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开塞成功率的单向阀
[0001]本技术涉及单向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开塞成功率的单向阀。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项目越来越多,为满足承载力需求,桩基设计需增长桩长进入完整性更好的岩层或增大桩侧摩阻力来获得足够的承载力。
[0003]桩基后注浆是指灌注桩成桩后,利用桩身内预留的注浆管路,通过地面压力系统,将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经注浆装置注入桩侧、桩端地层。压力浆液对桩周泥皮、桩端及附近的桩周土体起到填充、渗透、挤密、置换及固结的作用,通过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桩土间边界条件,提高桩的承载力并减少桩基的沉降量。
[0004]现有桩基后注浆预埋的管线仅由注浆管与注浆阀组成,与钢筋笼一起下放进入桩孔内,再按灌注桩工艺流程清孔浇筑。在下放、清孔及浇筑过程中,存在泥浆或浆液从注浆阀进入注浆管,将注浆管堵塞,导致后续注浆阀开塞失败,无法进行后注浆,因此在注浆阀上部的注浆管上急需设计一种单向阀,使液体只能从外界注入、桩孔内的泥浆或混凝土浆液不能从注浆阀流入注浆管内堵住注浆管,从而提高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开塞成功率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呈圆柱形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所述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通过连通孔(4)连接导通,所述第二空腔(3)内活动设置有堵头(5),所述堵头(5)通过弹簧(6)抵接并密闭连通孔(4)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灌注桩后注浆开塞成功率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7)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8),所述第二空腔(3)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10),所述堵头(5)呈圆柱形状,所述堵头(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限位杆(11),两端的所述限位杆(11)分别活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孔(8)和第二限位孔(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灌注桩后注浆开塞成功率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5)、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冯渔民,史纯松,杨开明,周豪,李城,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