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01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包括上盖、旋转件、螺牙件和锁合件,螺牙件与上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旋转件与锁合件安装在上盖的另一侧,且旋转件的一端套设在锁合件上,另一端设有限位钩,锁合件的一端安装在上盖上,另一端限制旋转件的转动,螺牙件上具有与限位钩相对应的卡块。锁合件包括盖片和锁片,旋转件上设有卡槽,锁片上具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锁片相对盖片移动时,卡扣卡接在卡槽内,限制旋转件转动,该容器盖必须先解锁后开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合件的卡扣与旋转件的卡槽相配合的设计决定旋转件能否旋转,解决了容器盖在闭合状态下因误碰旋转件容易打开的问题。闭合状态下因误碰旋转件容易打开的问题。闭合状态下因误碰旋转件容易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手开盖的容器盖


[0001]本技术涉及水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手开盖的容器盖。

技术介绍

[0002]水杯是一种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用来喝茶、喝酒、喝饮料等,市面的水杯种类各式各样,通常采用塑料、陶瓷、不锈钢等材料制成。杯子多呈圆柱体,内部中空,用于盛装液体。水杯的种类有很多,如马克杯、保温杯、一次性水杯等。
[0003]为了解决杯中液体洒出的问题,部分水杯设有杯盖,且杯盖通常与杯体呈螺纹连接或卡扣配合,打开杯盖时需要旋拧或外拔杯盖,单手无法操作。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逐渐出现了按压式开合的水杯,此种水杯的按键普遍设置在螺牙件上,会使螺牙件上产生突起,在打开杯盖喝水时下巴容易顶到按键,饮水舒适感较差。
[0004]为了提高饮水的舒适度,将杯盖的按压结构改成旋转结构。该旋转结构的一端与杯盖的上盖活动连接,另一端具有卡钩,此外在螺牙件上有与卡钩相对应的卡块,盖上杯盖时,旋转结构转动,卡钩会勾住卡块;打开杯盖时,在旋转结构上施加一个力,此时旋转结构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卡钩与卡块脱离,杯盖自动弹开。该旋转结构外凸较小,改善了饮水的舒适度。但是,此种旋转结构稳定性较差,当盖上盖子的水杯放入包中可能会误碰旋转结构导致杯盖打开,液体洒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单手开盖的容器盖。
[0006]一种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包括上盖、螺牙件、旋转件、和锁合件,所述螺牙件与所述上盖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锁合件与旋转件安装在上盖的另一侧,且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锁合件上,所述锁合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上盖上,另一端限制所述旋转件外移,所述旋转件的另一端具有限位钩,所述螺牙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钩相匹配的卡块;所述锁合件包括盖片和锁片,所述旋转件设有卡槽,所述锁片具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扣,在所述锁片相对所述盖片移动时,所述卡扣伸入所述卡槽,且限制所述旋转件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盖通过铰接件和设置在铰接件上的第一扭簧与所述螺牙件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圆柱体和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圆柱体的外部,所述卡环外圈设有卡筋槽,所述圆柱体与卡环内部形成扭簧槽,所述扭簧槽内安装有第二扭簧,所述旋转件通过第二扭簧安装在所述上盖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朝向上盖的一端开设有限位空间缺口,转动时,限位空间缺口越过卡块使得所述旋转件卡接在卡块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上远离限位钩的一端设有通口,所述锁合件贯穿安装在通口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口内壁靠近容纳槽的一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锁
合件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台阶上远离所述上盖的一面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片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和卡筋,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与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所述卡筋内缘远离盖片的一端具有凸起,凸起卡接在卡筋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片上设有开口,第二扭簧的扭力臂穿过开口,并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旋转件连接。
