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励磁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12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机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一开口和一螺旋形狭缝形成的一导体; 所述的开口由去除穿过形成一磁路的一定子磁极的所述导体的一部分而形成; 形成的所述的螺旋形狭缝沿所述的通口周围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的导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动机,例如起动器电动机的一种励磁线圈。
技术介绍
按常规,在用于起动器的电动机中,以增大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作为减小电动机尺寸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覆盖了一种具有足够绝缘电阻的绝缘膜的直平面导体。如果将此直平面导体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具有四磁极的一励磁装置,则如图5所示,把直平面导体20卷绕在一定子3的一磁极铁心4上,直平面导体20的一端20a通过一接线杆8与绕在相邻磁极上的直平面导体的直平面导体相连,另一端20b则与电刷5相连。在上述常规直平面导体20中,直平面导体绕在磁极铁心4上,这样,在直平面导体20表面上的绝缘膜接触而产生双层的绝缘膜。这需要做导线卷绕工作,而且,虽然直平面导体间的耐压要比定子3和直平面导体20之间的低,但绝缘膜在直平面导体之间变得过分厚,因此,引起了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减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着手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绕在一磁极铁心上而能大大增加线圈占空系的励磁线圈。专利技术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一种励磁线圈,其特征为它具有一通过去除一个导体的一部分形成的并穿过可提供一磁路的一定子的一磁极铁心的开口和具有一个由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导体并在开口周围形成的螺旋形狭缝。按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去除导体的一部分形成的开口和螺旋形狭缝,能轻而获得所需的卷绕的励磁线圈,而励磁线圈不必绕在磁极铁心上。由于狭缝的宽度可设置得较小,而不必制作得过分宽,因而可大大改善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此外,在螺旋形狭缝的一部分中,或沿着整条狭缝再放置一种绝缘材料。因此,即使狭缝的厚度减小到最小,狭缝中的绝缘材料亦可防止线圈之间的短路,而且线圈占空隙系数得到进一步的改进。还有,如果由形成一导体的多个开口和螺旋形狭缝而整体地形成多个励磁线圈,就能同时形成多个磁极的励磁线圈。结果,不需要连接励磁线圈的接线杆的间隙,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能得到改进,而且能减小所需部分的数目。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励磁线圈的顶视图;图2是侧视图,显示在一励磁装置上的图1中线圈的位置;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励磁线圈的顶视图;图4是显示装在一励磁装置上的图3中线圈的位置的侧视图;图5是一种常规励磁线圈的顶视图;图6是的显示装在励磁装置上的图5中常规线圈的位置侧视图; 图7是结合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减速齿轮型起动器的局部侧视图;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形式现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阐释本专利技术。图1显示在一电动机定子上之前的励磁线圈2的顶视图。励磁线圈2由一导体1(例如薄铜板)组成,一矩形开口1处于这导体1之中,一个起着定子的磁极功能的磁极铁心穿过该开口,不过在图1中并没示出此磁极铁心,数字12是指一螺旋形狭缝,它以加工以封盖导体1开口11的外周,并在厚度方向上穿过以连接导体1和开口11的外周。因为导体1被此狭缝12分开,由此形成个宽度L4的励磁线圈2。狭缝12能通过机械加工、电弧加工、激光束或液压加工制作。