等于2600kg/m3、氯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02%,其他指标符合JTG/T 3650

2020规定;
[0018]和/或,所述机制砂的指标符合JTG/T 3650

2020规定;
[0019]和/或,所述液态水为生产用水,指标符合JTG/T 3650

2020规定;
[0020]和/或,所述固态冰为折算的液态水质量,指标融成液态水检测符合JTG/T 3650

2020规定;
[0021]和/或,所述重钙粉为选用优质的石灰石为原料,经过破碎、磨细及风选制备而成,碳酸钙含量大于95%、白度要求大于90%、细度小于15%、7d及28d活性指数大于60%、流动度比大于等于100%。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碎石包括第一碎石和第二碎石,第一碎石的粒径为10

20mm,第二碎石的粒径为5

10mm,第一碎石与第二碎石的重量比小于4:1。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4]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备料步骤:按配方配比分别称取如下组分: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碎石、砂、液态水、固态冰、重钙粉、专用外加剂,备用;
[0026]搅拌步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450kg/m3、矿渣粉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00

450kg/m3、粒化高炉矿渣粉3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机制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水泥200

450kg/m3、粒化高炉矿渣粉30

150kg/m3、碎石1000

1200kg/m3、机制砂700

800kg/m3、液态水150

180kg/m3、固态冰10

80kg/m3、重钙粉70

150kg/m3、专用外加剂0.8

5.0kg/m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及用量为:水泥247

254kg/m3、粒化高炉矿渣粉38

39kg/m3、碎石1100

1154kg/m3、机制砂708

733kg/m3、液态水148

167kg/m3、固态冰0kg/m3、重钙粉95

97kg/m3、专用外加剂3.8

3.9kg/m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如下组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减水剂16%

29%、聚乙烯醇0.08%

0.10%、十二烷基硫酸钠0.7%

1.0%、柠檬酸2.5%

5.5%、葡萄糖酸钠1.5%

4.0%、余量的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钙粉的超低色差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碱含量小于等于0.6%、氯离子含量小于等于0.03%,其他指标符合GB175

2007规定;和/或,所述矿渣粉为S95级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指标满足GB/T 18046

2017;和/或,所述碎石为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汪一格荣国城郭广银谭立心蔡炎标刘程洪董自前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