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生物样品的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38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样品的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过滤器的上端口部直径大于注射器注射口直径;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态,过滤管直径大于注射器容腔管外径,注射器容腔管可与过滤管滑动配合;过滤管内壁具有卡槽,过滤器安装在过滤管内,过滤器可在卡槽上部上下自由滑动;卡槽限位过滤器,防止过滤器向下掉落采集管中;采集到的污染样本经过滤管后,直接进入无污染的采集管内,可用于除从尿液样本分离杂质和杂菌之外的应用;减少样本污染,保留检测目的的病原及成分,方便运输到实验室;对污染样本的处理及保存更完善安全;使用该装置可跳过初步离心及过滤杂质步骤,将过滤后的样本直接放置于离心机中离心,便于样品的处理,可大量节省时间与人力。可大量节省时间与人力。可大量节省时间与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样品的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与生物
,涉及一种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和非固定环境中生物样品的采集过滤,移除样本中的一些杂质和杂菌,保留所需成分。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检测及分离培养病原用的生物样本如尿液、污水等,需要将样本灌装收集,再进行运输。
[0003]目前复杂环境下,实验条件匮乏时,对污染样本无处理及保存手段;而现有技术未能实现生物样本完全的密封运输、完全的密封储存,在运输、储存、检测与分离培养样本时,存在样本与外界及相关人员接触机会;一方面,存在样本污染风险,对于一些病原的分离培养或检测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对尿液、污水等样本灌装收集无过滤处理,直接运输样本,如果样本中存在致病性病原体,相关人员被样本中的病原体感染的生物风险会大大增加。
[0004]特别是,迄今为止,样本放置于离心机中离心过滤之前,需要初步离心或过滤杂质,此处理过程繁琐,消耗时间与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样品的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样本灌装收集、运输密封性差,样本放置于离心机中离心过滤之前无过滤,存在人员被样本中的病原体感染生物风险等问题。
[0006]本技术处于无菌状态,包括密封组件、过滤组件、采集组件;密封组件布置在过滤组件上部,采集组件布置在过滤组件下部;
[0007]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样本,包括过滤管、过滤器;过滤器的上端口部直径大于注射器注射口直径;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态,过滤管直径大于注射器容腔管外径,注射器容腔管可与过滤管滑动配合;过滤管内壁具有卡槽,过滤器安装在过滤管内,过滤器可在卡槽上部上下自由滑动;卡槽限位过滤器,防止过滤器向下掉落采集管中。
[0008]过滤器的过滤膜可选0.45μm或0.22μm。
[0009]采集组件用于收集滤液,包括采集管、内胆、内胆固定架;采集管顶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状态;内胆固定架环绕式位于内胆壁外及内胆底部,内胆固定架与内胆安装在采集管内;内胆具有瓶身和细颈部;内胆的细颈部直径大于过滤器的下端口部直径;内胆用于存放收集的样品;过滤器位于最低处时,过滤器下出口插入内胆细颈部,内胆细颈部与过滤器的下出口可拆卸配合连接;
[0010]密封组件用于密封过滤管及采集管口,包括密封盖;密封盖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状态;
[0011]密封盖可与过滤管上端配合可拆卸连接,密封盖还可与采集管顶端配合可拆卸连接。
[0012]过滤时,密封组件呈拆卸非连接状态;采集了待检测样本的注射器与过滤器上端口部直径连接;过滤管下端与采集管配合可拆卸连接;将注射器内待检测样本注入过滤器,样本经过滤器流入采集管。
[0013]过滤后, 移出注射器,密封盖与采集管可拆卸连接,或者,移出注射器、过滤组件,密封盖与过滤管上端配合可拆卸连接,此时经过处理的样本处于密封状态。
[0014]一个优化的方案,密封盖可与过滤管上端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密封盖还可与采集管顶端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过滤时,过滤管下端与采集管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过滤后,密封盖与采集管螺纹可拆卸连接,或者,密封盖与过滤管上端螺纹配合可拆卸连接。
