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605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短行程千斤顶与钢管之间增加一套可伸缩承压环;操作时,先将可伸缩承压环缩至最薄状态,当短行程千斤顶的伸缩杆通过可伸缩承压环将钢管顶入土体,且短行程千斤顶的伸缩杆完全伸出后,将短行程千斤顶的伸缩杆收缩至初始状态;然后再调整可伸缩承压环的厚度,使可伸缩承压环增加短行程千斤顶一个行程的厚度,重新启动短行程千斤顶,通过可伸缩承压环将钢管进一步顶入土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起重吊装机使用率,现场施工安全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拆卸便捷,方便随时清洗,可多次周转使用,装置整体轻巧可灵活转运至不同施工场地。巧可灵活转运至不同施工场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属于地下管道铺设


技术介绍

[0002]在市政管道铺设的非开挖掘进施工中,通常采用承压环将顶管机主顶油缸的推力比较均匀地分散到顶进管道的管端面上,同时承压环还具有保护管道端面的作用。
[0003]现有的承压环均为固定尺寸承压环。在进行顶管作业时,每顶进一段距离就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承压环,来延长短行程千斤顶的行程。在更换不同规格承压环时,需要起重吊装设备配合,增加了现场机械台班投入,同时频繁吊装作业也会增加安全管理风险。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以实现顶管作业时使用承压环延长短行程千斤顶的行程,从而提高管道铺设作业的效率和降低安全管理风险,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为:该方法是在短行程千斤顶与钢管之间增加一套可伸缩承压环;操作时,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短行程千斤顶(18)与钢管(21)之间增加一套可伸缩承压环(17);操作时,先将可伸缩承压环(17)缩至最薄状态,当短行程千斤顶(18)的伸缩杆(19)通过可伸缩承压环(17)将钢管(21)顶入土体(20),且短行程千斤顶(18)的伸缩杆(19)完全伸出后,将短行程千斤顶(18)的伸缩杆(19)收缩至初始状态;然后再调整可伸缩承压环(17)的厚度,使可伸缩承压环(17)增加厚度并使其顶固在短行程千斤顶(18)与钢管(21)之间,然后重新启动短行程千斤顶(18),这样即可通过可伸缩承压环(17)将钢管(21)进一步顶入土体(2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承压环(17)由前后两块马蹄形钢板框架(1)和位于两块马蹄形钢板框架(1)之间的伸缩调节装置构成;马蹄形钢板框架(1)与钢管(21)和与短行程千斤顶(18)的伸缩杆(19)的接触面均为平面,以防止在顶进钢管(21)时将钢管(21)端面损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增加短行程千斤顶顶管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由一组均布在两块马蹄形钢板框架(1)之间的丝杆(2)构成;其中位于两块马蹄形钢板框架(1)开口处的两个丝杆(2)的中间部位都分别安装有一个链轮(5)和一个手轮(6),在其余丝杆的中间部位均分别安装有两个链轮,相邻丝杆(2)之间的链轮(5)分别通过链条(7)传动连接;丝杆(2)两端设有互为反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恭丁国强王成龙杨超吴桂龙陈明法聂斌黄邦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