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28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瓶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架体组件,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气瓶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气瓶的顶部设置有损坏的阀门,所述架体组件与所述气瓶之间形成空腔;卸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卸载组件用于对所述阀门进行旋拧,以使所述阀门与所述气瓶逐渐分离;排放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排放组件用于将由所述气瓶泄漏到所述空腔的气体进行排放;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待所述排放组件工作完成后对所述空腔的剩余气体进行抽取。本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阀门损坏的气瓶的处理问题。有效解决阀门损坏的气瓶的处理问题。有效解决阀门损坏的气瓶的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瓶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国家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对各种化工原料需求加大,特别是对一些有毒或腐蚀性气体的需求也在加大,比如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硫等。由于国产阀门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选用相对于国外制作单位有一定的差距,就造成国内的腐蚀性气体钢瓶(即气瓶)的阀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阀门堵塞的问题,或者在使用中阀门损坏,有毒或腐蚀性气体从阀口出不来,不能继续使用。如果剩余气体长时间储存在气瓶内,当气瓶长时间存放且处于未利用状态时,可能会造成气瓶腐蚀,因此有必要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将气瓶放入碱液槽中,轻轻松动阀门底部,使得有毒或腐蚀性气体一点一点的渗漏,以被碱液吸收。然而,这种方法耗费时间长,危险系数大,不可控因素多。例如,碱液槽如果不能继续吸收有毒或腐蚀性气体,则气体会散发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和人员危险。而且,即使处理完气体,由于气瓶长时间浸泡在碱液中,气瓶也不能再次使用,只能报废,这就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
[0004]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阀门损坏的气瓶的处理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包括:
[0007]架体组件,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气瓶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气瓶的顶部设置有损坏的阀门,所述架体组件与所述气瓶之间形成空腔;
[0008]卸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卸载组件用于对所述阀门进行旋拧,以使所述阀门与所述气瓶逐渐分离;
[0009]排放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排放组件用于将由所述气瓶泄漏到所述空腔的气体进行排放;
[0010]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待所述排放组件工作完成后对所述空腔的剩余气体进行抽取。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架体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连接有液压杆,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连接,所述卸载组件、所述排放组件和所述抽气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三架体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第三架体与所述气瓶之间形成空腔;
[0012]通过所述液压杆带动所述第二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密
封件逐渐与所述气瓶的外表面接触。
[00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卸载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旋转轴和卸载工具,所述电机设置于第二架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之间,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架体并伸入所述空腔,所述卸载工具用于与所述阀门配合;
[0014]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卸载工具旋转,以使所述卸载工具对所述阀门进行旋拧。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排放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中;
[0016]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由所述第二架体伸入所述空腔,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外部。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抽气组件包括第二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中;
[0018]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由所述第二架体伸入所述空腔,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外部。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0020]真空度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且位于所述第二架体中,所述真空度表用于测量所述空腔的真空度,所述真空度表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远离所述空腔的一侧;
[0021]压力表,位于所述第二架体中,所述压力表用于测量所述空腔的压力。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0023]置换组件,与所述排放组件交替进行工作,所述置换组件用于向所述空腔充入惰性气体。
[00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置换组件包括第三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中;
[0025]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由所述第二架体伸入所述空腔,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的外部。
[00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架体设置有可视防爆窗口,所述可视防爆窗口用于观察所述阀门。
[00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0028]固定组件,用于对所述气瓶进行固定。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通过设置架体组件、卸载组件、排放组件和抽气组件,架体组件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与气瓶的外表面接触,架体组件与气瓶之间形成空腔,卸载组件用于对气瓶的损坏的阀门进行旋拧,以使阀门与气瓶逐渐分离,排放组件用于将由气瓶泄漏到空腔的气体进行排放,抽气组件用于待排放组件工作完成后对空腔的剩余气体进行抽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密封条件下进行,避免处理人员与有毒或腐蚀性气体接触,这有效的提高了人员安全,而且处理后对气瓶没有损害,气瓶可以再次使用,从而有效解决了阀门损坏的气瓶的处理问题。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

气瓶;
[0034]101

阀门;
[0035]1‑
架体组件;
[0036]11

第一架体;
[0037]12

第二架体;
[0038]13

第三架体;
[0039]131

可视防爆窗口;
[0040]14

密封件;
[0041]15

空腔;
[0042]16

液压杆;
[0043]2‑
卸载组件;
[0044]21

电机;
[0045]22

旋转轴;
[0046]23

卸载工具;
[0047]3‑
排放组件;
[0048]31

第一管路;
[0049]32

第一控制阀;
[0050]4‑
抽气组件;
[0051]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阀门损坏的气瓶进行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组件(1),设置有密封件(14),所述密封件(14)与气瓶(10)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气瓶(10)的顶部设置有损坏的阀门(101),所述架体组件(1)与所述气瓶(10)之间形成空腔(15);卸载组件(2),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1),所述卸载组件(2)用于对所述阀门(101)进行旋拧,以使所述阀门(101)与所述气瓶(10)逐渐分离;排放组件(3),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1),所述排放组件(3)用于将由所述气瓶(10)泄漏到所述空腔(15)的气体进行排放;抽气组件(4),设置于所述架体组件(1),所述抽气组件(4)用于待所述排放组件(3)工作完成后对所述空腔(15)的剩余气体进行抽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组件(1)包括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和第三架体(13),所述第一架体(11)和所述第二架体(12)之间连接有液压杆(16),所述第二架体(12)和所述第三架体(13)连接,所述卸载组件(2)、所述排放组件(3)和所述抽气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三架体(13)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密封件(14),所述第二架体(12)、所述第三架体(13)与所述气瓶(10)之间形成空腔(15);通过所述液压杆(16)带动所述第二架体(12)和所述第三架体(13)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密封件(14)逐渐与所述气瓶(10)的外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21)、旋转轴(22)和卸载工具(23),所述电机(21)设置于第二架体(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架体(11)和所述第二架体(12)之间,所述旋转轴(22)穿设于所述第二架体(12)并伸入所述空腔(15),所述卸载工具(23)用于与所述阀门(101)配合;通过所述电机(21)带动所述旋转轴(22)和所述卸载工具(23)旋转,以使所述卸载工具(23)对所述阀门(101)进行旋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锡冬高天东辛伶王伟邵艳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