[0015]一个优化的方案,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胶垫,密封胶垫为台锥形,安装在密封盖内。
[0016]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提供应用于在复杂环境中从尿液、污水等样本分离杂质和杂菌的封闭式过滤装置。解决了复杂环境下,实验条件匮乏时,如在户外,采集到的污染样本经过滤管后,直接进入无污染的采集管内,可用于除从尿液样本分离杂质和杂菌之外的应用;减少样本污染,保留检测目的的病原及成分,方便运输到实验室;对污染样本的处理及保存更完善安全;使用该装置可跳过初步离心及过滤杂质步骤,将过滤后的样本直接放置于离心机中离心,便于样品的处理,可大量节省时间与人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拆分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样本保存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密封件 、2第一内螺纹、3密封盖本体、4第一外螺纹、5过滤管本体、6过滤器、7卡槽、8第二内螺纹、9内胆、10第二外螺纹、11内胆固定架、12采集管本体、A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本技术实施例处于无菌状态,包括密封组件、过滤组件、采集组件;密封组件布置在过滤组件上部,采集组件布置在过滤组件下部。
[0024]如图1、图2所示,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样本,包括过滤管5、过滤器6;过滤器6的上端口部直径大于注射器A注射口直径;过滤膜可选0.45μm或0.22μm,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态,过滤管5直径大于注射器14容腔管外径,注射器14容腔管可与过滤管5滑动配合;过滤管上端具有第一外螺纹4,过滤管下端具有第二内螺纹8;过滤管内壁具有卡槽7,过滤器6安装在过滤管5内,过滤器6 可在卡槽7上部上下自由滑动;卡槽7限位过滤器6,防止过滤器6向下掉落采集管12中。采集组件用于收集滤液,包括采集管12、内胆9、内胆固定架11;采集管12顶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状态;采集管12顶端的开口具有第二外螺纹10;内胆固定架11环绕式位于内胆壁外及内胆底部,内胆固定架11与内胆9安装在采集管12内;内胆9具有瓶身和细颈部;内胆的细颈部直径大于过滤器6的下端口部直径;内胆用于存放收集的样品;过
滤器位于最低处时,过滤器下出口插入内胆细颈部,内胆细颈部与过滤器6的下出口可拆卸配合连接。密封组件用于密封过滤管及采集管口,包括密封胶垫1 、密封盖3;密封盖3一端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状态;密封盖具有第一内螺纹2;密封胶垫1为台锥形,安装在密封盖内;密封盖第一内螺纹2可与过滤管上端第一外螺纹4配合可拆卸连接,密封盖第一内螺纹2还可与采集管12顶端第二外螺纹10可拆卸连接。
[0025]如图3所示,过滤时,密封组件呈拆卸非连接状态;采集了待检测样本的注射器14与过滤器6上端口部直径连接;过滤管下端第二内螺纹8与采集管第二外螺纹10配合可拆卸连接;将注射器14内待检测样本注入过滤器6,样本经过滤器6流入采集管12。
[0026]如图1、图2所示,过滤后, 移出注射器14,密封盖第一内螺纹2与采集管12顶端第二外螺纹10可拆卸连接,此时经过处理的样本处于密封状态。
[0027]另一个过滤后状态如图4所示,移出注射器14、过滤组件,密封盖第一内螺纹2与过滤管上端第一外螺纹4配合可拆卸连接,此时经过处理的样本处于密封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样品的组合式采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组件、过滤组件、采集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过滤器;过滤器的上端口部直径大于注射器注射口直径;过滤管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状态,过滤管直径大于注射器容腔管外径,注射器容腔管可与过滤管滑动配合;过滤管内壁具有卡槽,过滤器安装在过滤管内,过滤器可在卡槽上部上下自由滑动;采集组件包括采集管、内胆、内胆固定架;采集管顶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状态;内胆固定架环绕位于内胆壁外及内胆底部,内胆固定架与内胆安装在采集管内;内胆具有瓶身和细颈部;内胆的细颈部直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国刘坤张文龙宋宁丁越吴殿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