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43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由痰杯与载玻片座体合为一体的杯体,在痰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在载玻片座体外立面上设置了L型插槽及限位凹槽,当载玻片装于杯体上载玻片座体时,载玻片的一面覆盖在流道孔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用在载玻片座体上设置了具有弹性压圈的载玻片压盖,载玻片压盖扣合在载玻片座体上,通过载玻片压盖的弹性压圈压迫载玻片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流道孔上的O型圈实现痰杯的密封。使用时,将样本投入痰杯内,经离心后,样本通过痰杯的流道孔涂覆到载玻片上,实现样本自动涂片的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涂片过程全封闭操作、样本不泄漏及集菌效果良好的优点。样本不泄漏及集菌效果良好的优点。样本不泄漏及集菌效果良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生物
的检测器械,尤其是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致病性细菌、霉菌、虫卵或细胞等微生物形态学检验,需要科研人员及医学人员人工将样本涂到载玻片上,再进行固定、染色和显微镜下镜检等工作。
[0003]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采用自动化机器取代人工染色和显微镜下镜检工作得以发展,并且机器具有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是,在载玻片上自动涂片的过程还有待解决,现有的自动涂片的过程存在使用复杂、易发生漏液、不易维护的通病,自动涂片过程成为实现自动涂片、染色及阅片整个全过程的瓶颈。
[0004]因为科研院所和医院使用的样本中,大多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因此,保证涂片过程封闭操作和整个涂片过程中不漏液,是保障科研人员及医学人员生物安全的关键。尤其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后,对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投入的时间,避免直接接触高感染性的样本,缩短检测时间及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实现自动涂片愿望也更加迫切。
[0005]为实现涂片自动化,保证涂片过程实现封闭操作、保证样本不泄漏及集菌效果良好,设计一款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是自动涂片过程能够实现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由痰杯与载玻片座体合为一体的杯体,在痰杯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在载玻片座体外立面上设置了L型插槽及限位凹槽,当载玻片装于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L型插槽及底边的限位凹槽之间时,载玻片的一面覆盖在流道孔上;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载玻片座体上设置了具有弹性压圈的载玻片压盖,载玻片压盖扣合在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外立面上,且载玻片压盖与载玻片座体铰接,通过载玻片压盖的弹性压圈压迫载玻片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流道孔上的O型圈实现痰杯密封。
[0007]使用时,将样本投入痰杯内,经稀释、离心后,样本通过痰杯的流道孔涂覆到载玻片上,实现样本自动涂片的过程,本专利技术具有涂片过程全封闭操作、样本不泄漏及集菌效果良好的优点。
[0008]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其特点包括杯体、痰杯旋盖、硅胶垫、载玻片压盖、载玻片、O型圈及扭簧;所述杯体由柱状的痰杯与贴合在柱状外侧的呈矩形状的载玻片座体合为一体;所述痰杯的上口设有外螺纹,痰杯的侧壁上水平设有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流道孔的孔口上设有密封圈槽,载玻片座体外立面的两侧边设有垂直方向的L型插槽、底边设
有水平方向的限位凹槽,载玻片座体上平面的两侧边设有卡扣,载玻片座体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轴座及扭簧限位块;所述载玻片压盖呈矩形壳体状,载玻片压盖上平面的两侧设有卡孔,载玻片压盖的两侧面对称设有铰轴孔,载玻片压盖内侧设有与载玻片座体上密封圈槽位置对应的弹性压圈;所述痰杯旋盖上设有内螺纹,痰杯旋盖的顶面设有圆孔;所述硅胶垫为中部设有凸圆的圆形垫片;所述O型圈设于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密封圈槽内;所述载玻片设于杯体上载玻片座体两侧的L型插槽及底边的限位凹槽内;所述载玻片压盖扣合在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外立面上,且压盖的铰轴孔与载玻片座体的轴座铰接,载玻片压盖的卡孔与载玻片座体的卡扣卡接,载玻片压盖的弹性压圈压迫载玻片及O型圈;所述扭簧为两件,扭簧设于载玻片座体的轴座上,扭簧的一端设于扭簧限位块,另一端与载玻片压盖内侧触及;所述硅胶垫设于痰杯旋盖内,且硅胶垫的凸圆由痰杯旋盖的圆孔向外突出;所述痰杯旋盖扣合在痰杯上,且痰杯旋盖的内螺纹与痰杯上口的外螺纹啮合。
