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38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表面制备P(V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介入导管广泛应用于介入治疗,作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主要器械,血管内介入导管具有优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通过介入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治疗,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能够有效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并且在体内能够软化,广泛用于介入导管。然而由于聚氨酯导管抗凝血性质不足,导管作为外来物质置入血液后会触发凝血反应,产生凝血,进而形成血栓,引起组织损伤、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需要对聚氨酯导管进行表面改性,提高抗凝血性。另一方面,提高介入导管表面的亲水性可以在置管时易于送管,减少对血管壁、血细胞等组织的损伤,避免由表面较硬的介入导管在血管中运动时由机械剪切所诱导的凝血。
[0003]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活性,可以显著地抑制血栓的形成,广泛应用于抗血栓形成和抗凝血药物。但是,肝素的唯一来源是动物组织、生产成本高、化学合成困难,因此模拟肝素被用来研究替代肝素。专利201911199209.4公开的抗凝血涂层制备方法是将肝素钠与聚氨酯接枝反应后与抗菌成分物理共混,涂于导管表面,由于肝素钠与聚氨酯接枝率低,抗凝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肝素中发现的独有磺酸序列是其抗凝血活性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聚合物中有硫酸根或磺酸根基团的存在,可以诱导抗凝血特性。磺酸化肝素模拟聚合物通常依赖于聚合物侧链上的磺酸盐基团的负电荷,因为它们具有肝素模拟性质进而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活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表面组建交联结构,改善亲水性同时引入磺酸基团,制备出具有亲水抗凝效果的聚氨酯导管。
[0004]目前,由于血栓在聚氨酯导管应用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提高聚氨酯导管的抗凝性能依然是目前临床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表面制备交联结构,有效将导管和涂层相结合的同时引入亲水聚合物,进而在亲水表面进行抗凝改性,制备了具有亲水抗凝效果的涂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提高聚氨酯介入导管亲水抗凝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下技提供术方案:1.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待用;(2)取m份醋酸乙烯酯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后加入n份丙烯酸单体,再加入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搅拌均匀,将步骤(1)聚氨酯导管在其中浸泡后取出反应,得到表面为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的聚氨酯导管P(VAc

AA )@PU,甲醇洗涤残留单体及溶剂
后后真空干燥待用;(3)分别取NaHCO3和牛磺酸置于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磁力搅拌下溶解,将步骤(2)所得表面为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在牛磺酸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反应,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室温干燥,得到表面含有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磺酸盐涂层的聚氨酯导管;优选的,步骤(1)导管烘干温度为40

70℃,烘干时间20

30min;优选的,步骤(2)所述加入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摩尔比 为100:(3~7);优选的,步骤(2)所述导管在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反应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

2min;优选的,步骤(2)所述导管表面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溶液反应温度为60

80℃,反应时间为3

6h;优选的,步骤(2)所述带有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真空干燥温度为20

30℃,干燥时间为30

40min;优选的,步骤(3)所述带有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在牛磺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

2min;优选的,步骤(3)所述带有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表面与牛磺酸溶液反应温度为0

5℃,反应时间为20

60min;优选的,带有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重复3次步骤(3),得到具有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磺酸涂层的聚氨酯导管。
[0007]反应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表面制备P(VAc

AA )交联结构,引入亲水聚合物的同时提高涂层在导管表面附着力,进而通过在P(VAc

AA )亲水表面接枝牛磺酸进行抗凝改性,制备了具有亲水抗凝效果的涂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比较例1(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60℃烘干30min;(2)取100份醋酸乙烯酯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后加入3份丙烯酸单体,再加入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搅拌均匀,将步骤(1)聚氨酯导管在其中浸泡2min后取出,在70℃下反应4h,得到表面为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的聚氨酯导管P(VAc

AA )@PU,用甲
醇洗涤残留单体及溶剂后,30℃条件下真空干燥40min待用。
[0009]比较例2(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60℃烘干30min;(3)分别取NaHCO3和牛磺酸置于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磁力搅拌下溶解,将步骤(1)所得聚氨酯导管在牛磺酸溶液中浸泡2mim后取出,4℃条件下反应40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室温干燥。
[0010]实施实例1(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60℃烘干30min;(2)取100份醋酸乙烯酯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后加入7份丙烯酸单体,再加入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搅拌均匀,将步骤(1)聚氨酯导管在其中浸泡2min后取出,在80℃下反应6h,得到表面为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的聚氨酯导管P(VAc

AA )@PU,用甲醇洗涤残留单体及溶剂后,30℃条件下真空干燥40min待用;(3)分别取NaHCO3和牛磺酸置于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磁力搅拌下溶解,将步骤(2)所得表面为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在牛磺酸溶液中浸泡2mim后取出,5℃条件下反应60min,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室温干燥,得到表面含有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磺酸盐涂层的聚氨酯导管。重复操作3次步骤(3),得到具有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磺酸涂层的聚氨酯导管。
[0011]实施实例2(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60℃烘干30min;(2)取100份醋酸乙烯酯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后加入1份丙烯酸单体,再加入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搅拌均匀,将步骤(1)聚氨酯导管在其中浸泡2min后取出,在60℃下反应3h,得到表面为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聚氨酯导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待用;(2)取m份醋酸乙烯酯于圆底烧瓶,加入甲醇磁力搅拌溶解后加入n份丙烯酸单体,再加入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搅拌均匀,将步骤(1)聚氨酯导管在其中浸泡后取出反应,得到表面为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的聚氨酯导管P(VAc

AA )@PU,甲醇洗涤残留单体及溶剂后后真空干燥待用;(3)分别取NaHCO3和牛磺酸置于圆底烧瓶,加入去离子水,磁力搅拌下溶解,将步骤(2)所得表面为P(VAc

AA )涂层的聚氨酯导管在牛磺酸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反应,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室温干燥,得到表面含有聚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磺酸盐涂层的聚氨酯导管。2.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1)烘干温度为40

70℃,烘干时间20

30min。3.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2)所述加入醋酸甲酯与丙烯酸摩尔比为100:(3~7)。4.一种具有亲水抗凝表面聚氨酯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2)所述导管在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反应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韩真真袁坤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