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竹笋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剂箱、喷管和旋转筒,调节剂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调节剂箱中填充有Ph值调节剂,旋转筒转动设置在调节剂箱顶部,旋转筒一端位于调节剂箱内部,旋转筒与调节剂箱连通,旋转筒与喷管连通,喷管连通有喷头。本方案通过旋转筒方便调整喷管位置,不必调整整体装置就可改变喷管方向,提高装置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率;若只移动喷管会使喷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弯折损伤,会使喷管的使用寿命较短,本方案还减少了喷管的弯折损伤;同时旋转筒搅拌时可以对调节剂箱中液体进行搅拌,使Ph值调节剂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果更好。从而使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果更好。从而使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竹笋栽培
,具体涉及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竹(学名:Phyllostachys praecox C. D. Chu et C. S. Chao 'Prevernalis')是禾本科,刚竹属早竹的栽培种。竿高可达10米,幼竿深绿色,节暗紫色,老竿绿色、黄绿色或灰绿色;竿节最初为紫褐色,节间并非向分枝的另一侧微膨大,而是向中部微变细。竿环与箨环均中度隆起。箨鞘褐绿色或淡黑褐色,有不规则分散的大小不等的斑点,还有紫色纵条纹;箨片窄带状披针形,外翻,绿色或紫褐色。叶片带状披针形,花枝呈穗状,佛焰苞内生假小穗;外稃背部有短柔毛疏生;内稃疏生短柔毛;笋期在3月开始,4
‑
5月花期。
[0003]雷竹造林地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透气,尤以土层深厚、透气、保水性能良好的乌沙土、沙质壤土为好,普通的红壤、黄壤、黄红壤也适宜栽培,土壤的深度要求达到50厘米以上;Ph值45
‑
70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地下水位以1米以下为宜。雷竹喜湿润,怕积水,喜光怕风,雷竹造林第一般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的东坡和南坡。在对土壤进行Ph调理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将对坡地进行选点综合检测出Ph值,再进行Ph调节剂进行喷洒调节土壤的PH值,喷洒装置一般包括机架、调节剂箱和喷管,喷洒装置在雷竹林内进行转向时容易受到雷竹的影响,不方便调节,最终会影响雷竹生长土壤Ph值调节效率,且雷竹的生长地多为坡地,喷洒装置调节和稳定过程比较麻烦,耗费时间长,会影响雷竹生长土壤Ph值调节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方案提供一种调节效率高的用于调节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剂箱和喷管;还包括旋转筒;所述调节剂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调节剂箱中填充有Ph值调节剂;所述旋转筒转动设置在调节剂箱顶部,旋转筒一端位于调节剂箱内部,旋转筒与调节剂箱连通;所述旋转筒与喷管连通;所述喷管连通有喷头。
[0006]本方案原理:需要对雷竹的土壤进行Ph值进行调节时,打开喷管的喷头,使调节剂箱内的调节剂;然后通过转动旋转筒调节喷管的位置方向,从而调整喷头的位置方向,方便对各个方向的土壤进行喷洒Ph值调节剂。
[0007]本方案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旋转筒方便调整喷管位置,不必调整整体装置就可改变喷管方向,提高装置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率;若只移动喷管会使喷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弯折损伤,会使喷管的使用寿命较短,本方案还减少了喷管的弯折损伤;同时旋转筒搅拌时可以对调节剂箱中液体进行搅拌,使Ph值调节剂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果更好。
[0008]进一步,所述旋转筒与喷管通过伸缩筒连通;所述伸缩筒位于旋转筒的顶部。可以
拉伸伸缩筒,方便调节喷管的高度,方便的坡地的土壤喷洒Ph值调节剂,更快速对土壤Ph值调节。
[0009]进一步,所述旋转筒上设有转动块。方便推动旋转筒转动。
[0010]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设有把手。方便推动装置整体移动。
[0011]进一步,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机架固定连接,支撑柱底部设有滚轮。滚轮方便装置进行移动,竹林一般会有落叶,设置支撑柱减少落叶影响,更方便装置移动。
[0012]进一步,所述旋转筒位于调节剂箱内端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通过旋转筒转动时带动搅拌轴和螺旋叶片转动,从而使Ph值调节剂混合更加均匀,从而使对土壤Ph值的调节效果更好。
