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78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筒,反应筒上端连接有用于送入废水的进水管,及用于将反应后的废水向外排出的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配合作业,以使反应筒内反应形成连续反应。反应筒的下端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组循环曝气装置,多组循环曝气装置配合作用,使反应筒内废水和活性污泥组成的泥水混合液形成沿周向间歇或连续循环的循环流,和/或使泥水混合液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沿四周点状曝气的点状曝气混合流,进而使反应筒内形成好氧环境、或缺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地,涉及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生物处理是使废水与微生物混合接触,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等),使不稳定的有机物和无机毒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去除污水中的COD、氮、磷等污染物,污水生化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成本低廉,是大多数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实现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现有技术均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0003]①
空间模式,如A2/O工艺,其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在不同空间内实现,多个反应器串联,构造复杂;需大流量的混合液内回流(200%

400%)和污泥回流(50%

100%),能耗和运行成本高;脱氮和除磷效率难以同步提高;
[0004]②
时间模式,如SBR工艺,在同一个反应器内按时间序批式运行,实现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该技术无法连续进水,控制复杂,仅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废水生化反应场所的反应筒(21),所述反应筒(21)的上端连接有用于送入待反应废水的进水管(22),及用于将反应后的废水向外排出的出水管(23),所述进水管(22)和所述出水管(23)配合作业,以使所述反应筒(21)内反应形成连续反应;所述反应筒(21)的下端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组循环曝气装置,多组所述循环曝气装置配合作用,使所述反应筒(21)内废水和活性污泥组成的泥水混合液形成沿周向间歇或连续循环的循环流,和/或使泥水混合液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沿四周点状曝气的点状曝气混合流,进而使所述反应筒(21)内形成好氧环境、或缺氧

厌氧环境、或同步硝化反硝化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曝气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流动动力的循环泵(24)、用于使泥水混合液沿周向间歇或连续循环流动的循环流组件(25)、用于使泥水混合液与空气混合后向四周点状曝气射流的曝气射流组件(26);所述循环泵(24)位于所述反应筒(21)外,且连接于所述循环流组件(25)中;所述循环流组件(25)的进流端穿过所述反应筒(21)侧壁后伸入所述反应筒(21),其相对的出流端穿过所述反应筒(21)的侧壁后朝中心延伸;所述曝气射流组件(26)的进流端与连接于所述循环泵(24)后的所述循环流组件(25)连通,其相对的出流端穿过所述反应筒(21)的侧壁后朝内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组件(25)包括进流管(251)、连接于所述进流管(251)中的第一开关阀(252)、循环水管(253)、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253)中的第二开关阀(254)、多个第一喷嘴(255);所述进流管(251)位于所述反应筒(21)外,其进水端穿过所述反应筒(21)侧壁后伸入所述反应筒(21)内,其相对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泵(24)的进口;所述循环水管(25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循环泵(24)的出口,其相对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反应筒(21)的侧壁后朝中心延伸,且所述循环水管(253)的出水端端部封闭;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55)位于所述循环水管(253)的同一侧,且沿所述循环水管(25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循环水管(25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253)沿所述反应筒(21)的径向延伸,且所述循环水管(253)位于所述反应筒(21)内的长度为所述反应筒(21)半径的80%~90%;多个所述第一喷嘴(255)沿所述循环水管(25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各所述第一喷嘴(25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虹唐清畅陶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