[0009]所述杯体上流道孔的孔口上设有密封圈槽,且密封圈槽位于载玻片座体的外立面上。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由痰杯与载玻片座体合为一体的杯体,在痰杯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载玻片座体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当载玻片装于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L型插槽及底边的限位凹槽之间时,载玻片的一面覆盖在流道孔上;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载玻片座体上设置了具有弹性压圈的载玻片压盖,压盖扣合在杯体上载玻片座体的外立面上,通过压盖的弹性压圈压迫载玻片至痰杯侧壁的流道孔口的O型圈上实现痰杯密封;使用时,将样本投入痰杯内,经稀释、离心后,样本通过痰杯的流道孔涂覆到载玻片上,实现样本自动涂片的过程,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涂片、染色和阅片全过程实现自动流水线检测填补了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配合制片机、染片机和阅片机使用,实现样本涂染阅的一体化。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杯体1、痰杯旋盖2、硅胶垫3、载玻片压盖4、载玻片5、O型圈6及扭簧7;所述杯体1由柱状的痰杯11与贴合在柱状外侧的呈矩形状的载玻片座体12合为一体;所述痰杯11的上口设有外螺纹111,痰杯11的侧壁上水平设有与载玻片座体12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113,流道孔113的孔口上设有密封圈槽114,载玻片座体12外立面的两侧边设有垂直方向的L型插槽121、底边设有水平方向的限位凹槽122,载玻片座体12上平面的两侧边设有卡扣123,载玻片座体12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轴座124及扭簧限位块125;
所述载玻片压盖4呈矩形壳体状,载玻片压盖4上平面的两侧设有卡孔41,载玻片压盖4的两侧面对称设有铰轴孔42,载玻片压盖4内侧设有与载玻片座体12上密封圈槽114位置对应的弹性压圈43;所述痰杯旋盖2上设有内螺纹,痰杯旋盖2的顶面设有圆孔21;所述硅胶垫3为中部设有凸圆31的圆形垫片;所述O型圈6设于杯体1上载玻片座体12的密封圈槽114内;所述载玻片5设于杯体1上载玻片座体12两侧的L型插槽121及底边的限位凹槽122内。
[0013]参阅图1、图2,所述载玻片压盖4扣合在杯体1上载玻片座体12的外立面上,且载玻片压盖4的铰轴孔42与载玻片座体12的轴座124铰接,载玻片压盖4的卡孔41与载玻片座体12的卡扣123卡接,载玻片压盖4的弹性压圈43压迫载玻片5及O型圈6;所述扭簧7为两件,扭簧7设于载玻片座体12的轴座124上,扭簧7的一端设于扭簧限位块125,另一端与载玻片压盖4内侧触及;所述硅胶垫3设于痰杯旋盖2内,且硅胶垫3的凸圆31由痰杯旋盖2的圆孔21向外突出;所述痰杯旋盖2扣合在痰杯11上,且痰杯旋盖2的内螺纹与痰杯11上口的外螺纹111啮合。
[0014]参阅图1、图2,所述杯体1上流道孔113的孔口上设有密封圈槽114,且密封圈槽114位于载玻片座体12的外立面上。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采用由痰杯11与载玻片座体12合为一体的杯体1,在痰杯11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样本涂片的集菌容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杯体(1)、痰杯旋盖(2)、硅胶垫(3)、载玻片压盖(4)、载玻片(5)、O型圈(6)及扭簧(7);所述杯体(1)由柱状的痰杯(11)与贴合在柱状外侧的呈矩形状的载玻片座体(12)合为一体;所述痰杯(11)的上口设有外螺纹(111),痰杯(11)的侧壁上水平设有与载玻片座体(12)外立面贯通的流道孔(113),流道孔(113)的孔口上设有密封圈槽(114),载玻片座体(12)外立面的两侧边设有垂直方向的L型插槽(121)、底边设有水平方向的限位凹槽(122),载玻片座体(12)上平面的两侧边设有卡扣(123),载玻片座体(12)的两侧面对称设有轴座(124)及扭簧限位块(125);所述载玻片压盖(4)呈矩形壳体状,载玻片压盖(4)上平面的两侧设有卡孔(41),载玻片压盖(4)的两侧面对称设有铰轴孔(42),载玻片压盖(4)内侧设有与载玻片座体(12)上密封圈槽(114)位置对应的弹性压圈(43);所述痰杯旋盖(2)上设有内螺纹,痰杯旋盖(2)的顶面设有圆孔(21);所述硅胶垫(3)为中部设有凸圆(31)的圆形垫片;所述O型圈(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吴林李阳兴庄嫄庄泉洁刘洪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澜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