[0013]进一步,还包括筒体,筒体竖直固定在机架上,筒体顶部与底部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筒体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活塞顶部设有压杆,活塞底部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底部固定有Ph值传感器;所述活塞底部通过弹簧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筒体内壁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活塞顶部相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清水箱,所述Ph值传感器上固定有混液管,所述调节剂箱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与混液管连通,排液管与混液管连通处设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清水箱连通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连通有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与混液管连通,第一支管与混液箱连通处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支管与混液箱连通处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4]Ph值传感器主要是检测土壤中H
+
的浓度,在初始时移动压杆从而使活塞移动,使活塞脱离第二压力传感器,从而使控制器打开第二电磁阀,使清水从混液管进入到土壤中,使Ph值传感器的探针插入土壤中更加容易,同时使土壤形成悬浊液,方便Ph值传感器进行土壤的Ph值检测。根据Ph值传感器的数值使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打开时间,从而控制混合液中溶液的Ph值,从而方便对土壤进行小范围的精准调控,使雷竹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增加雷竹出笋,增加经济收益。在Ph值传感器被拔出后,活塞恢复原位触碰到第二压力传感器,此时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从而从Ph值传感器进行清洗,防止影响下次Ph值检测。
[0015]采用喷管在投入表面进行喷洒,可以对土壤浅层进行Ph值调节,雷竹扎根较深,雷竹土壤根部处不容易调节,雷竹根部附近由于土壤深度较深,会有部分微生物,微生物会造成土壤的Ph值不同,比如部分位置会富含H
+
,而另外部分H
+
含量较低。雷竹扎根较深,微生物富集会造成土壤中Ph值不相同,根据具体的Ph值控制调节剂和清水量,对雷竹扎根处,对土壤比较深的地方进行Ph值调节,使使雷竹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增加雷竹出笋,增加经济收益。
[0016]进一步,所述Ph值传感器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筒体内壁中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中滑动设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一电磁铁相互吸引,凹槽均匀分布在筒体内壁中;所述第一电磁铁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当第二压力传感器在设置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从而使第一电磁铁吸引凹槽内的第一磁铁,使第一磁铁限制活塞的移动,使Ph值传感器探针停止移动,此
时触碰到了竹笋,停止移动,防止对竹笋造成损伤。雷竹出笋时,竹笋位于土壤中,靠近地面,在进行探测时容易触碰到竹笋,土壤和竹笋外衣反馈的力不相同,竹笋外衣带柔性,竹笋外衣破开需要更大的力,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数值不同,控制第一电磁铁吸引第一磁铁,使探针停止移动,提示操作人员触碰到竹笋,停止踩压。
[0018]进一步,所述筒体上设有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开关位于筒体侧壁中;所述活塞移动时能触碰到第二电磁铁开关;所述第二电磁铁开关位于活塞下方;所述第二电磁铁位于活塞的上方;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二磁铁,第二电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
[0019]初始状态时,第二电磁铁为打开状态,吸引第二磁铁,当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包括机架、调节剂箱和喷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筒;所述调节剂箱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调节剂箱中填充有Ph值调节剂;所述旋转筒转动设置在调节剂箱顶部,旋转筒一端位于调节剂箱内部,旋转筒与调节剂箱连通;所述旋转筒与喷管连通;所述喷管连通有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与喷管通过伸缩筒连通;所述伸缩筒位于旋转筒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上设有转动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机架固定连接,支撑柱底部设有滚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位于调节剂箱内端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控雷竹出笋的土壤Ph值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筒体竖直固定在机架上,筒体顶部与底部均与外界相通;所述筒体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活塞顶部设有压杆,活塞底部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底部固定有Ph值传感器;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沁旭熊猫雷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