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及供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泡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及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纳米气泡水具有氧化性、杀菌性等优点,因此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净水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中。微纳米气泡水的制备原理主要是通过压差混合法实现,即在一定压力下将一定量的气体(例如空气)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气、水混合液,再通过膨胀释放压力,使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突然聚合而形成细小微气泡而呈乳白色。
[0003]在一些使用场景下,当所需的微纳米气泡水的流量需求较大时,水在气液混合腔内的停留时间较短,现有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难以保证足够量的气体充分溶解在水中,进而影响后续微纳米气泡水的制备效果。
[0004]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供水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能使气体更充分与液体进行混合,制泡效果好。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其上构造有气液混合腔(11),所述气液混合腔(11)内为预设正压;进水通道(2)和进气通道(3),分别用于自所述气液混合腔(11)上方向所述气液混合腔(11)内通入水和气体;气液混合器(4),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腔(11)内并将所述气液混合腔(11)分割为上混合腔(111)和下混合腔(112),所述气液混合器(4)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上混合腔(111)和所述下混合腔(112)的扰流孔(41),所述气液混合器(4)围设出上端宽下端窄的锥形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上混合腔(111)指向所述下混合腔(112)的方向,所述扰流孔(41)倾斜向上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腔(11)的上方设置有引流口(51),所述引流口(51)用于通入水和气,沿竖直方向,所述气液混合器(4)的上端与所述引流口(51)之间的距离为30cm~50cm。4.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还构造有位于所述气液混合腔(11)上方的进气腔(12),所述进气腔(12)通过设置于所述气液混合腔(11)正上方的引流口(51)与所述气液混合腔(11)连通,所述进气通道(3)与所述进气腔(12)连通,所述进水通道(2)的出口为射流口(24),所述射流口(24)与所述引流口(51)相对设置且与所述引流口(51)之间存在供气体通过的间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所述射流口(24)与所述引流口(51)的距离为
‑
5mm~5m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51)下方设置有引流管(52),所述引流管(52)的长度为所述引流管(52)内径的2~5倍。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2)包括进水段(21)和位于所述进水段(21)下方的加速段(22),所述加速段(22)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进水段(21)的流通面积,所述加速段(22)的出口为所述射流口(24)。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51)的直径大于所述射流口(24)的直径。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2)内设置有缓冲筋(6),所述进气通道(3)的朝向所述进气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戚晶云,陈耀,陈天,柳健,郁明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