如图2所示,在狭缝12加2后,励磁线圈2沿着作为励磁线圈一部分的定子3内周表面31的弧形被弯曲和成形,然后使用环氧树脂来绝缘励磁线圈2的外表面。然后,将励磁线圈2置于定子3的内表面31上,并与磁极铁心4的一上端41衔接,励磁线圈2的底部由一磁极钩42插入,并予以固定。与此同时,狭缝12的宽度L2,要设置得使在将励磁线圈2装到定子3上之后,励磁线圈的导线不会互相接触而短路。而励磁线圈的弧长L1则要设置使其与一磁极铁心的长度相等,而横向长度L3与未显示的电动机电枢铁心的轴向长度大致相等。作为绝缘励磁线圈2的方法,可将用来绝缘线圈导线的绝缘材料插入到狭缝12中(如插入绝缘纸,使用或浇注树脂),或者在狭缝12在导体1中加工后,可将绝缘材料(如粉末)撒置在包括导体1的狭缝12的整个表面上。假使这样的话,可由插入到该狭缝中的绝缘材料来确定狭缝12的宽度L2。采用以上步骤,因为可通过在导体1上加工、形成狭缝12能方便地获得带有所需圈数的励磁线圈2而置放绝缘材料的狭缝12的宽度L2又可根据励磁线圈的导线之间的耐压随意设定,所以可避免使用过多的绝缘材料,从而励磁线圈2的占空系数将大大地改进。而且,励磁线圈2的导线宽度L4能由狭缝12随意设置,使得通过的电流密度不致过高。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的在外周具有绝缘的常规直平面导体20中,当膜绕在定子3的磁极铁心4上时,膜可能会脱落而造成短路。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励磁线圈2不需卷绕,这样,绝缘材料在卷绕过程中,将不会脱落。以上解释已很清楚,通过安置由切除导体形成的开口和螺旋形狭缝,能方便地获得所需卷绕的励磁线圈,而且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能得到极大的改进。因而,在制造那种具有相当少的线匝而大的导体截面的电机方面,诸如制造需在短时间内有大的额定电流的起动器电机方面,上述方案对电动机的制造和使用性能方面以效果是明显的,为进一步减小起动器的尺寸,本专利技术通过配装如图7所示的减速齿轮机构,对缩小电动机的体积,起了很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将在下面予以解释。图3显示了一导体1形成和并通过设置一套狭缝12形成的用于两个磁极的励磁线圈2。图4示出了对具有如图3所示的用于具有四个磁极的励磁装置的定子的励磁线圈2的实例。换言之,两个导体1分别设置在定子3有内表面31中,与磁极铁心4的上端相连接,并以磁极构42插入导体1的底部,固定于内表层31。由一导体形成的两个励磁线圈2的一端2a连接于定子3,其另一端2b连接于一电刷5。由其他导体形成的两个励磁线圈2的一端连接于一导线7,其另一端连接于电刷6。因此,通过采用图3、图4所示的结构,能由一导体1形成两磁极的励磁线圈2,并且不再需要连接如图6所示的励磁线圈2的接线杆8。这就可以有效使用空间,设置于形成励磁装置一部分的定子3中的励磁线圈2的占空系数能得到进一步改进,此外,采用这种励磁线圈2的电动机的尺寸也能得到明显的减小。在以上实施例中,虽然每件导体1在定子3的内表面方向上安置,但多件导体1能在按定子3的内表面方向上重叠。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虽然形成的励磁线圈2依循狭缝加工后的定子3内表面31的弧形,但狭缝的加也能在成形之后。假如这样的话,狭缝宽度L2能做得更窄,而线圈占空系数也能昨大大地改进。实用性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不需要把励磁线圈卷在磁极上,它特适用于配置在起动器中的励磁装置。权利要求1. 电动机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开口和一螺旋形狭缝形成的一导体;所述的开口由去除穿过形成一磁路的一定子磁极的所述导体的一部分而形成;形成的所述的螺旋形狭缝沿所述的通口周围在厚度方向上穿过所述的导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旋形狭缝中局部地或沿整个长度,提供一绝缘材料。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体中的多个位置形成所述的开口和所述的螺旋形狭缝,以便整体地形成多个励磁线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励磁线圈,它不需要在一定子的一磁极上卷绕一励磁线圈,并改进了励磁线圈的占空系数。在导体1的一部分上,形成一开口11,穿过设置于一定子3中的磁极4,而且形成一螺旋形狭缝12,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导体1,并连接于导体1和开口11的外周。必要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光广新美正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