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34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传感器和上位机,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显示板、主板和接收板,所述传感器设置在车轴上,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数码管,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应变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单片机和模数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码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传感器端与数据处理装置端分开,方便安装与拆卸且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属于称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无论是在物流行业,还是在工业生产行业,都对车辆的载重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车辆实时称重系统的研究备受关注,其能较好的解决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问题,所需资金是交通运输部门每年都要拨付的经费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超载超限会为道路交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003]尽管一般高速公路上会安装固定的称重系统和测速系统,但都属于被动治理超载超限问题,因此该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相比于被动治理超载超限问题,更有效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问题,比如物流公司的货车上安装随车而行的称重系统,在车运行前、运行时和运行后都能为驾驶员提供车的质量数据,从而即时提醒驾驶员是否超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有效解决超载超限问题。
[0004]但是现有的车载实时称重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造成车载实时称重系统不能大范围推广应用,通过调查和分析,传统的车载实时称重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精度低、成本高、安装麻烦且有安全隐患。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安装麻烦且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传感器端与数据处理装置端分开,方便安装与拆卸且安全性提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08]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包括称重装置、传感器和上位机,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显示板、主板和接收板,所述传感器设置在车轴上,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数码管,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应变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单片机和模数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码管连接。
[0009]所述传感器为应变电阻传感器,所述应变电阻传感器由惠斯通全桥电路构成,包括四个电阻应变片,四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在车轴上下和左右方向呈几何对称分布。
[0010]所述单片机引出SWD接口用于烧录程序,SWD接口共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电源、地线、时钟线和数据线。
[0011]所述显示板安装有四个用户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所述单片机引出四个IO接口分别用于与四个所述按键连接,四个所述IO接口内部接10K欧姆上拉电阻,所述单片机引出复位引脚与所述复位按键连接。
[0012]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蜂鸣器和按键指示LED,所述单片机分别引出单独IO接口与所述蜂鸣器和按键指示LED连接。
[0013]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2Pin接线端子和开关型稳压芯片,所述主板上设置有LT8471电源管理芯片、AMS1117稳压芯片和RT9193稳压芯片,所述2Pin接线端子经过防倒流二极管和拨动开关后与LM2596开关型稳压芯片连接,所述LM2596开关型稳压芯片与所述LT8471电源管理芯片连接,所述LT8471电源管理芯片通过连接AMS1117稳压芯片给所述、单片机、蜂鸣器和数码管供电,所述LT8471电源管理芯片通过连接RT9193稳压芯片给所述模数转换芯片供电。
[0014]所述单片机的型号是STM32F103C8T6,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型号是ADS1256。
[0015]所述主板平行放置,所述显示板和接收板分别垂直于所述主板两侧,所述显示板和接收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焊接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
[0016]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为铝型材壳体,所述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板、显示板和接收板的扁平凹槽。
[0017]所述电阻应变片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为PEEK薄膜,所述基底上设置有盖片,所述基底与所述盖片之间设置有敏感栅,所述基底与所述敏感栅以及所述基底与所述盖片之间均通过通过粘结剂固定。
[0018]所述单片机烧录系统程序包括初始化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连接主菜单模块,所述主菜单模块分别连接四通道单级标定模块、四通道多级标定模块、重量实时显示模块、AD驱动模块和显示驱动模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传感器端与数据处理装置端分开,主要由对称安装于车轴的应变电阻传感器、用于接收、处理和输出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组成,应变电阻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之间视情况使用一定长度硅胶导线连接。数据处理装置内部由三块印制电路板组成,分别为显示板、接收板和主板。接收板用于连接应变电阻传感器和整体装置电源输入,为装置供电并接收微小电压信号;显示板装有八位数码管和按键,用于显示称重结果并为用户提供装置复位、多级标定等功能;主板进行电源管理、模数转换和计算处理输出等操作,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分;传感器直接对称安装于车轴两侧,且对对称要求不高,方便安装与拆卸,其不同于传统的普通称重传感器安装在车厢和车架之间而导致诸多安装问题,对称安装于车轴处的应变电阻传感器拆卸和安装都非常方便,兼顾了安全、精度高、成本低且安装便捷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的系统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应变电阻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接收板的DCDC电路原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应变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软件框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标定流程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功能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以通道0为例的具体标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主要包括称重装置、传感器和上位机三部分。称重装置包括主板、显示板和接收板。主板用于电源管理、模数转换和数据处理,显示板用于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按键输入、复位和显示输出功能,显示输出使用八位数码管,接收板用于接收传感器输出,将数据传输给主板;上位机为远程监测设备,如有需要可将设备远程接入,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方便用户监测。传感器与称重装置和上位机分离,传感器与称重装置之间可根据需要选择长度适中的硅胶导线连接。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单通道传感器由单个惠斯通电桥组成,单个惠斯通电桥结构共引出四个引脚,分别接电源正极输入,电源负极输入和两个电压信号线输出。单个惠斯通电桥即为单个应变电阻传感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装置、传感器和上位机,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显示板、主板和接收板,所述传感器设置在车轴上,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数码管,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应变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单片机和模数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应变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数码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应变电阻传感器,所述应变电阻传感器由惠斯通全桥电路构成,包括四个电阻应变片,四个所述电阻应变片在车轴上下和左右方向呈几何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引出SWD接口用于烧录程序,SWD接口共有四个引脚,分别为电源、地线、时钟线和数据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安装有四个用户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所述单片机引出四个IO接口分别用于与四个所述按键连接,四个所述IO接口内部接10K欧姆上拉电阻,所述单片机引出复位引脚与所述复位按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上设置有蜂鸣器和按键指示LED,所述单片机分别引出单独IO接口与所述蜂鸣器和按键指示LED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的便拆装高精度实时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板上设置有2Pin接线端子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家润孙科学孙立魏来刘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