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599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溶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贵金属源、阿魏酸和水混合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贵金属溶胶;其中,所述贵金属源包括金或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该纳米溶胶包括纳米粒子和附着在纳米粒子表面的阿魏酸。以阿魏酸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反应体系为单一水相,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稳定剂,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溶胶
,特别是涉及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银粒子在溶液中形成胶体状态称为纳米银溶胶也称为胶体银,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银纳米晶体因其在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传感、催化、生物医学和抗菌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抗菌活性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已逐渐被广泛使用。
[0003]纳米金粒子,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金。纳米金粒子以其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催化活性等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结构。其在医疗检测、传感分析、环境监测表面增强拉曼等领域的应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4]目前胶体银和胶体金的制备方法最为广泛使用的简单合成方法是还原合成法。然而常用的柠檬酸钠、酒石酸等作为还原剂的纳米粒子化学还原合成法会有一定的化学残留影响纳米粒子的应用范围,因此利用天然生物的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将溶液中的银离子、金离子还原为银单质、金单质,进而生成银纳米粒和金纳米粒的方法更具有优势。
[0005]阿魏酸(Ferulic acid)最初发现于阿魏植物的种子和叶子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酚酸,它在中药阿魏、龙眼根、山鞠穷、川楝子等中的含量丰富。其pH相对稳定,安全无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0006]因此,进一步寻找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的表面为阿魏酸的纳米银粒子及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阿魏酸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得到表面附着阿魏酸的纳米溶胶,该方法可以避免纳米粒子发生团聚,获得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的纳米粒子,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贵金属源、阿魏酸和水混合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贵金属溶胶;
[0011]其中,所述贵金属源包括金或银。
[0012]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12%;
[0013]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08%。
[0014]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体积比为0.1~0.2mg/mL;
[0015]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氯金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4~0.01%。
[0016]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70~21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250~700r/min;
[0017]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0~25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150~700r/min。
[0018]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贵金属源和部分水进行第一混合,得到贵金属水溶液;
[0020]将阿魏酸和剩余水进行第二混合,得到阿魏酸水溶液;
[0021]将所述贵金属水溶液和阿魏酸水溶液进行第三混合,得到所述混合溶液。
[0022]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第三混合在第二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二搅拌的转速为300~700r/min,时间为8~50min;
[0023]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第三混合在第二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二搅拌的转速为200~700r/min,时间为8~30min。
[0024]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体积比为0.1~0.2mg/mL;
[0025]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氯金酸水溶液中氯金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0.5%。
[0026]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阿魏酸水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6%;
[0027]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阿魏酸水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4%。
[0028]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得到所述混合溶液后,还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7~8。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纳米贵金属溶胶,采用如上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纳米贵金属溶胶包括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
[0030]其中,所述纳米银溶胶包括纳米银粒子和附着在纳米银粒子表面的阿魏酸,所述纳米银溶胶中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40~100nm;
[0031]所述所述纳米金溶胶包括纳米金粒子和附着在纳米金粒子表面的阿魏酸,所述纳米金溶胶中纳米金粒子的粒径为20~65nm。
[003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该纳米溶胶包括纳米粒子和附着在纳米粒子表面的阿魏酸。以阿魏酸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反应体系为单一水相,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稳定剂,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0034]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分散性好,粒径
均一,纳米银粒子粒径范围在40~100nm范围内,纳米金粒子粒径范围在20~65nm范围内,同时具有纳米粒子和阿魏酸的双重性能,扩大了纳米银粒子和纳米金粒子的应用范围。
[0035]本专利技术以阿魏酸为还原剂,是一种成本低、简便、环保等优点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阿魏酸在起还原剂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吸附在形成的纳米银粒子表面和纳米金粒子表面,避免纳米粒子发生团聚,以获得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的纳米银粒子和纳米金粒子。本专利技术对于补充和完善纳米金粒子和纳米银粒子合成方法,寻找其他还原试剂和制备方法来制备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金粒子和纳米银粒子,扩展纳米金粒子和纳米银粒子的应用仍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有利于纳米粒子在更广泛的邻域应用。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的实物图;
[0038]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贵金属源、阿魏酸和水混合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贵金属溶胶;其中,所述贵金属源包括金或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12%;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体积比为0.1~0.2mg/mL;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氯金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4~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70~21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250~700r/min;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0~25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150~700r/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包括以下步骤:将贵金属源和部分水进行第一混合,得到贵金属水溶液;将阿魏酸和剩余水进行第二混合,得到阿魏酸水溶液;将所述贵金属水溶液和阿魏酸水溶液进行第三混合,得到所述混合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峰孙少茹徐志华冯丹妮张梦婷张人尹方阿社张铁颖马铭泽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