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03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它包括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和曝气泵;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多块隔离板;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曝气头;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混合液参数。采用曝气控制方式控制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流速,实现流速调节目的,操作管理方便,进而有效的提高颗粒污泥强度。进而有效的提高颗粒污泥强度。进而有效的提高颗粒污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颗粒污泥是在合适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状生物聚合体,常被看做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颗粒污泥具有沉降性能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微生物丰富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维持颗粒污泥结构和功能稳定性,避免出现颗粒解体、污泥上浮、除污性能下降等问题,仍然有待研究。一般而言,颗粒污泥强度受反应装置运行方式、反应装置高径比、水力剪切力、底物负荷等因素影响,其中,水力剪切力作为颗粒污泥形成的第一驱动力,通过固液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活性污泥分泌EPS,可去除附着于颗粒污泥表面的丝状菌。
[0003]研究证实,过低的水力剪切力会导致丝状菌过度繁殖,只有当表观气速大于 0.012cm/s才能形成颗粒污泥。同时,较高的水力剪切力也会刺激细胞分泌出更多的EPS,促进污泥形成结构密实、外观完整的颗粒。在水力剪切作用下,颗粒表面的疏水性逐渐增强,进一步使颗粒污泥结构稳定性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采用曝气控制方式控制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流速,实现流速调节目的,操作管理方便,进而有效的提高颗粒污泥强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它包括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和曝气泵;
[0006]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多块隔离板;
[0007]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曝气头;
[0008]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设置有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混合液参数。
[0009]所述隔离板呈矩形结构;隔离板均分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空间,且奇数位隔离板底部与反应装置内底端固定相连;偶数位隔离板底高于反应装置内底部2~4cm。
[0010]所述隔离板将反应装置分为4

8个隔间。
[0011]所述曝气头的进气端与曝气泵连接;曝气头设置于反应装置底部。
[0012]所述曝气头设置个数与反应装置隔间数量比为1:2~1:4之间。
[0013]所述监测单元采用溶解氧探头,用于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混合液的溶解氧量。
[0014]所述曝气泵能够通过调节频率控制曝气量大小。
[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基于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的提高
颗粒污泥强度系统及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本系统采用曝气控制方式控制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流速,实现流速调节目的,操作管理方便。
[0017]2、在同等高度反应装置中,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具有较高的高径比。
[0018]3、采用可调频曝气泵控制曝气量,溶解氧电极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溶解氧浓度,以此满足不同生化反应需氧量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上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22]100

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1

曝气泵1;102

曝气头1;103

曝气泵2;104

曝气头2。
[0023]图2为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展开图,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活性污泥流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

2,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它包括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和曝气泵;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多块隔离板;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曝气头;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混合液参数。通过采用上述装置,其采用曝气控制方式控制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部流速,实现流速调节目的,操作管理方便。
[0027]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呈矩形结构;隔离板均分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空间,且奇数位隔离板底部与反应装置内底端固定相连;偶数位隔离板底高于反应装置内底部2~4cm。通过采用上述的隔离板布置方式,保证了污泥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上下反复循环气提反应。
[0028]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将反应装置分为4

8个隔间。通过上述的多个隔离板,能够保证形成多个往复循环。
[0029]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的进气端与曝气泵连接;曝气头设置于反应装置底部。通过上述的曝气泵能够用于给曝气头进行供气。
[0030]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头设置个数与反应装置隔间数量比为1:2~1:4之间。通过次用上述的曝气头和反应装置隔间的比例,能够保证最佳的处理效果。
[0031]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采用溶解氧探头,用于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内混合液的溶解氧量。通过上述的溶解氧探头能够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溶氧量。
[0032]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泵能够通过调节频率控制曝气量大小。通过上述的曝气量大小控制,保证了最佳的反应效果。
[0033]实施例2:
[0034]采用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进行颗粒污泥强度提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将含有颗粒污泥的活性污泥放置于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 100;
[0036]步骤二:开启曝气泵,使内部污泥呈上下循环流态运行;
[0037]步骤三:根据反应装置内部污泥状态,调节曝气泵频率,使内部溶解氧状态适合活性污泥。
[0038]进一步的,污泥浓度设置范围为3000~6000mg/L;
[0039]进一步的,污泥颗粒流速范围为0.04~0.25m/s;
[0040]进一步的,污泥流态呈上下流动,在反应装置内部形成一个循环。
[004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活性污泥中颗粒污泥粒径应大于200μm;
[004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活性污泥内部一般流速为0.04m/s~0.3m/s之间;
[004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溶解氧控制应根据具体的活性污泥反应状态而定,具体取值介于:0.2~3mg/L。
[0044]实施例3:
[0045]本实施例中,设置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为四个隔间,在其中一个隔间安装曝气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和曝气泵;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多块隔离板;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曝气头;所述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设置有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监测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中混合液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颗粒污泥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呈矩形结构;隔离板均分上下流反复循环气提反应装置(100)内部空间,且奇数位隔离板底部与反应装置内底端固定相连;偶数位隔离板底高于反应装置内底部2~4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颗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霖柳蒙蒙淦方茂周小国陈文然高菲丁一凡米荣熙惠二青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