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改性M
‑
SSZ
‑
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改性M
‑
SSZ
‑
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子筛膜材料制备与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温室气体CO2,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条件带来严重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捕获CO2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物理化学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低温蒸馏法和膜分离方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已在工业领域使用多年,工艺流程成熟,但填料塔等传统的化学吸收装置在操作时易存在液泛、雾沫夹带等工程技术问题。固体吸附法通过吸附
‑
解吸可逆操作来分离CO2,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但是不适用于大规模的CO2处理,且能耗非常高。膜分离技术由于分离过程不涉及相变,能耗低且分离过程连续、操作简单和易于耦合等优势,在气体分离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烟道气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主要成分是氮气,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烟道气成分复杂,烟道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金属改性M
‑
SSZ
‑
13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过渡金属络合物MC为过渡金属源和结构导向剂在多孔载体上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高性能的M
‑
SSZ
‑
13分子筛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M
‑
SSZ
‑
13分子筛晶种的制备:将水、过渡金属源和络合物混合搅拌2 h后形成过渡金属络合物MC,再加入水、碱源、结构导向剂SDA和硅源,搅拌老化1
‑
24 h,最终所形成的凝胶中各组分的摩尔比为SiO2/Al2O3=10
‑
500,NaOH /SiO2=0.01
‑
0.2,SDA/SiO2=0.1
‑
1.0,SiO2/MC=30
‑
300,H2O/SiO2=20
‑
200;将凝胶倒入含聚四氟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并置于反应温度为100
‑
200 ℃的烘箱中加热处理1
‑
7 天,反应后经洗涤、离心和干燥后得到M
‑
SSZ
‑
13分子筛晶体;(2)M
‑
SSZ
‑
13分子筛晶种层的制备:将步骤(1)中合成的M
‑
SSZ
‑
13晶种均匀涂覆在多孔载体表面,形成高覆盖度的晶种层;(3)M
‑
SSZ
‑
13分子筛膜的制备:膜合成所需凝胶的制备过程和步骤(1)相同,最终用于合成分子筛膜的凝胶中各组分的摩尔比为SiO2/Al2O3=10
‑
500,NaOH/SiO2=0.01
‑
0.2,SDA/SiO2=0.1
‑
1.0,SiO2/MC=30
‑
300,H2O/SiO2=20
‑
200;将该凝胶与步骤(2)所制备的涂覆分子筛晶种层的载体置于装有膜合成凝胶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并置于反应温度为120
‑
200 ℃的烘箱中加热处理1
‑
7 天,反应完全后经清洗、干燥和焙烧后得到M
‑
SSZ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飞,武世杰,何胜男,王宇磊,柳波,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