[0014]上述单手开盖的容器盖,采用了旋转件的同时结合锁合件,在饮水时,先将锁片移动使得锁片的卡扣脱离旋转件上的卡槽,此时旋转件不受卡扣的限制,容器盖呈解锁状态,转动旋转件,上盖自动打开。关闭上盖时,对上盖施加一个压力,使得限位钩抵接在卡块的底部,将锁片相对盖片移动,使得卡扣伸入旋转件的卡槽内,旋转件受到卡扣的限制无法移动,容器盖呈闭锁状态,该容器盖必须先解锁后开盖,避免了将水杯放入包中因误碰旋转件打开上盖的风险。因此该容器盖在不影响饮水舒适度的情况下增加了稳定性,结构简单且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容器盖的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6]图2为容器盖旋转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容器盖结构组成图侧面示意图;
[0018]图4为容器盖旋转件与盖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容器盖解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容器盖闭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瓶体;200、螺牙件;210、卡块;300、上盖;310、容纳槽;311、圆柱体;312、卡环;313、卡筋槽;314、扭簧槽;400、旋转件;410、限位钩;420、卡槽;430、通口;440、第一限位台阶;500、锁合件;510、盖片;511、第二限位台阶;512、卡筋;513、开口;520、锁片;521、卡扣;600、第一扭簧;700、第二扭簧;800、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包括螺牙件200、上盖300、旋转件400和锁合件500,上盖300的一侧与螺牙件200铰接,旋转件400与锁合件500安装在上盖300的另一侧,且旋转件400的一端套设在锁合件500上,锁合件500的一端安装在上盖300上,另一端限制旋转件400外移,旋转件400的另一端具有限位钩410,且螺牙件200上设有与限位钩410相匹配的卡块210。
[0024]如图3至图5所示,螺牙件200安装在瓶体100上,上盖300通过铰接件800和设置在铰接件800上的第一扭簧600与螺牙件200转动连接,第一扭簧600用于对铰接件800进行复位;卡块210上设有与限位钩410相应的倾斜形状,限位钩410能够抵接在卡块210的底部。
[0025]上盖300上设有容纳槽310,容纳槽310内设有圆柱体311和卡环312,卡环312位于圆柱体311的外部,卡环312外圈设有卡筋槽313,圆柱体311与卡环312内部形成扭簧槽314,扭簧槽314内安装有第二扭簧700,旋转件400通过第二扭簧700安装在上盖300上,第二扭簧700让旋转件400始终保持在一定的位置。
[0026]旋转件400朝向上盖300的一端开设有限位空间缺口,转动时,限位空间缺口越过卡块210使得旋转件400卡接在卡块210上,旋转件400上远离限位钩410的一端设有通口430,通口430内壁靠近容纳槽310的一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台阶440,锁合件500贯穿安装在通口430内,且锁合件500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台阶440上远离上盖300的一面贴合。
[0027]锁合件500包括盖片510和锁片520,盖片510上设有与锁片520相匹配的凹槽,锁片520通过凹槽活动安装在盖片510上,盖片510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511和卡筋512,第二限位台阶511与第一限位台阶440相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包括螺牙件(200)、上盖(300)、旋转件(400)和锁合件(500),所述螺牙件(200)与所述上盖(300)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锁合件(500)与旋转件(400)安装在所述上盖(300)的另一侧,且所述旋转件(40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锁合件(500)上,所述锁合件(50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上盖(300)上,另一端限制所述旋转件(400)外移,所述旋转件(400)的另一端具有限位钩(410),所述螺牙件(200)上具有与所述限位钩(410)相匹配的卡块(210);所述锁合件(500)包括盖片(510)与锁片(520),所述旋转件(400)设有卡槽(420),所述锁片(520)具有与所述卡槽(420)相对应的卡扣(521),在所述锁片(520)相对所述盖片(510)移动时,所述卡扣(521)伸入所述卡槽(420),且限制所述旋转件(400)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0)通过铰接件(800)和设置在铰接件(800)上的第一扭簧(600)与所述螺牙件(200)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手开盖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00)上设有容纳槽(310),所述容纳槽(310)内设有圆柱体(311)和卡环(312),所述卡环(312)位于所述圆柱体(311)的外部,所述卡环(312)外圈设有卡筋槽(313),所述圆柱体(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亚静王海林于汉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榛硕家居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