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和数据中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39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冷却风道、以及吸附储冷单元。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合围形成内腔。冷却风道穿过内腔。吸附储冷单元包括吸附床、闪蒸室和空冷器,闪蒸室与空冷器连通,且闪蒸室和空冷器均设于内腔中,空冷器位于冷却风道的路径上。多个侧壁至少一个为储冷侧壁,储冷侧壁包括内壁板和外壁板,内壁板与外壁板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与闪蒸室连通,吸附床设于密封空间内。本申请冷却装置的吸附床可以收容于密封空间内,不占据内腔的空间,可以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冷却装置内的组件排布也相对自由。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装配该冷却装置的数据中心。申请还涉及一种装配该冷却装置的数据中心。申请还涉及一种装配该冷却装置的数据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和数据中心


[0001]本申请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冷却装置的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设有热源,特别是集中设置有热源的室内场景,通常需要对热源所在的区域进行散热处理。以数据中心为例,数据中心的机房内排布有多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用于对数据中心进行散热和降温,以保证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能在预设的温度环境中正常运行。
[0003]现有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可以采用风冷换热、机械制冷换热、以及吸附储冷换热等多种换热方式。也存在一些数据中心采用两种或多种散热方式搭配工作的情况。其中,当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中包括吸附储冷换热方式时,因为吸附储冷中需要应用到吸附床,且吸附床的体积通常较大,因此造成制冷系统的体积随之增大,制冷系统内部的组件排布也受到影响。同时,体积过大的制冷系统也不利于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冷却装置和一种数据中心,通过实现冷却装置的小型化,以节约数据中心的整体体积。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冷却风道、以及吸附储冷单元,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合围形成内腔,冷却风道穿过内腔,吸附储冷单元包括吸附床、闪蒸室和空冷器,闪蒸室与空冷器连通,且闪蒸室和空冷器均设于内腔中,空冷器位于冷却风道的路径上,多个侧壁至少一个为储冷侧壁,储冷侧壁包括内壁板和外壁板,内壁板与外壁板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密封空间,密封空间与闪蒸室连通,吸附床设于密封空间内。
[0006]本申请冷却装置通过多个侧壁合围形成内腔,以对冷却风道和吸附储冷单元的闪蒸室、空冷器形成收容。而在壳体的内腔中,通过将空冷器设置于冷却风道的路径上,使得吸附储冷单元得以对冷却风道中流动的空气实现散热。而在壳体的侧壁中,通过设置包括内壁板和外壁板的储冷侧壁,使得吸附储冷单元的吸附床可以收容于密封空间内。由此,吸附储冷单元的吸附床不会占据内腔的空间,冷却装置内的组件排布相对自由。
[0007]同时,吸附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得密封空间内的气压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因此储冷侧壁可以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保证冷却装置的内腔中制冷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壳体的侧壁处设置较厚的隔热部件,本申请冷却装置利用吸附床的工作特性,在不增大储冷侧壁厚度的基础上,也能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省却了在侧壁位置设置隔热部件的必要。由此,冷却装置的整体体积也得以压缩,有利于实现冷却装置的小型化。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附床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翅片,每个散热翅片设有散热腔、以及贯穿散热腔的多个网孔,散热腔内收容有吸附剂,吸附剂透过网孔与密封空间连通,吸附剂用于吸收或脱附密封空间内的水份。
[0009]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散热翅片的散热器收容吸附剂,并通过多个网孔保证吸附剂与密封空间之间的连通,以提供吸附剂定位、和吸收及脱附密封空间水份的效果。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附床还包括循环加热管路,循环加热管路穿过各个散热翅片,用于加热吸附剂。
[0011]在本实现方式中,加热管路可以用于加热吸附剂,以促进吸附剂的脱附效果。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附床还包括循环降温管路,循环降温管路穿过各个散热翅片,用于对吸附剂降温。
[0013]在本实现方式中,吸附剂吸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热量,循环降温管路可以用于对吸附剂进行降温。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循环加热管路与循环降温管路构造为一体结构。
[0015]在本实现方式中,循环加热管路中可以设置同时具备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温控单元,进而使得循环加热管路还具备循环降温管路的功能,进而将循环加热管路和循环制冷管路构造为一体结构,减少吸附床的组件数量,并控制吸附床的整体体积。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散热翅片均沿垂直于外壁板的方向设置,多个散热翅片沿平行于外壁板的方向依次排列。
[0017]在本实现方式中,将散热翅片沿垂直于外壁板的方向设置,并使其沿平行于外壁板的方向排列,可以保证各个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并缩小各个散热翅片的体积。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空间与闪蒸室之间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打开或切断密封空间与闪蒸室之间的连通。
[0019]在本实现方式中,电磁阀的打开时,吸附床可以作用于闪蒸室,并对闪蒸室中的冷媒进行降温。当电磁阀切断时,则可以保证吸附床的储冷功能。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多个侧壁均构造为储冷侧壁。
[0021]在本实现方式中,多个侧壁均构造为储冷侧壁,提升了本申请冷却装置中吸附床的储冷能力,并同时对冷却装置内部形成较好的隔热效果。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外部风道和换热单元,外部风道穿过内腔,外部风道还与冷却风道于内腔中交汇,换热单元设置于外部风道与冷却风道交汇处,用于实现外部风道与冷却风道之间的热交换。
[0023]在本实现方式中,外部风道和换热单元可以对冷却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风冷换热,提升本申请冷却装置的制冷效果。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装置还包括机械制冷单元,机械制冷单元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也设置于冷却风道的路径上。
[0025]在本实现方式中,机械制冷单元可以进一步对冷却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风冷散热,提升本申请冷却装置的制冷效果。
[002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中心,包括机房以及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冷却装置;其中,冷却风道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机房的室内连通。
[0027]在本申请第二方面,因为数据中心的机房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冷却装置统进行散热,因此本申请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也得以提升,并有利于机房内服务器的排布。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各实现方式的展开,数据中心也得以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场景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中吸附储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中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的吸附床中散热翅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中作为冷媒的水在环境压力下的温度变化示意图;
[0035]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的壳体中储冷侧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的壳体中储冷侧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中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冷却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冷却风道、以及吸附储冷单元,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合围形成内腔,所述冷却风道穿过所述内腔,所述吸附储冷单元包括吸附床、闪蒸室和空冷器,所述闪蒸室与所述空冷器连通,且所述闪蒸室和所述空冷器均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空冷器位于所述冷却风道的路径上,所述多个侧壁至少一个为储冷侧壁,所述储冷侧壁包括内壁板和外壁板,所述内壁板与所述外壁板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与所述闪蒸室连通,所述吸附床设于所述密封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翅片,每个所述散热翅片设有散热腔、以及贯穿所述散热腔的多个网孔,所述散热腔内收容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透过所述网孔与所述密封空间连通,所述吸附剂用于吸收或脱附所述密封空间内的水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还包括循环加热管路,所述循环加热管路穿过各个所述散热翅片,用于加热所述吸附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床还包括循环降温管路,所述循环降温管路穿过各个所述散热翅片,用于对所述吸附剂降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辉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