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55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包括框架一,框架一前后内壁的右端均开设有板槽,板槽内设置有框架二,框架二的后端与板槽的后端铰接,框架一和框架二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防滑架,框架一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贯穿有方槽,框架一的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两个挡片即可使得挡片脱离框架一,此时框架二可以进行转动,框架二的活动端接地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框架二当作踏板进行走动,便于操作人员登上框架一上方,通过向上拉动圆板,使得方杆向上移动,此时方杆的下端脱离通槽,此时外杆失去方杆的限制可以进行转动,将内杆收入外杆内,通过螺杆与位于外杆下端的螺纹槽螺纹套接。纹槽螺纹套接。纹槽螺纹套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结构,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用支架对高出的墙面和墙顶进行施工作业;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建筑工程用支架,公开号:CN210920779U,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及放置,同时,可以随意转动的优点;
[0004]但是常见的建筑支架操作人员登上支架需要借助攀爬架,不方便,因此提出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包括框架一,所述框架一前后内壁的右端均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内设置有框架二,所述框架二的后端与板槽的后端铰接,所述框架一和框架二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防滑架,所述框架一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贯穿有方槽,所述框架一的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片,每对所述连接片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包括框架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一(1)前后内壁的右端均开设有板槽(4),所述板槽(4)内设置有框架二(21),所述框架二(21)的后端与板槽(4)的后端铰接,所述框架一(1)和框架二(21)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的防滑架(5);所述框架一(1)的上表面四角处均贯穿有方槽(13),所述框架一(1)的底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片(14),每对所述连接片(14)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位于左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与位于右端的两个支撑机构左右对称,位于右前端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外杆(2)和内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方槽(13)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竖槽(15),每个所述方槽(13)内均活动设置有方杆(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方杆(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12),所述卡块(12)活动设置在竖槽(15)内,所述方杆(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板(10)。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协天津科学技术应用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