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削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2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竹笋剥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笋削皮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圆槽之间接触,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限位环之间固定,所述壳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本方案通过壳盖的设置,可避免竹笋剥皮过程中的笋皮飞溅问题,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啮合安装的关系下,使得第一齿轮可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剥皮辊对竹笋进行剥皮处理。带动剥皮辊对竹笋进行剥皮处理。带动剥皮辊对竹笋进行剥皮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笋削皮机


[0001]本技术属于竹笋剥皮
,具体涉及竹笋削皮机。

技术介绍

[0002]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还具备良好的药用价值,竹笋加工厂将竹笋加工成泡椒竹笋、山笋干等售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对竹笋进行深加工之前,必须将竹笋的皮剥掉。
[0003]对于传统的竹笋削皮机而言,存在一定缺陷,在竹笋的剥皮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防飞溅功能,且壳盖、剥皮辊难以进行拆卸,长时间使用后,堆积大量的杂质,易造成卫生污染的问题,不便于人们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竹笋削皮机,解决了现有的竹笋削皮机不具备良好的防飞溅功能,并解决了传统的剥皮辊难以进行拆除,不能对壳体、剥皮辊进行全面清洗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竹笋削皮机,包括壳体,所述机架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机架之间接触,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机架之间等距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机架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螺纹轴,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表面的驱动轴与螺纹轴之间固定,所述滑槽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滑槽的内壁等距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耐磨板之间接触,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打磨机构。
[0006]本技术的原理在于: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啮合安装的关系下,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剥皮辊进行转动,对竹笋进行剥皮处理,并在收集套的作用下,使得竹笋外皮、剥皮后的竹笋流出壳体,通过拉动卡板向外侧移动,使得卡板带动连接杆沿限位环内壁向外侧滑动,并带动连接环向外侧移动,第一弹簧受力压缩,当第一弹簧不再形变时,卡板脱离卡槽,可拉动壳盖脱离壳体,并使得转动轴脱离第一转动槽,可拉动转动轴带动剥皮辊脱离壳体,可拉动卡杆带动移动环沿通孔内壁向外侧滑动,在固定环的作用下,第二弹簧受力拉伸,最终使得卡杆脱离卡孔,可拉动压环带动凸块脱离限位槽,且压环脱离剥皮辊,从而对剥皮辊进行拆卸,便于人们对壳体、剥皮辊进行全面清洗,避免卫生污染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壳盖的设置,可避免竹笋剥皮过程中的笋皮飞溅问题,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啮合安装的关系下,使得第一齿轮可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剥皮辊对竹笋进行剥皮处理,通过拉动卡板向外侧移动,使
得卡板带动连接杆沿限位环内壁滑动,在连接环的作用下,第一弹簧受力压缩,使得卡板脱离卡槽,可对壳盖进拆卸,便于人们对壳体内部进行清洗,通过拉动转动轴带动剥皮辊脱离第二转动槽,可拉动卡杆向外侧移动,使得卡杆带动移动环沿通孔内壁向外侧滑动,在固定环的作用下,第二弹簧受力拉伸,使得卡杆脱离卡孔,可拉动压环脱离剥皮辊,从而对剥皮辊进行拆卸,便于人们对剥皮辊进行全面清洗。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槽之间接触,所述卡板与壳盖、壳体之间接触,便于在卡板的作用下,可对卡槽进行卡紧限位,使得壳盖处于放置稳定。
[0009]进一步,所述压环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限位槽之间接触,便于在凸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剥皮辊处于稳定。
[0010]进一步,所述卡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移动环之间固定,便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卡杆对卡孔进行卡紧,使得压环对剥皮辊进行压紧。
[0011]进一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剥皮辊之间接触,便于在支撑环的作用下,可对剥皮辊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竹笋削皮机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竹笋削皮机的图1的A处放大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竹笋削皮机的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壳盖2、卡槽3、圆槽4、限位环5、连接杆6、连接环7、第一弹簧8、卡板9、第一转动槽10、第二转动槽11、转动轴12、卡孔13、剥皮辊14、限位槽15、压环16、凸块17、通孔18、固定环19、卡杆20、移动环21、第二弹簧22、第一齿轮23、电动机24、第二齿轮25、支撑环26、收集套27。
[001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竹笋削皮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壳盖2,壳盖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卡槽3,壳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圆槽4,圆槽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5,限位环5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与圆槽4之间接触,连接杆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7,连接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7、限位环5之间固定,连接杆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板9,卡板9与卡槽3之间接触,卡板9与壳盖2、壳体1之间接触,便于在卡板9的作用下,可对卡槽3进行卡紧限位,使得壳盖2处于放置稳定。
[0018]如图1和图3所示,壳盖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0,壳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1,第二转动槽11、第一转动槽10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卡孔13,转动轴12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剥皮辊14,剥皮辊1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5,转动轴1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压环16,压环16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凸块17,凸块17与限位槽15之间接触,便于在凸块17与限位槽15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剥皮辊14处于稳定,
压环16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通孔18,通孔1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9,固定环19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卡杆20,卡杆20与卡孔13之间接触,卡杆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环21,移动环21与通孔18之间接触,卡杆2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19、移动环21之间固定,便于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使得卡杆20对卡孔13进行卡紧,使得压环16对剥皮辊14进行压紧,转动轴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3,壳体1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4,且电动机24的型号为4RK25GN

C,属于现有技术,电动机24的表面通过驱动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25,第二齿轮25与第一齿轮23之间啮合安装,转动轴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环26,支撑环26与剥皮辊14之间接触,便于在支撑环26的作用下,可对剥皮辊14进行支撑,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收集套27,收集套27与剥皮辊14之间接触。
[0019]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电动机24带动第二齿轮25进行转动,在啮合安装的关系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竹笋削皮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圆槽之间接触,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限位环之间固定,所述壳盖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第一转动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卡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剥皮辊,所述剥皮辊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轴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压环,所述压环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孔之间接触,所述卡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沁旭熊猫雷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