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给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41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给氧器,包括引导管及四通管,所述四通管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及第四通口,所述引导管一端插入人体气管,另一端连接第一通口,还包括雾化接口及供氧接口,所述雾化接口设置在第二通口,所述供氧接口设置在第三通口,所述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贯通处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靠近第四通口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混合室靠近第一通口的一侧连接封堵第一通口的储气气囊,所述混合室设置有与所述储气气囊贯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气气囊朝向第一通口一侧设置有单向活瓣,当所述混合室内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向活瓣打开,所述所述雾化接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力调节阀。力调节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切开给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给氧器。

技术介绍

[0002]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疾病患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为了吸痰,保持气道通畅,目前常考虑将患者的颈段气管切开,放入气管插管,但气管切开后,由于咳嗽反射消失或因疼痛而不愿咳嗽,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妨碍肺泡气体交换,使血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需要吸净分泌物,改善了肺泡之气体交换。同时,气管切开后吸入的空气不再经过咽、喉部,减少了呼吸道死腔,改善了肺部气体交换,也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0003]目前的气管切开给氧器为增加氧气的湿度设置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通口连接气管,所述二通口为开口方向朝下的通口,该通口连接雾化杯和供氧机,并在远离一通口的三通口处设置湿化液,并通过湿化液流经至雾化杯,并通过供氧机对雾化杯中持续输入氧气形成气流,配合雾化杯将流入雾化杯内的湿化液进行雾化,增加氧气湿度。但是该方式需要严格把控液体雾化的环境条件,因此其不易把控氧气中湿度,从而对患者造成不适。此外,该方式增加了雾化的过程,使得给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氧湿度适宜且给氧效率高的气管切开给氧器。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切口给氧器,包括引导管及四通管,所述四通管包括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及第四通口,所述引导管一端插入人体气管,另一端连接第一通口,还包括雾化接口及供氧接口,所述雾化接口设置在第二通口,所述供氧接口设置在第三通口,所述第二通口与第三通口贯通处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靠近第四通口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混合室靠近第一通口的一侧连接封堵第一通口的储气气囊,所述混合室设置有与所述储气气囊贯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气气囊朝向第一通口一侧设置有单向活瓣,当所述混合室内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向活瓣打开,所述第二通口与所述雾化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三通口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气气囊与混合室相接的一侧设置有通孔,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穿过通孔一端连接储气气囊,另一端连接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上端部连通第二通口,所述混合室下端部连通第三通口。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弧形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口,所述引流通道另一端通向第三通口,所述引流通道设置成上宽下窄,所述引流通道通向第三通口处的通道口窄于连接第二通口处的通道口。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室内置有加热片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
感器检测混合室内温度低于最低预设值时指令加热片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混合室内温度高于或等于最高预设值时指令加热片停止加热。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清洗接口,所述清洗接口设置在第四通口处,所述清洗接口连接有清洗管道,所述清洗管道贯穿混合室连通至第一通口。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管道与混合室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管靠近人体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设置有若干个细孔。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四通管为透明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第二通口与雾化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在第三通口与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通过调试第二通口及第三通口分别通向混合室内的雾化药液及氧气,从而使得通向人体气管的为氧气为适宜湿度的氧气。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及单向活瓣使给氧器在工作状态时,即当供氧借口连接供氧器,雾化接口连接雾化器时,使得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之间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使得流向混合室内的氧气与雾化药液可充分混合并达到一定气压后再通向第一通口,从而简化了雾化过程提高了给氧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气管给氧器的结构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1

引导管;11

喷头;111

细孔;2

四通管;21

第一通口; 22

第二通口;23

第三通口;24

第四通口;241

清洗管道;3

混合室; 31

第一压力调节阀;32

第二压力调节阀;33

引流通道;34

储气气囊;341

通孔;4

单向活瓣;5

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根据图1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气管切口给氧器,包括任意一种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引导管1及四通管2,所述四通管2包括第一通口21、第二通口22、第三通口23及第四通口24,其中第一通口 21与第四通口24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第二通口22与第三通口23上下两侧相对设置;所述引导管1一端插入至人体气管,另一端连接第一通口21,所述引导管1与第一通口21可通过插接,套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还包括雾化接口及供氧接口,所述雾化接口外接雾化器,所述供氧接口外接供氧器,所述雾化接口设置在第二通口22,所述供氧接口设置在第三通口23,所述第二通口22与第三通口23贯通处设置有混合室3,所述混合室3用于雾化药液与氧气混合所述混合室3靠近第四通口24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混合室3靠近第一通口21的一侧连接封堵第一通口的储气气囊34,所述混合室3设置有与所述储气气囊34贯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气气囊34朝向第一通口 21一侧设置有单向活瓣4,当所述混合室3内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向活瓣4打开,所述第二通口22与所述雾化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31,所述第三通口23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32,所述
第一压力调节阀31及第二压力调节阀32分别用于调节雾化药液及氧气流入混合室内气体压力。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通口22与雾化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31,在第三通口23与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32,通过调试第二通口22及第三通口23分别通向混合室3 内的雾化药液及氧气,从而使得通向人体气管的为氧气为适宜湿度的氧气。此外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及单向活瓣4使给氧器在工作状态时,即当供氧接口连接供氧器,雾化接口连接雾化器时,使得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切开给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管(1)及四通管(2),所述四通管(2)包括第一通口(21)、第二通口(22)、第三通口(23)及第四通口(24),所述引导管(1)一端插入人体气管,另一端连接第一通口(21),还包括雾化接口及供氧接口,所述雾化接口设置在第二通口(22),所述供氧接口设置在第三通口(23),所述第二通口(22)与第三通口(23)贯通处设置有混合室(3),所述混合室(3)靠近第四通口(24)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混合室(3)靠近第一通口(21)的一侧连接封堵第一通口(21)的储气气囊(34),所述混合室(3)设置有与所述储气气囊(34)贯通的进气口,所述储气气囊(34)朝向第一通口(21)一侧设置有单向活瓣(4),当所述混合室(3)内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向活瓣(4)打开,所述第二通口(22)与所述雾化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阀(31),所述第三通口(23)与所述供氧接口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阀(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给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气囊(34)与混合室(3)相接的一侧设置有通孔(341),还包括导管(5),所述导管(5)穿过通孔(341)一端连接储气气囊(34),另一端连接混合室(3),所述混合室(3)上端部连通第二通口(22),所述混合室(3)下端部连通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