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3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换流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包括双斜面板,所述双斜面板的底部用于与换流站设备接触,所述双斜面板的顶部开设有球面槽,所述双斜面板的两个斜面上设置有储液组件;多个热导丝,圆周分布在所述球面槽的内壁,多个所述热导丝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双斜面板并与所述换流站设备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通过多个热导丝和导热罩配合,使得换流站设备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热坠升液球,在换流站设备温度达到阈值时,热量使得液体填料沿着两个预裂槽流出至对应的储液组件上,以实现了提示工作人员的目的,进而能够延长工作人员的维护时间,降低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换流站
,具体地涉及一种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流站是指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为了完成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转换,并达到电力系统对于安全稳定及电能质量的要求而建立的站点。
[0003]换流站中应包括的主要设备或设施有: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交流开关设备、交流滤波器及交流无功补偿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直流滤波器、控制与保护装置、站外接地极以及远程通信系统等。
[0004]在实际运行中,运维监管系统需要对换流站中方方面面进行监管,以保证换流站众多的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由于监管范围过大,导致对个设备的一些小问题难以及时进行预警,例如各设备发生过热现象时,一般都是在温度超过安全线,才会进行预警,然而当温度升高到该种情况时,工作人员人工维护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安全隐患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换流站中的设备发出过热预警后,工作人员剩余的维护时间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该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具有提前预警换流站中的设备即将过热的功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包括:
[0007]双斜面板,所述双斜面板的底部用于与换流站设备接触,所述双斜面板的顶部开设有球面槽,所述双斜面板的两个斜面上设置有储液组件;
[0008]多个热导丝,圆周分布在所述球面槽的内壁,多个所述热导丝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双斜面板并与所述换流站设备接触;
[0009]热坠升液球,设置在所述球面槽的内部,所述热坠升液球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填料,所述热坠升液球分别朝向两个所述储液组件的两侧均开设有预裂槽;
[0010]导热罩,套设在所述热坠升液球的外侧,所述导热罩的底部与多个所述热导丝的另一端接触;所述导热罩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预裂槽对应的两个开口,所述导热罩与所述热坠升液球配合以使得所述液体填料沿着两个所述预裂槽流出。
[0011]可选地,所述热坠升液球包括:
[0012]外球壳;
[0013]热变层,所述热变层浇筑在所述外球壳的内顶端;
[0014]多个升液球,多个所述升液球固定镶嵌在所述热变层的内部;
[0015]储液球,设置在所述外球壳的内部,所述液体填料设置在所述储液球的内部。
[0016]可选地,所述升液球为硬质实心结构,所述热变层的材料为热熔材料。
[0017]可选地,所述储液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外球壳的半径,且所述液体填料的量不超过外球壳容积的一半。
[0018]可选地,所述储液组件包括:
[0019]斜槽,开设在所述双斜面板的斜面上;所述斜槽的一端延伸至对应所述预裂槽的下方;
[0020]储液盒,设置在所述斜槽的内部,所述储液盒的开口一端朝向所述热坠升液球。
[0021]可选地,所述储液盒为透明材质。
[0022]可选地,所述液体填料为有色液体。
[0023]可选地,所述外球壳位于两个所述预裂槽上方的部分为弹性结构。
[0024]可选地,所述储液球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通过多个热导丝和导热罩配合,使得换流站设备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热坠升液球,在换流站设备温度达到阈值时,热量使得液体填料沿着两个预裂槽流出至对应的储液组件上,以实现了提示工作人员的目的,进而能够延长工作人员的维护时间,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的爆炸图;
[002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中热坠升液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中储液球炸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中热导丝与导热罩的连接示意图;
[0031]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导热罩
ꢀꢀꢀꢀꢀꢀꢀꢀꢀꢀꢀꢀꢀꢀꢀꢀꢀꢀꢀ
2、热坠升液球
[0034]3、热导丝
ꢀꢀꢀꢀꢀꢀꢀꢀꢀꢀꢀꢀꢀꢀꢀꢀꢀꢀꢀ
4、双斜面板
[0035]5、斜槽
ꢀꢀꢀꢀꢀꢀꢀꢀꢀꢀꢀꢀꢀꢀꢀꢀꢀꢀꢀꢀꢀ
6、储液盒
[0036]7、球面槽
ꢀꢀꢀꢀꢀꢀꢀꢀꢀꢀꢀꢀꢀꢀꢀꢀꢀꢀꢀ
8、储液球
[0037]9、热变层
ꢀꢀꢀꢀꢀꢀꢀꢀꢀꢀꢀꢀꢀꢀꢀꢀꢀꢀꢀ
10、升液球
[0038]11、开口
ꢀꢀꢀꢀꢀꢀꢀꢀꢀꢀꢀꢀꢀꢀꢀꢀꢀꢀꢀꢀ
12、预裂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4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的爆
炸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中热坠升液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中热导丝与导热罩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在图1、图2、图3、图5和图6中,该辅助装置可以包括双斜面板4、多个热导丝3、热坠升液球2以及导热罩1。具体地,该双斜面板4还可以包括球面槽7以及储液组件;该热坠升液球2还可以包括两个预裂槽12以及液体填料;该导热罩1还可以包括两个开口11。
[0041]双斜面板4的底部用于与换流站设备接触,双斜面板4的顶部开设有球面槽7,双斜面板4的两个斜面上设置有储液组件;多个热导丝3圆周分布在球面槽7的内壁,多个热导丝3的一端均穿过双斜面板4并与换流站设备接触;热坠升液球2设置在球面槽7的内部,热坠升液球2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填料,热坠升液球2分别朝向两个储液组件的两侧均开设有预裂槽12;导热罩1套设在热坠升液球2的外侧,导热罩1的底部与多个热导丝3的另一端接触;导热罩1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预裂槽12对应的两个开口11,导热罩1与热坠升液球2配合以使得液体填料沿着两个预裂槽12流出。
[0042]在需要对数字化换流站的设备温度进行监测时,将双斜面板4的底面置于换流站设备的表面,并通过导热罩1按压热坠升液球2,使得两个预裂槽12开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换流站站用运维监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斜面板(4),所述双斜面板(4)的底部用于与换流站设备接触,所述双斜面板(4)的顶部开设有球面槽(7),所述双斜面板(4)的两个斜面上设置有储液组件;多个热导丝(3),圆周分布在所述球面槽(7)的内壁,多个所述热导丝(3)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双斜面板(4)并与所述换流站设备接触;热坠升液球(2),设置在所述球面槽(7)的内部,所述热坠升液球(2)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填料,所述热坠升液球(2)分别朝向两个所述储液组件的两侧均开设有预裂槽(12);导热罩(1),套设在所述热坠升液球(2)的外侧,所述导热罩(1)的底部与多个所述热导丝(3)的另一端接触;所述导热罩(1)的两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预裂槽(12)对应的两个开口(11),所述导热罩(1)与所述热坠升液球(2)配合以使得所述液体填料沿着两个所述预裂槽(12)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坠升液球(2)包括:外球壳;热变层(9),所述热变层(9)浇筑在所述外球壳的内顶端;多个升液球(10),多个所述升液球(1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翔宇刘之奎朱涛吴迪杜鹏李腾廖军蒋欣峰李奇周正李冀王坤罗沙蒲道杰谢佳魏南朱元付张学友刘鑫桂学祥顾楹罡潘浩明祝浩焱张晗文凡叶名健黄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